
葵阳:三年四通桥,千年万古声
2022 年 10 月 13 日,中国首都北京,四通桥上,一位普通中国公民以极不普通的方式,打破了沉默。他在交通繁忙、人潮汹涌的立交桥上挂出横幅,向世人展示出六句震撼人心的标语:
“不要核酸要吃饭, 不要封控要自由, 不要谎言要尊严, 不要文革要改革, 不要领袖要选票, 不做奴才做公民。”
这位中国公民的名字叫彭立发,网名“彭载舟”。三年过去了,他的下落依然不明,但他在四通桥端振聋发聩的声音早已穿越中共信息高墙,传遍人类世界。
在那个“动态清零”政策如铁幕般笼罩全国的日子里,彭立发的行动如同一道闪电,划破了压抑的天空。一声呐喊,点燃沉默的年代。他不是名人,不是政客,只是一位普通又平凡的工程师、父亲、丈夫。但正是这种“普通”,让他的勇气更显悲壮与沉重。
平地惊雷的呐喊,没有呼吁暴力,没有鼓动仇恨,只是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亿万人心中的疼痛、煎熬与渴望。他的横幅所示,可算是那个独裁顶峰加疫情强制管控时代最真实的民意调查。
尽管彭立发被北京警方迅速带走,相关信息被严格封锁,但他的行动激发了后续一系列抗议浪潮——从高校举白纸(白纸革命)到海外桥梁挂横幅(全球反共),他的行动他的精神他的诉求他的呐喊成为一种中国独裁体制即将遭遇时代破局的象征。
2025 年 10 月,伦敦、纽约、温哥华、台北等地举行了纪念活动。人们举起写有“不要谎言要尊严”的标语,点燃蜡烛,为这位“被消失”的中国公民守夜。
彭立发先生他在哪里?抱薪者困于凛冬酷寒,我们不能忘记。
据美国之音报道,彭立发“可能仍在世”,但关押地点不明,其家属也遭到严密监控。他没有被公开审判,也没有被释放。他的存在,仿佛被从现实中抹去,只留下一个名字和一段影像。中共政权一如既往地采用非人道、非人类的方式处置政治犯、良心犯。如同长时间身在中共监牢中的王炳章、高智晟,成为历史的书写者,也成为历史的所录项。
但我们知道,记忆无法被删除。每一个还记得他们的人,都是他们存在的证明。
彭立发不是孤独的,他代表了千千万万在沉默中挣扎、在压抑中呼吸、在疼痛绝望中寻求自救的中国人。他的行动提醒我们:公民社会的力量,不在于人数,而在于是否有人敢于站出来。彭立发遍布,呐喊声不绝,火种若不灭星火燎原便指日可待。
时光流逝岁月匆匆,中国的年轻人依然在寻找表达的空间,依然在追问自由、尊严与未来的可能。彭立发的觉醒和勇气,仍在激励着那些在夹缝中坚持真实的人。
标语、火种、呐喊……三年匆匆而过,四通桥仍然伫立。彭立发带来的精神力量和呐喊之声却印刻在这千年的被奴役之地,照耀于万古长空,给史册和后人们去评断。
三年了,我们仍记得彭立发,以后也会一直记得,为了守护那份“做公民”的尊严。在这个信息碎片化、记忆易逝、独裁政府操控信息源的时代,我们更需要铭记那些为公共价值、公众利益付出代价的人,维护他们舍命守护的现代文明火种。
葵阳写于 2025 年 10 月 13 日 于美国洛杉矶、
2025 年 10 月 17 日上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