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Image

辛峰:華人議員有麻煩 究竟誰害的?

作者: 辛峰

近期以來多份主流媒體引用加拿大情報局「吹哨人」的爆料,披露個別華裔從政者的一些不為人知的事情。對於媒體透露的內容,眾議院反對黨都要求進行全國公開聆訊,NDP 黨領辛格不滿杜魯多總理多番阻撓,還提出了動議,保守黨黨領薄禮瑞也明確表示:他現在不對媒體所提內容下定論,但要求杜魯多立即進行獨立公開的全國聆訊。

Image
Image

盡管杜魯多尚未同意舉行公開聆訊,但從所有反對黨的表態來看,他們都高度重視媒體揭露的事情,所以每天在國會對杜魯多施壓。然而與加拿大從國會到普通民眾的主流認知相左,我們華裔社區有少數人對近期媒體的報道非常不安。或許是因為內容涉及到了華人,他們張口就將相關文章定性為誣陷、歧視,稱那是無良媒體、黑記者所為,溫哥華有位自稱全球華文媒體著名政論家,又吹噓自己寫過華人歷史書的傳媒人還洋洋灑灑撰文「飛越太平洋」發到外國刊物上進行嚴厲抨擊。

加拿大是三權分立的國家,而新聞媒體則被稱為三權之外的第四權。與立法、司法、行政這三權相比,媒體監督對於揭露陰暗面,推動社會進步有著無與倫比的意義。安省麥堅迪時期的電廠搬遷丑聞就是被《星報》揭露的;杜魯多干涉司法獨立的蘭萬靈事件則是《環球郵報》曝光的;而前財長莫諾和現任國際貿易部長伍鳳儀的利益沖突丑聞也是傳媒披露的;華裔參議員胡子修違反議員操守又是媒體率先報道的。正因為有了一眾傳媒的揭發報道,操守專員才介入調查,有的當事人被迫辭職,有的則在電視前向民眾道歉,而那位無須接受選票檢驗的華人參議員,至今還沒有向全國公開表示歉意。

從以上事例看出,在加拿大無論什麼黨執政,無論什麼樣的行政系統,無論司法機構怎麼樣,媒體對政治和公眾人物的監督和敲打永遠是社會大眾最期待、最想見到的!也正因為如此,我們很少見到主流社會或其他族裔社區動不動就用種族歧視、無良媒體、黑記者之類的稱呼去攻擊媒體對政客的批評監督,這和我們華裔社區的風氣有天地之差別!

根據統計,目前加拿大約 170 萬華人裡面,有數千大大小小中文媒體、自媒體。如果從比例上看,我們華文媒體在加拿大的數量沒有任何主流或族裔媒體可以攀比。但遺憾的是,在這多如牛毛的中文媒體中,絕大多數所謂媒體也就做著為社區」描口紅、畫眉毛」、發通稿,為商賈、名人、政要吹牛拍馬,為主子們帶風向領賞錢的營生。真正敢於針貶時弊,寫調查報告媒體的微乎其微,敢於直面批評華人政客、僑領、名流問題的更是少之又少。近期主流媒體連續報道中提到的事涉及到我們社區,按理講對於諸如此類的問題,長期混跡各種場合、吃吃喝喝的華裔傳媒人應該不陌生,如果有人能夠指出問題、經常提點個別華人政客,還輪得到那些「老外」們吃飽了撐的七嘴八舌?當事人不也可以早點受益,避免麻煩嗎?

華人在加拿大從政不容易,雖然在三級政壇中,我們華人議員總數早已經過百,這次被點名的也就是九牛一毛,即便如此,這幾根「毛」還是應該幫的。幫助華人政客要幫得其所,絕不是圍著他們拍拍小馬屁;也不是給他們戴上紅圍脖,上台充當頒獎」模特」;更不是讓他們在酒商身邊捧著中國白酒笑咪咪合影;而是要經常敲打他們、監督他們,發現問題及時公諸於眾。人都會犯錯,議員也不例外,如果我們社區把華人政客當作含在口中怕化了,捧在手上怕摔的心肝寶貝,什麼都說不得,那就完蛋了。這不是關愛,而是加害,而且還害人不淺!

對於近期發生的涉及華裔政治人物的事,有人稱之為種族歧視,有人稱之為獵巫,也有人」古為今用」舉起排華法進行抵抗,還有人要組織游行抗議。但與此同時,在一片喧囂聲,也有不少清醒的真正有「高度「的華人在某些傳媒人和僑領、名流們達不到的高度上看問題。有人就說:其實我們有的華人議員剛選上時都挺好的,他們身上也沒有什麼」蛋縫」,只是在連綿不絕的鮮花、掌聲、肉麻吹捧中,在酒肉招呼或利益引誘之下,在有心人出於政治目的勾引之後,才繁殖了內心深處的人性弱點、稀裡糊涂忘了規矩、踩了紅線。而我們華社個別人士不知是出於無知還是用心險惡,對於華人政客身上的問題,不去提醒規勸,反而」拿著火柴找汽油「,還使出吃奶力氣煽扇子,稱:「這是種族歧視、誣陷、排華和獵巫。」這樣一來,就算當事人本來有意反省,也會被有心人弄得暈暈呼呼,落入酒精、大麻和迷幻藥混合的深坑了。

需要肯定的是,加拿大華人議員、市長以及政治助理 99% 都是好的,在這些人中,行差踏錯或者不小心踩紅線的只是極個別,如果有人因此而被主流媒體點名,也不值得奇怪,誰讓我們有些中文媒體只報喜不報憂,除了擦鞋拍馬吹牛帶風向,還會做什麼?

主流媒體的連篇報道引發了社區關注,而令大眾了解事實真相的最好方法就是敦促政府啟動獨立公開聆訊。個別華裔政客的事情固然與 170 萬華人無關,但出於對他們的同情與關愛,還是希望杜魯多總理能夠當機立斷決定聆訊。總理大人始終躲躲閃閃、粘粘糊糊、語焉不詳,究竟是不想為當事人洗白?還是自己工作失職,怕聆訊後真相大白,失去支持率?

加拿大是種族平等的國度,印度裔的前國防部長石俊,非洲裔的前多倫多警察總長桑德斯以及多名族裔背景的政治人物,他們都有任職時被媒體批評甚至針對過的經歷,但他們的社區以及傳媒界從沒人說過這是種族歧視或排印、排非。為什麼我們社區偏偏與眾不同、獨樹一幟,就因為媒體幾篇報道,還扯出了反亞裔仇恨?

政治人物出來混就要有思想准備,媒體向公眾曝光政客問題是責任本份,監督批評政客是神聖天職,媒體的報道可能令當事人和社區個別人不爽,但公眾利益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媒體惡意誹謗,當事人完全可以運用法律武器或爭取公開聆訊還自己公道。總是拿種族歧視或排華說事,說明內心很虛弱。放眼其他族裔社區,誰還用這種套路對付媒體批評和監督的?

華人從政者不管省、市、聯邦議員、還是市長、部長,都是各族裔納稅人養活的,他們必須接受監督。主流媒體盯著你是應該的,也是順從納稅人及所有選民意願,任何政客與選民對抗都不可能有好果子吃。我們個別社團、協會、傳媒寫手如果還熱血上頭、不明事理,用種族歧視、排華、獵巫去抗拒媒體履行天職、抵制輿論監督,那不僅得不到華社支持,對當事人也是加害。

華人議員有麻煩,究竟誰害的?除了個人原因,我們社區不負責任的少數人也責無旁貸!

轉載
作者: 辛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