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Image

姜福祯:中共统治下宗教自由的法律框架和实际迫害

作者: 姜福祯

中共是一个声称有宗教自由的国家,实际上确是世界上宗教迫害最严重的国家。

一、中国宗教自由的法律框架与现实困境

1. 宪法与法律的表面保障

宪法第 36 条:明确规定“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并宣称“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现实漏洞:该条文仅保护“信仰”的内心自由,并未实际保障宗教活动与教会组织的外在自由。国家可通过行政命令和法律法规来全面限制。

2. 国家控制体系

宗教事务局(现并入中共中央统战部)通过“五大爱国宗教协会”(佛、道、天、伊、基督教三自爱国教会)对宗教实施垄断性管理。

宗教活动场所必须登记、接受政府审批,并在内容上服从党和国家政策,形成“国控宗教”模式。

《宗教事务条例》(2018 年修订)强化行政权力:宗教学校、出版物、网络布道均须政府批准。

3. 家庭教会与新兴宗教团体

未登记的基督教家庭教会、全能神教会、聚会点被定性为“非法宗教活动”,属打击重点。

国家安保系统将全能神教会列为“邪教”,与法轮功等并列,实行“清零、株连”策略。

家庭教会的牧者、带领人长期面临骚扰、拘捕和劳教式判刑。

二、全能神教会及家庭教会所遭遇的打压现状

1. 定性与舆论战

全能神被定性为“邪教”:自 2014 年山东招远案后,中共通过宣传将全能神教会污名化为“暴力邪教”,由此大规模清查。

通过央视、人民网等国家媒体进行轮番攻击,将其与“社会稳定威胁”挂钩,为镇压提供合法性。

2. 扫荡行动与株连打击

全能神教会信徒遭遇“一人信教、全家受株连”的严厉打压政策:家人失去公务员、教师、军人资格,学生受教育受限。

执法机构设立专项资金悬赏举报信徒,形成“社会化围剿”。

信徒常因拒绝交出教会名册、捐款流向等,被以“利用邪教破坏法律实施罪”重判 5-12 年。

3. 家庭教会面临的高压

大型城市的“示范性”清拆教堂:如温州三江教堂事件。

打压家庭聚会点,拆十字架、查封场所,牧者软禁或刑拘。

强制要求加入三自教会,信徒数据化登记、全面监控。

三、中共打压宗教自由的深层逻辑

1. 维稳优先:宗教群体被视为潜在的组织化力量,威胁党国权威,共产党组织体糸的发展和共产政权的思想体糸。

2. 思想控制:宗教信仰被视为与“无神论”意识形态对立,必须弱化或替代。

3. 数字极权手段:通过大数据、监控系统、人脸识别等,实现对信徒的全域追踪。

4. 国际孤立与内部高压的双向驱动:外部压力越大,中共越倾向于内部强控,防止宗教群体成为“突破口”。

四、未来趋势预测

1. 高压管控将继续升级

全能神教会、地下天主教会、活跃的家庭教会仍将是打压重点。

《宗教事务条例》将进一步细化,增加对网络布道、境外联系的刑事打击力度。

“清零化”政策强化,基层干部任务化清查信徒,甚至通过 DNA 采样、手机监控锁定。

2. 国家推动“宗教中国化”

“中国化”实质是政权意识形态化,要求宗教顺服党的领导、融合传统文化,弱化原有教义的独立性。

圣经等经典逐步被官方修订、删改,以适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 信徒转入隐秘化、分散化生存

家庭教会可能由传统的实体聚会转向小型、流动式、网络式生存。

信徒更加注重加密通讯与个人安全,形成“地下—海外双循环”模式。

4. 国际舆论与庇护需求增加

海外全能神教会信徒及家庭教会成员的庇护申请可能持续上升,尤其在欧美民主国家。

国际人权机构将继续将中国列为“特别关注国”,但中共不太可能因外部压力松动。

五、信徒的应对与国际呼吁

1. 信徒应对策略

加强安全意识:使用加密通讯、分散资料,防止“人证、物证”被一网打尽。

网络聚会与小组化运作,减少大型聚会的风险暴露。

与国际机构(如 UN 人权理事会、NGO)建立联系,留存迫害证据。

2. 国际社会的行动空间

将中国列为宗教自由特别关注国(CPC)并维持相关制裁,十分必要。

接纳受迫害信徒的庇护申请,尤其是全能神教会、家庭教会和穆斯林、藏人群体。

持续追踪并公开宗教迫害案例,形成全球舆论施压。

六、未来趋势

未来数年内,中国的宗教自由仍将处于极度受限状态,高压可能进一步升级,家庭教会与全能神教会信徒的生存空间将更加艰难。然而,信仰的扩展具有强大生命力,中共越是打压,越可能促使信徒采取更灵活的方式生存与传播信仰。国际社会的关注和介入,仍是缓解宗教迫害的重要力量。

2025.8.16 日

2025 年 8 月 17 日上传

本文由《中國之春》首發,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 姜福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