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庐:人类行为与天地同轨——王炳章《易经宪法周期表》概览
这张图其实分为左右两幅,分别展现两个维度:

【左图】:完整的“易经宪法宇宙周期表”
核心结构:
以“戊己中央”为中心;
向外分布出五层,构成中心辐射的环状结构;
四个方位(东木、南火、西金、北水)清晰标明,环绕一周;
每一小格包含:
天干地支;
卦名;
对应物候(如动物、作物、节气);
有时还附上国家、时代、甚至历史阶段名。
这是一个典型的“卦象 - 时序 - 天文 - 历史”四合一的图式结构。
【右图】:行星与国家命运的节律比对图
重点观察点:
中心为“戊己中宫”;
外圈有 12 个分区,对应“纪元变动”、“重大国家兴衰”;
明确标注如“火星绕行 687 日”“木星 12 年一周”“1056 年为亚兰周期”等行星周期;
特别圈出了“秦汉、亚兰、战国、以色列”等历史阶段;
暗示:人类文明是按照某种“宇宙周期”运行,宪法的源头应“与天合律”。
二、《伏尼契手稿》时轮图页结构回顾
中心为月亮,象征阴性或生命起源;
多重圆圈结构,有内圈(符号环)与外圈(星辰或花形图);
圈间环绕伏尼契密文,分层排布;
图象具备明显“节律性”与“星体周期”暗示。

三、对照分析:“伏尼契手稿图页 × 易经宪法周期表”
对照项目|王炳章周期表/伏尼契图页 共同特征/卦象解码提示
王图像结构:同心圆五层结构,星月中心 + 多层环,圆心为元点,向外周期,以“乾坤”为太极中心,外层映射六十四卦。
文字排布:分节气物候 + 卦+历史。 伏无法破译密文,但紧贴图圈 图文环绕,对应周期变动,以“节令卦序”拟解其图层结构。
节律依据:二十四节气、七十二物候 月相/星体周期,均带有“自然—人文—政治”三重节律意涵,用节气 - 卦象 - 文明兴替的路径解读其轮回观,时间观,宪法应随宇宙运行律更新。
伏:疑似记录植物药理周期、身体月律 暗合“天人一体”世界观 拟将伏尼契图页比作“天人历法版的卦象纪”
四、实用推论:伏尼契是否也在传达“宪法式周期”?
推测:若王炳章认为“宪法 = 宇宙法”,而《伏尼契手稿》的星盘结构也围绕时间节律展开——则二者很可能在“象征结构”上不谋而合。
五、伏尼契图页 67r 的卦象拟解更新(结合王图)

图层/卦象配对//周期推测/象义/ 含义对位
中心/坎(北水)/冬至(月始)/潜动、寒极/卵、水、起始。
第一圈 屯/震(东木)/春雷初动/ 萌发:复苏,芽、星点
第二圈 离(南火)/夏至至秋分 光明、繁盛:花、光、女性象征。
外圈夬/未济(西金)/秋至冬, 成中之变收敛、归根。

王图的结构明确告诉我们:一切卦象运行皆与“方位—五行—节气—人身”共振。我们完全可以用此系统反解伏尼契手稿每一页的图层节律、结构与象征意义。
总结:两部奇书,一种宇宙观
王炳章的《易经宪法周期表》将“法的正当性”建立在“宇宙时序律”之上;
《伏尼契手稿》很可能是某种“以图代法,以节律记生”的女性自然法书;
二者虽分东西,却同样在探问:人类行为如何与天地运行同轨?
2025 年 9 月 1 日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