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Image

盛雪评时事:王毅访欧受到严厉抨击、川普公布22国关税税率、中国热议砸破车窗的英雄

作者: 曹文敏 校对

《两岸人谈新闻》:回顾当周台湾及两岸新闻要点,以严谨而轻松的方式,让两岸听众知悉重要新闻的来龙去脉。台湾中央广播电台温大同先生采访住在加拿大的民运领袖、资深媒体人、作家。

主持人:各位听众好,这里是中央广播电台,您现在收听的节目是两岸新闻导报。我是节目主持人温大同,今天节目第一个单元是两岸人谈新闻,访问的是盛雪女士。盛雪女士,你好。

盛雪:温先生好,听众朋友好。

一、王毅访欧受到严厉抨击

主持人:我们首先看的第一个新闻是,中国外交部长王毅 6 月 30 号启程,展开为期一周的访欧行程,分别访问了在比利时的欧盟总部、德国还有法国。中共宣称此行的目的,是要加强中欧之间的战略沟通,试图为 7 月 24 号举行的欧洲峰会暖身造势。

7 月 2 号,王毅在布鲁塞尔跟欧盟外交暨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女士进行了对话。综合双方的会后声明,我们可以看到双方的讨论内容包含了乌克兰危机、以巴冲突、伊朗核问题、中欧贸易、中国稀土出口管制、台湾主权纷争等等议题。但是双方陷入了多项僵局。王毅在会谈当中说,中国跟欧洲历史文化、价值观不同,不能因为有差异就视为对手,不能因为出现分歧就寻求对抗。王毅还说,当前欧洲面临的各种挑战,过去、现在、未来都不是来自于中国的。在这次谈话当中,王毅还透露了中国目前没有办法接受俄罗斯的失败,因为美国会因此而转而对付中国。

关于俄乌战争,卡拉斯明确指出中国为俄乌战争创造条件,同时又寻求跟欧洲发展更亲密的关系,根本是无法自圆其说的矛盾。关于台湾,欧盟重申遵循自己的一中政策,同时也反对任何透过武力或者胁迫的方式,单方面改变现状的行径。我们都可以看到这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越来越明显。

他来到德国,同样的,这一些差距也都是非常大的。王毅希望德国能够支持中国实现统一,但是德国外长在记者会上直接呼吁中国停止对台湾的武力威胁。德国外长甚至批评说,德中双方的互相信任已经丧失了。

7 月 5 号,在王毅离开法国之后,法国的财长还有工业部长都表达欧美应该加强对中国进口方面的防御。而在这个方面,中国的媒体报道认为,王毅刚走,法国就倒打一耙。而且中国也采取了一些报复。

关于这部分的信息非常多,请盛雪女士也跟我们做一个评论。

盛雪:7 月 8 号欧盟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也在欧洲议会发表演讲的时候,特别是对中共提出了可以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严厉的抨击。甚至有人认为,她的这次演讲好像是跟中共要摊牌的感觉。所以说王毅这次访欧洲,他本意是要为 7 月 24 号的欧中峰会来铺路,要稳住中欧的关系,而且他想去突破现在中共在国际上的这种被孤立的局势。但是他在欧洲遭遇到严重的挫败。这就意味着,中欧的关系已经从过去的合作、竞争走向了结构性的战略对抗,而且欧盟开始公开用“安全威胁”来定义中共的政策,这应该来说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

王毅这一次并没有真的像他说的那样去沟通,而是话里话外充满了施压。他根本不可能是有诚意去对话,因为中共向来如此。只不过他知道自己现在的处境很诡异,全球对他的围堵越来越紧,所以他非常需要欧洲在这个时候,哪怕不是说跟他站在一起,至少能够放松对他们的制衡。他的做法是“又压又下”,又有一点服软,是一种非常混合的态度。

可是就像您刚才引用的那句话,其实他这一次访欧洲的过程可以说是巨大的败笔。他说中国无法接受俄罗斯的失败,我也不知道他为什么会说出这句话来。因为欧洲一直是把俄罗斯对乌克兰的侵略战争作为对整个欧洲的极大挑衅,使得整个欧洲地区之前的平衡与和平彻底被打破。但王毅这句话,一是赤裸裸地表示站在俄罗斯一边,而且不仅要求欧洲理解,还要要求欧洲支持他的这种意图,这太搞笑了,所以我也觉得他有一点失常。

当然他说到什么文明差异、历史文化差异,所有这些,其实我们知道,中共在过去几十年当中就是利用全球化的浪潮而发展起来的。整个西方民主国家都是用一种包容、理解、礼让、欢迎多元化、尊重多元价值,然后让多元价值去包围普世价值,形成了今天这个局面。所以王毅还在用这一套战术,说什么文明差异不应该是敌意。可是显然他现在的这种说法,已经是不可能再引起共识了。他是在想办法去缓和这个气氛,但总体上来说,这样的一个关系上的重大裂痕,不可能因为他现在从战狼变成了狐狸,就改变欧洲对他的认识。

过去多少年以来,欧洲跟中共的交往对话当中,一直表现出一种宽容、客套、礼让,很多都是外交辞令。但是这一次,您看欧洲的好几位领导人,包括欧盟的外交高级代表卡拉斯、德国外长贝尔伯克,还有欧盟的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几乎全是一致,公开、直接、系统性地在批判中共。这显示出欧盟内部已经对中共形成了基本的共识,就是不再去顾及中共的面子,而是直接揭示问题的本质。中欧之间也不再是一些技术层面的谈判,而是进入了一个制度结构性的冲突。特别是冯德莱恩 7 月 8 号在议会的讲话,被认为是她就任欧盟主席以来对中共最为严厉的发言。她明确表示,未来中欧关系的走向要取决于中共是否继续支援俄罗斯,她划出了欧盟的战略红线。

现在这种局面说明整个欧洲正在重新进行战略自主的重新定义。因为之前我们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欧盟一直试图跟美国拉开距离,包括在川普第一任总统期间,以及这一任上台初期,欧盟显示出了一种极度的不耐烦,甚至有一些敌意。可是现在已经改变了这种战略,显示出避免被中共分化,正在重构对中共的政策。比如现在有一系列的具体手段,比如反补贴调查机制、反胁迫法规、对华产业安全政策等等,都已经进入了实施阶段。在这个趋势之下,王毅他要用所谓的“对话合作”来挽回欧盟曾经对他的温情做法,已经不可能奏效了。所以我觉得整个国际环境现在可以说是欧洲也跟上来了。

中国援助俄罗斯的立场,成为了一个激化欧洲对他最后容忍的事件。这个事件其实欧洲早就应该认清。从普京对乌克兰发起侵略战争的那一刻,他们就应该能够认清这完全是中共在后边的唆使、保证、承诺。不然的话,普京很难下这个决心。可是就算到了今天,至少欧盟要面对这个事情,而不是再去假装不知道,不再使用完全回避的策略。所以我倒是觉得,现在还有 7 月 24 号的欧中峰会嘛,如果能够按计划举行的话,我想这个性质肯定不是王毅所希望的那样。它不会是一个真正的协商平台、一个交流合作的机会,而很可能是欧洲对中共从政治到经济全面战略的一种交涉。欧盟也在关注中共是否继续公开支援俄罗斯。因为如果只是私下里支持、提供资源,没有证据,没有事实依据,就很难表态。

而这一次显然欧盟多个国家也把中共对台湾的威胁作为一个主要议题,还有在贸易上的操控等等,欧洲都会正面应对。我是希望欧洲能够借助这一个事件,从“去风险化”这样的战略上升到“去中共化”。

主持人:欧洲在二战之后,虽然跟美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但在对中共的态度上相对来说非常友善或者软弱。像英国、法国,都是最早跟中共建交的国家,对中共抱持着一些幻想。这也拖着美国后来跟中共走到和好。

可是等到川普总统上台之后,他把整个局势扭转了。欧洲当然开始的时候呈现出相当抗拒的态度,很不适应,但我觉得他们也非常快地认真认识到中共对欧洲的威胁。包含俄乌战略威胁、产能过剩,对整个汽车产业的打击和其他各式各样的威胁。而且中共为什么能够对欧洲使出一些威胁?譬如说关于拜耳的制裁、对医疗设备的制裁,还有像稀土,中共已经可以开始卡他们。

王毅说欧洲的问题向来都不是中国制造的,但其实现在欧洲的很多问题,都是因为过分信任中共所制造的。欧洲现在觉醒了,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发展。

二、川普公布 22 国关税税率

主持人:接下来我们看的新闻是,美国总统川普从 7 月 7 号开始公布了 14 个国家最新的对等关税税率,税率从 25% 到 40% 不等。在这当中可以看到,美国最主要的贸易伙伴日本、韩国的关税都是 25%。

Image
Image

金砖国家峰会 6 号和 7 号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在 6 号发表的联合声明中,金砖国家领袖在没有提到川普名字的情况下,把矛头指向川普的全面性关税措施。川普也在 6 号在真实社群中表示,任何支持金砖国家反美政策的国家都会被征收额外关税,这个政策不会有任何改变。作为东道主的巴西总统鲁拉听到川普讲这句话后,批评川普说世界不需要皇帝。接下来川普就对巴西开征 50% 的关税,成为到目前为止税率最高的国家。川普在 9 号又公布了 8 个国家的关税,其中菲律宾是 20%,可以说是所有国家当中最低的。也可以看到,菲律宾自从小马科斯上台之后,对美国的友善,从川普在关税上的选择也可以看出他对是否友善的态度。

关于这个相当大的题目,不知道盛雪女士您关注的是哪一些部分?

盛雪:虽然我们现在讨论的是关税问题,但我认为这不仅仅是关税领域的事情,它是整个世界自由民主人权宪政与专制暴政、奴役之间的一场没有硝烟的世界大战。而关税、科技、产业链、供应链的调整,实际上是这场战争中的一个关键武器链。

我一直在思考,川普在上一任期间从未对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地区行使武力战争的手段。实际上他经常表达自己非常厌恶战争,非常不喜欢打仗,认为任何形式的热战都是直接伤害人民生命的。现在他用关税这样的手段重构全球秩序,这样的全球重布局我是非常认同的。当前的国际局势不是一种表面上的经济竞争,而是与价值体系绑定、交叉起作用的对决。自由世界在过去三十多年对中共的误判和经济上的养虎为患,终于开始了战略反攻。川普推动的对等关税政策,不仅局限在经济制衡层面,而是以关税为战线、以市场准入为奖惩机制,重建以自由规则、自由市场为基础的全球经济秩序。

有人觉得川普是一个商人,他的出发点、思考、目标、重心以及所采取的措施都是经济的,其实这是不对的。我们生活中常说一句俗话:“政治是上层建筑,经济是基础。”经济确实从根本上决定着社会许多运行方式。如果在全球经济领域、经济市场、竞争体系中形成了一个公平制度,它必然会影响到政治制度,这是不可分割的。

我一直强调,中共所实施的所谓改革开放是虚假的。为什么说它是虚假的?因为它死死扣住在政治环节不允许开放,不允许真正改革,不允许自由民主进来。所以说中共的经济改革是不可能成功的。现在我们看到中共的经济改革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内部死循环,并极度败坏了整个中国从道德、信仰、诚信到所有领域,其根本原因就出在中共虚假的改革开放上。

现在在川普的战略之下,逼得各国必须要站队。你是选择与美国谈判、与美国友好往来、接受规则,获得优惠,获得真正和平、公平、友善的对待和战略合作?还是拒绝改革,跟中共站在一起对抗美国?那你就会被纳入惩罚名单。就是这么简单。不是在打太极拳,不是在云山雾罩的那些花样里绕来绕去。这个世界绕不过中共在这些事情上的本质。

现在这场没有硝烟、但非常严峻的战争,没有人因此重弹重炮、重启无人机。这个战场表面上看是贸易、是经济,但它的核心是在理念上。所以说现在是用关税代替战争,用制裁暴政的战略来战胜暴政机器。在当今这个时代,全面战争、热战的代价是极高的。我们都不要讲这只是一个更大范围的世界大战。你看现在俄乌战争打了这几年,多么惨重的教训。还有哈马斯在 2023 年 10 月 7 号突然对以色列的袭击,整个局势一直延展到现在。事实上,哈马斯为自己争取到的是一次致命的摧毁这样的一个结果。全面战争、热战的代价是极高的,尤其是我们现在还要面对中共、俄罗斯,现在伊朗也接近是一个核武国家,还有北韩。这些国家,它们的专制体系都掺杂着狂人政治,而且毫无理性、没有任何机制、没有任何民主程序。这样的一种情况实际上对整个世界来说是非常危险的。

现在川普是用关税、用出口管制、用科技制裁、用金融脱钩来替代战争的直接打击与惩罚。我觉得他是更灵活、更精准,而且这种持续的打击机制,事实上还可以逼迫这些政权的体系去改变。特别是对中共的惩罚性关税已经达到 55%。这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报复,而是让中共失去其在整个世界中掠夺和扩张的基础和资源,同时逼迫它改变。前不久川普特别高兴地说,现在我们要逼着中国开放,要让它打开市场,要让它接受我们的平等原则。这是很重要的。当经济层面形成了真正的自由市场,接受了平等原则的话,它就必然会影响到它的政治体系。

现在包括对中共转出口的国家,像越南、泰国、马来西亚,也征收高额关税,就是要切断中共利用这些灰色地带逃避惩罚的路径。与中共抱团的金砖国家,现在也直接施压,加征 10% 的关税。整个局面是反极权联合阵线的一种“经济版的北约”功能,就是不允许中共再用不公平的手段来掠夺整个世界。

所以我觉得这个进展,这个方向,是好的,是正确的。但我特别担心的是川普政策受到的压力,围堵、拆墙太严重了。我真的觉得,在这么重重的阻力压力下,很多想法推进起来挺不容易的。但我也觉得他的团队总体来说还是很给力的。这些人多数都是年富力强、充满理想、很有干劲的。你看前天,美国五个部委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针对在美国购买土地的一些敏感地区,要开始实施非常严厉的手段。当然主要指的就是中国。而且多个部长的讲话,都是把中共挂在嘴上的,直接讲的就是中共。我真是觉得太好了,终于“美国政府在行动”。

现在主要是看接下来整个美国自身内部政治的演变,以及全球的互动。现在欧洲的这一步就非常好,因为欧洲这一步跟上来之后,至少在川普新的全球布局当中,就少了非常大的一块阻力,让它形成一个共同的合力。

三、中国热议砸破车窗的英雄

主持人:还有一点时间,我们来看最近一个引起中国民众热议的新闻。中国有一辆客运列车日前因为脱轨,临时停运了三个小时。车子里闷热难耐,但列车员不愿意开车门透气。有一个乘客因此砸破了车窗,得到不少人的欢呼,称他为“英雄“。

这是在 7 月 2 号晚上的 8 点多,广铁长沙客运段的一列列车脱轨。经过紧急处置,列车在 11 点多时恢复运行。列车停运的三个小时里,车厢因断电断水,空调和通风系统全部停止运作。一些乘客描述,当时车厢温度一度高达摄氏 38 度,空气闷热且不流通,小孩和老人都感到不适。乘客们向列车员求助,希望能够打开车门让大家透气,但列车员坚持表示不能开门,并称这是上级的指示。最后,有一人用安全锤砸破了车窗,空气开始流通,不少乘客对他欢呼。

这个事件引起中国网络舆论的持续讨论。很多人认为,这反映了中国当前不顾百姓死活的官僚主义作风,以及一般人默默服从,但总有一些人能够打破规则。民众对这一事件的广泛讨论,也反映了当下社会民心的某种思考。

我想请盛雪女士谈谈您的观察。

网络视频截图
网络视频截图

盛雪:我看到这个消息,就像我看到很多很多类似的消息,我所感受到的是悲哀。其实中共的暴力控制不仅仅是简单的奴化教育,不仅仅是灌输。可以说,它在封锁信息的同时,也封锁了人的认知,也封锁了人对整个世界的一种简单看法,甚至包括常情、常理、逻辑,所有这些能力都丧失。很多很多中国人,其实已经完全丧失了去应对到来的危险,或者是身处危险之中的应变能力,因为人们已经没有了这种能力,这才是特别可悲的地方。

从表面上看,这又是一个铁路事故、应急管理的问题,但实际上它展现出的是中国人深层的人性变异和体制的疯狂。这不是“车箱内太热”,而是整个社会被禁锢的写照。后来我看到有人,特别是一些画家,做了跟这个主题相关的漫画,展现出人们开始从这个角度进行思考。中国人需要一个人挺身而出砸破车窗,才能让人们呼吸到空气、才能保住安全。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奇葩的、多重逻辑悖论的事件。

为什么乘务员不敢开窗?不敢开门?因为他们要等上级的命令。上级为什么不给命令?他们可能根本想不到、根本不在乎,根本意识不到,也根本不当回事。因为没有命令,就什么都不做,完全不管整车乘客中暑也好、面临危险也好、濒临死亡也好。这个人,他的官位、职责,对上级的忠诚,高于一切。

为什么乘客必须砸窗户,才能换来呼吸到空气?因为这个体制从来没有把人民老百姓的生命当回事,也从未对人民有任何信任。他们就觉得,反正老百姓都是安安静静、老老实实、顺顺服服地在等着。哪怕多么难受,多么憋闷,甚至憋死了,也没有人暴乱。万一要是打开一扇门、一扇窗,老百姓要是骚动呢?他们可能考虑的是这个问题。

那么为什么砸窗的人会被看作是英雄?你想想,在一个正常国家、正常社会,这已经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但在中国,它会成为一个“事件”,而这个人最后还要被“批评教育”。现在我们还不知道他接下来的命运会怎么样。如果这个舆论继续发酵的话,中共觉得这件事,这个人引起了社会反向的思考,甚至有可能要去制裁他也说不定。这就体现了中国这个社会严重的反人类。

中共这样的一个反人类暴政,已经把整个社会、整个人的思维都扭转到了那个方向。这当中其实还有很可悲的一些东西。你看那些视频,绝大多数人真的就是麻木不仁,不仅是丧失了思考和认知,就连感知、感觉好像都没有了。好像自己都不觉得是在危险当中,好像就在那儿等死一样。

一说到这种题材,我心里边特别特别难受。这个体制,这个权力,这样的暴政的邪恶,它的不人道,从根本上改变了在它统治下的人的人性,是让所有人的人性变成了只有党性。甚至很多人根本不是党员,但也被这个党绑架。

我很长时间以来想去创造一个新的名词。过去我在接受自由亚洲电台维语组采访的时候,曾经强调过几次。他们说中共在对当地进行汉化,我说其实不是汉化。因为“汉”已经没有了。汉族、汉人、华人,他们的历史文化、信仰,什么都已经破败不堪,正在流失。实际上中共现在所做的是“共产化”,就是要让所有人都成为共产、专制、奴化的这样一种人类。这个“共产化”在这列车厢当中也是表现得淋漓尽致。

主持人:我觉得这个事件就像盛雪女士您说的,它呈现出来的是中国民众在中共政策的压迫之下,好像每个人都服从,服从到即使快要死了都还是要服从的一个状况。

像中国现在这种内卷的情况,很多人几乎无路可走,然后就选择了跳楼自杀等等极端行为。可是没有人想要去打破这个车窗,让这个局势可以改变。甚至可以说,打破车窗的人就像以前那些维权律师,他们变成了维稳的对象,不断地被压迫。这个故事真的是非常非常形象。

像这类的事件,不管是在加拿大也好,或者在台湾也好,不可能会出现几个小时把乘客全部关在车厢里不让他们出来的情况,这是不可能的。

盛雪:好在这个结尾还是挺有亮光的,有一个人挺身而出,砸碎了窗户。这个还是蛮给人希望的,而且也显然他激励了不少人。他能够被人们视为一种英雄壮举,恰恰说明还是有些人的内心没有死,希望能够被唤醒。

主持人:我们回看整个中国的历史,我觉得中国人在暴政压迫之下,不断有人出来抗争,不断有人希望能够打破车窗。这样的人其实一直都存在着,只是他们不断地被打压、被压制而已。

事实上更重要的是,如果所有的乘客都一起打破车窗的话,那局势就改变了。所以真正的关键在于,靠更多的人觉醒,这个国家才会有希望。

好,今天由于节目时间关系,我们这个谈新闻就到这边。谢谢盛雪女士。

盛雪:谢谢您,谢谢听众朋友。

台湾中央广播电台节目链接

2025 年 7 月 18 日上传

本文整理自台湾中央广播电台节目
作者: 曹文敏 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