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岚:为什么中国的经济危机在目前条件下是几乎无法解决的(上)
毫无疑问,目前中国经济陷入困境。数年的疫情封锁使一些经济部门几乎停滞,重新开放国家本应带来重大复苏。然而,复苏却步履蹒跚,GDP 表现疲软,消费者信心低迷,与西方的冲突加剧,房价崩溃导致中国一些最大公司违约。2024 年 7 月,中国官方数据显示,GDP 增长未能达到政府设定的约 5% 的目标。
为了解释这一黯淡的局面,西方学者提出了各种解释。其中包括中国持续的房地产危机、迅速老龄化的人口以及习近平对经济的加紧控制和对疫情的极端应对。但还有一个更为持久的驱动因素,比政治高压或崩溃的房地产市场更深远:一种历时数十年的经济战略,这种战略将工业生产置于一切之上,长期以来导致了巨大的结构性产能过剩。多年来,北京的工业政策导致了原材料到电池和机器人等新兴技术领域的生产设施过度投资,往往在此过程中使中国城市和企业背负巨额债务负担。
简而言之,在许多关键经济领域,中国的产出远远超过了自身或外国市场能够可持续吸收的水平。结果,中国经济面临陷入价格下跌、破产、工厂倒闭,最终导致失业的恶性循环的风险。利润的缩水迫使生产者进一步增加产量,并加大折扣力度,以产生足够的现金来偿还债务。此外,随着工厂被迫关闭和行业整合,留下的公司并不一定是最有效率或最盈利的公司。相反,幸存者往往是那些能够获得政府补贴和廉价融资的公司。
自 2010 年代中期以来,这个问题也在国际贸易中成为了一个不稳定因素。由于在全球市场上供应过剩,中国企业将价格压低到其他国家生产者的盈亏平衡点以下。2023 年 12 月,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警告说,中国的过剩生产正在导致“不可持续”的贸易失衡,并指责北京通过以削价倾销的方式将越来越多的中国产品倾销到欧洲市场,从而从事不公平的贸易行为。2024 年 4 月,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警告说,中国在钢铁、电动汽车等许多商品上的过度投资威胁着在全球范围内引发“经济动荡”。“中国现在实在太大,全球市场无法吸收如此巨大的产能,”耶伦说。
尽管北京坚决否认,但中国的工业政策数十年来一直导致产能过剩的周期性循环。在国内,政府指定的优先经济部门的工厂常常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产品,以满足地方和国家的政治目标。即使当前的水平已经超过需求,北京仍然经常提高许多商品的生产目标。部分原因是长期以来的经济计划传统,这一传统高度重视工业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而几乎忽视了家庭消费。这种忽视并非源于无知或误判;相反,它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的经济愿景。
在党的眼中,消费是一种个人主义的干扰,可能会将资源从中国的核心经济优势——工业基础——中分流出去。根据党的正统观念,中国的经济优势来自其低消费和高储蓄率,这些储蓄为国家控制的银行系统提供了资金,这些资金可以引导到工业企业中去。这种系统也通过将党内层级嵌入每一个经济部门来加强政治稳定。因为中国过度膨胀的工业基础依赖廉价融资来生存,而中国领导层可以随时限制这种融资,商业精英们与党的利益紧密相连,甚至从属于党的利益。在西方,金钱影响政治,但在中国,政治影响金钱。中国经济显然需要在投资和消费之间取得新的平衡,但北京不太可能做出这一转变,因为它依赖于生产密集型经济政策带来的政治控制。
对西方来说,中国的产能过剩问题是一个长期挑战,不能简单地通过设立新的贸易壁垒来解决。一方面,即使美国和欧洲能够显著限制中国商品进入西方市场的数量,这也无法解开中国数十年来积累的由于优先工业投资和生产目标而导致的结构性低效。任何政策调整都需要中国持续多年的政策才能成功。另一方面,习近平越来越强调让中国经济自给自足——这一战略本身是对西方试图在经济上孤立中国的回应——这增加了导致过度生产的压力,而不是减少这些压力。此外,华盛顿防止北京向美国倾销关键领域廉价商品的努力,可能只会在美国经济中产生新的低效率,同时将中国的过度生产问题转移到其他国际市场。
为了制定更好的应对措施,西方领导人和政策制定者应该努力理解推动中国过剩产能的深层力量,并确保他们自己的政策不会使情况变得更糟。与其试图进一步孤立中国,西方应该采取措施将北京牢牢地置于全球贸易体系中,利用全球市场的激励机制引导中国走向更平衡的增长,减少强硬的工业政策。在缺乏这种战略的情况下,西方可能面临一个日益不受国际经济联系约束的中国,并准备加倍坚持其国家主导的生产战略,即使这有可能损害全球经济并阻碍自身的繁荣。
导致中国经济停滞的结构性问题并非近期政策选择的结果。它们直接源于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成型的片面工业战略,已有数十年之久。中国的第六个五年计划(1981-1985)是中国领导人邓小平开放中国经济后实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尽管文件篇幅超过 100 页,但几乎全部内容都致力于发展中国的工业部门、扩大国际贸易和推进技术;而关于增加收入和消费的内容仅占一页。尽管技术发生了巨大变化,全球市场也已完全不同,但党的强调中国工业基础的重点在今天仍然与以往相似。第十四个五年计划(2021-2025)为经济增长、研发投资、专利成就、粮食和能源生产设定了详细目标,但除了几个零散的参考外,家庭消费仅被简要提及在一个段落中。
在优先考虑工业产出的同时,中国的经济规划者假设中国的生产者总是能够在全球市场上处理过剩供应,并从国外销售中获取现金。但实际上,他们在国内市场已经饱和,外国政府又对中国在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保持警惕的情况下,造成了生产领域的过度投资。在 21 世纪初的早些年,中国的钢铁过剩产能最终超过了德国、日本和美国的钢铁总产量。最近,中国在煤炭、铝、玻璃、水泥、机器人设备、电动汽车电池等领域也出现了类似的过剩。中国工厂每年现在能够生产的太阳能电池板数量是全球实际需求的两倍。
全球经济受中国持续的产能过剩问题影响深远。以电动汽车为例,欧洲的汽车制造商已经面临来自廉价中国进口车的激烈竞争。在这一领域及其他新兴技术领域,西方的工厂可能会关闭,甚至更糟的是,这些工厂可能根本不会建成。此外,高价值制造业对经济的影响远超其自身活动范围,它们可以带动服务业就业,并且对维持推动创新和技术突破所需的本地人才池至关重要。在中国国内市场,产能过剩问题已经在一些行业引发了残酷的价格战,削弱了利润并吞噬了资本。根据政府统计数据,2024 年 5 月,中国汽车制造商中有 27% 处于亏损状态;去年某个时候,这一比例曾高达 32%。整个经济的产能过剩还压低了价格,导致通货膨胀徘徊在零附近,而私人非金融部门的债务服务比率——总债务支付与可支配收入的比率——则攀升至历史新高。这些趋势削弱了消费者信心,导致国内消费进一步下降,并增加了中国滑入通货紧缩陷阱的风险。
当北京的经济规划者谈论消费时,他们往往将其与工业目标联系起来。目前的五年规划中,关于消费的简短讨论表明,消费应主要用于符合北京工业优先事项的产品,如汽车、电子产品、数字产品和智能家电。同样,尽管中国蓬勃发展的电子商务行业可能会给人以消费者选择多样化的印象,但实际上,主要平台如阿里巴巴、拼多多和 Shein 在激烈竞争中出售相同的商品化产品。换句话说,消费者选择的假象掩盖了一个被国家工业优先事项而非个人偏好所主导的国内市场。
这也反映在旨在促进消费支出的政策举措中。以政府最近推广商品置换的努力为例。根据 2024 年 3 月的行动计划,中国商务部与其他政府机构一起,向那些用旧汽车、家用电器和设备换新型号的消费者提供补贴。表面上看,这一计划与 2008 年华盛顿在经济衰退期间推出的“旧车换现金”项目类似,旨在帮助美国汽车行业复苏。然而,该计划缺乏具体细节,依赖地方政府实施,效果不佳,显然未能推高耐用品价格。尽管政府可以影响中国消费市场的供需动态,但它不能强迫人们消费,也不能惩罚不消费的人。当收入增长放缓时,人们自然会捂紧钱袋,推迟大宗采购,并试图更长时间地使用旧设备。矛盾的是,产能过剩对整体经济的拖累使得政府引导消费的努力让人们更不愿意消费。
北京的产能过剩问题的核心是地方政府在发展中国工业基础方面所承受的负担。自上而下的工业规划旨在通过为地方官员分配资本和补贴提供激励,以奖励那些能够带来最大 GDP 增长的城市和地区。正如学者玛丽·加拉格尔观察到的那样,北京通过使用类似“共同富裕”的概念来激励地方工业发展,从而助长了这种趋势。这些规划指令和运动给地方党组织书记带来了巨大压力,他们可能认为取得快速成果对于在党内晋升至关重要。因此,这些官员有强烈的动机在优先领域进行高杠杆投资,无论这些举措是否可能盈利。
这一现象助长了中国地方政府的高风险融资行为。为了鼓励地方政府的主动性,北京往往不提供融资:相反,它给予地方官员广泛的自由裁量权,与地区银行合作安排表外投资工具,为优先领域的项目提供资金,而中央政府则仅限于指定哪些类型的地方融资选择是被禁止的。中国约 30% 的基础设施支出来自这些投资工具;没有它们,地方官员根本无法完成那些能够在党内获得赞誉的项目。这种方式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不仅是巨大的工业产能过剩,还有巨额的地方政府债务。据《华尔街日报》调查,2024 年 7 月,中国地方政府的表外债务总额已达 7 万亿到 11 万亿美元,其中高达 8000 亿美元面临违约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