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之春》對我來說有什麼意義?

作者: 王代時

大家好,我叫王代時,我是王炳章的兒子,從事訴訟律師行業,案子最近越來越涉及到中國人權的問題,比如,我正在加州代理一些微信使用者起訴騰訊。

首先,我想感謝大家這麼多年來對我父親和我的家庭的支持。 另外,我的中文不是非常流利,所以請大家多多包涵。 

我今天想講的話題是:《中國之春》對我來說有什麼意義,從兩個角度來談。第一個是作為王炳章的兒子的角度。 第二個是從一個在 80 年代出生在美國華人的角度。 

大家可能知道,在我和我兄弟姐妹成長過程中,我的父親不常在身邊。 但我身邊的人總是告訴我,那是因為他在做非常了不起又有意義的事情。 

我們小的時候,並不瞭解《中國之春》到底是什麼,而我們也基本上是完全看不懂中文。 但我們知道《時代週刊》是什麼,可以閱讀它。 在某個時候,我們看到了一份《時代週刊》,其中有一篇關於《中國之春》創立的文章,是在 1982 年,在我們出生之前。 這裡是那本雜誌的副本,裡面有我父親的照片【顯示】。 

我從那篇文章中意識到,《中國之春》創立真的是一個大事件。所以,作為王炳章的兒子,這就是《中國之春》對我的意義。如果他不能做一個好父親的部分原因,是因爲他在他在從事像《中國之春》這種工作,那使他的缺席更容易接受。 

的確,我仍然珍藏著這份關於創立《中國之春》的《時代週刊》副本,它讓我感到無比的自豪。 

那麼,作為一個在 80 年代出生的華裔美國人,《中國之春》的故事對我有什麼意義呢? 

從一個角度來看,《中國之春》以創立了 40 年,而中國仍然不是一個自由民主法治的國家,是令人沮喪的事請。 

但我認為有一個更準確的看法。那就是,《中國之春》的故事代表的是,世界上有很多華人對自己的祖國的美好前景含著深切的渴望,而願意為實現這種理想前僕後繼地,費力不討好地努力。 

40 年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我現在住在丹佛,100 多年前,孫中山先生曾在丹佛為了推翻專制的滿清向當地華橋籌款。而孫中山先生也是在丹佛第一次讀到武昌起義的消息,促使他趕回中國,投身於他的自由民主中國的夢想。 但如果孫中山先生今天還活著,我想信他會認為他的夢想還沒有實現。同時,我想他會很欣慰 40 年前《中國之春》的開創,以及我們今天在這裡的聚會,繼續追求他的夢想。 

作為一個 80 年代出生的華裔美國人,這就是《中國之春》對我的意義。它表明,一個自由民主法治的中國是一個偉大的夢想,一百多年來一直在中國人的心中存在的。而這個夢想仍未實現,恰恰說明這個夢想到底有多麼的艱巨,也說明我們還需要做出多少努力才能實現它。

謝謝大家。


作者介紹:王代時,王炳章二兒子,2007 年畢業於加拿大 McGill 大學,獲文科學士學位。2011 年畢業於美國紐約大學法學院。目前為職業人權律師

作者: 王代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