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ra Freesoul:噶伦堡的制面师走了——回顾达赖喇嘛二哥嘉乐顿珠的传奇人生(上)
谨以此文缅怀嘉乐顿珠——当代西藏政治中除达赖喇嘛尊者之外最杰出的人物,他毕生致力于西藏人民的自由事业

嘉乐顿珠 Gyalo Thondup
嘉乐顿珠(1928.11.05-2025.02.08)
嘉乐顿珠“可以说是西藏现代史上第二重要的人物”。——《华盛顿邮报》
根据嘉乐顿珠先生的自传《噶伦堡的制面师》和他生前接受的采访内容,我们借此机会回顾他跌宕起伏的人生旅程。
一。早年生涯与家庭
1928 年深秋,嘉乐顿珠出生在安多青海平安县寺台乡红崖庄 (Taktser Village)。他是父亲祁却才仁和母亲德吉才仁的第三个孩子,也是十四世达赖喇嘛尊者的二哥。随着他的弟弟在 1937 年被认定为第十四世达赖喇嘛转世,这个以农耕和贩卖马匹为生的家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嘉乐顿珠家中共有七个兄弟姐妹,分别是:长姐次仁卓玛,她是流亡西藏儿童村的创立者;长兄第六世塔泽仁波切土登晋美诺布;嘉乐顿珠本人后来成为西藏重要政治人物;弟弟洛桑三旦,后在西藏流亡政府担任要职;二弟达赖喇嘛丹增嘉措;妹妹吉尊白玛,在次仁卓玛去世后,她出任西藏儿童村负责人;少弟阿里仁波切丹增曲杰。他们都在西藏现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

二。南京求学
1939 年,11 岁的嘉乐顿珠随家人移居拉萨,在那里接受传统藏式教育,以成为日后达赖喇嘛的首席顾问。
倡导现代化改革的十三世达赖喇嘛圆寂后,继承了其遗志的西藏摄政热振仁波切意识到西藏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重要性,彼时拉萨贵族阶层的对国际形势认知相当的闭塞,尤其缺乏对于中国的了解。要想在中国和英属印度的势力之间保持微妙的平衡,就不能不去了解这个与西藏有过上千年的历史纠葛的邻邦——中国。所以思想开明的热振活佛坚持让嘉乐顿珠前往中国留学——这在当时的西藏贵族中是一个先例。14 岁时,嘉乐顿珠应蒋介石将军的邀请前往中华民国首都南京求学。

嘉乐顿珠 1946 年入读南京政工干校。自 1947 年 4 月至 1949 年夏天,他常作为座上宾出入蒋介石府邸,并由蒋介石亲自挑选的导师指导学业。他接受了以中国视角教授的历史与政治教育,这些教育大大的开拓了他的眼界。他自此精通藏汉英三语。
在南京期间,嘉乐顿珠与蒋介石夫妇保持着亲密的关系,据他说,蒋介石夫妇待他如亲生儿子。

三。冲破世俗藩篱的爱情佳话
在南京求学期间,嘉乐顿珠结识了在南京浸会医院做行政人员的朱丹,朱丹曾就读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是国民党高级军官朱世贵将军的女儿。他们很快就坠入爱河,开始一同参与社会活动、游览名胜,1948 年嘉乐顿珠向她求婚。他在自传中说:“人们都希望我找个藏人妻子,或是不丹、锡金的公主,但我是因爱而婚。”
当时西藏政局动荡,中国的侵略威胁迫在眉睫,然而作为达赖喇嘛之胞兄的嘉乐顿珠执意迎娶一名汉族女子为妻,无疑克服了巨大的压力。
自成婚后,朱丹(后被达赖喇嘛尊者赐名为德吉卓嘎)一直和流亡藏人共命运,她随嘉乐顿珠流亡印度后创立了大吉岭西藏难民自助中心,中心规模从初期的 4 人逐渐扩大至 2000 多人,成为了一个自给自足的流亡社区,拥有学校、医院、托儿所、地毯厂等。她坚持“自助”原则,没有依赖外国援助,而是培养难民的职业技能,例如织地毯,以此来获得收入。朱丹为了藏人难民的福祉倾尽了一生。1986 年她在大吉岭病逝,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她都不愿返回中国江苏的故乡。

四。从新德里到台北到华盛顿
1949 年,随着南京陷落于中共军队之手,蒋介石及国民党高官纷纷逃往台湾。嘉乐顿珠原本计划携妻返回西藏,然而在印度噶伦堡中转时,他得知噶厦政府内部发生了严重的权力斗争。他的父亲与前摄政热振仁波切先后遭到暗杀,而新任摄政达扎仁波切因权欲熏心,将嘉乐顿珠视为重大政治威胁。
因此,嘉乐顿珠被迫滞留印度。在此期间,他成为各国政府与西藏之间的中间人。他首先在新德里会见了印度总理尼赫鲁。尼赫鲁对西藏的处境深感忧虑,他对刚刚上台的中共政权持怀疑态度,并敦促西藏政府为可能的入侵做好准备,强调改革藏军刻不容缓。他还表态印度愿意提供军事援助。与此同时,美国驻印度大使也主动接触嘉乐顿珠,表示美国愿意援助西藏,帮助其抵御即将到来的威胁。
嘉乐顿珠随即通过电报将印度和美国政府的承诺传回拉萨,然而数月之内噶厦政府毫无回应。
当时的西藏领导层仍然沉溺于内部斗争,对外部局势的剧变毫无察觉。掌权的贵族阶层无知且自满,根本不相信中国会发动入侵。这一切让嘉乐顿珠感到极度失望、愤怒和沮丧。
1949 年 7 月,似乎是在英国外交官休·理查森的影响下,噶厦政府突然下令驱逐所有中国人离开拉萨。这一鲁莽之举同时激怒了国共两党。不久后,中共方面首次正式宣布,他们将要“从帝国主义手中解放西藏”——这无疑是即将发动入侵的明确信号。
到了 1950 年 3 月,当入侵威胁迫在眉睫,达扎仁波切终于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紧急向嘉乐顿珠求助。然而,此时一切都已为时已晚——印度已与中共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西藏已无法再指望来自印度的援助。

不久后,装备精良、兵力占优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开进昌都,很快击溃了装备落后、训练不足且兵力严重匮乏的藏军。昌都指挥官阿沛·阿旺晋美在战场上逃离后被共军俘虏。在中共的压力下,他被迫前往北京,最终签署了《十七条协议》,正式宣告中共对西藏的主权。

当得知中共解放军进军西藏的消息时,嘉乐顿珠与妻子朱丹及三个月大的女儿杨宗卓玛身处台湾。然而,台湾情报机构发现了一封朱德写给他的信函,其内容包括向他保证中共执政后西藏不会有任何变化,并邀请摄政和噶厦派代表团访问北京。国民党由此怀疑他是受中共指使的间谍。在台湾滞留期间,他结识了一些美国公民,对方建议他前往美国。于是,1951 年,嘉乐顿珠携妻女离开台湾,踏上了前往美国的旅途。

在那里,他成为美国国务院获取西藏情报的主要来源。他第一次与美国自由亚洲委员会的人打交道,后来他才知道这是新成立的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一个分支机构。
他在华盛顿的一些联系人为他提供了斯坦福大学为期四年的全额奖学金。然而他没有接受这个机会,而是毅然决定返回西藏,以帮助他身陷危难的家人和国家。
五。重返西藏
在美国停留五个月后,嘉乐顿珠于 1952 年 2 月自印度返回拉萨。在从藏南至拉萨的途中,他见到扛着五星红旗的中共解放军士兵和士官驻扎的营寨,这让他意识到自己的故国已经陷入了外来者的手中。
当得知中国内地的土地改革过程极为残暴后,嘉乐顿珠向噶厦的两位首席大臣——鲁康娃·泽旺饶登和本珠仓·洛桑扎西——提出在西藏实施一场更公平的土地改革。他认为,必须抢在中共之前完成土地再分配,以免未来的改革更为残酷。他甚至愿意率先放弃自己家族的土地,以示决心。然而,两位大臣劝他在拉萨谨言慎行,因为当时城内间谍遍布,局势复杂。

彼时的第十四世达赖喇嘛希望推动西藏现代化,矫正社会不公,尤其是财富分配上的严重不均,因为这与佛陀的教义相悖。他计划设立独立的司法体系、发展教育,并修建基础设施。同时,他也认同嘉乐顿珠关于土地改革的主张,认为大型地产应归国家所有,并在补偿地主后重新分配给农民。然而,这一倡议遭到西藏贵族的强烈反对,而中共方面也不愿让藏人掌控改革的主导权。
嘉乐顿珠一心想帮助西藏人民和达赖喇嘛摆脱危机,他不断敦促噶厦政府推进达赖喇嘛提出的土地改革。尽管噶厦持反对态度,他仍以身作则,主动将自己名下的土地分给世代耕种的 400 户农民,并烧毁了他们世世代代以来背负的债务期票。
数量庞大的中共官兵的到来让普通拉萨民众苦不堪言,随着大量食物被供应给部队作为粮饷,通货膨胀猖獗,物价飞涨,民众对中国军队愈发反感。于是拉萨街头爆发了市民抗议,愤怒的藏人们要求中国人撤离西藏,而恼怒的中共军官则把平民的示威标榜成“外国势力煽动的反革命”并意图武力镇压。嘉乐顿珠试图与张经武将军沟通来缓和事态,但中共方面非但没有化解矛盾,反而强迫两名首席大臣辞职,并要求解散噶厦政府——这直接违反了中共与西藏政府签订的《十七条协议》其中的“西藏现行各种政治制度维持原状概不变更”。
六。踏上流亡之路
不久,毛泽东邀请嘉乐顿珠率领西藏代表团去北京参加共青团会议,但他决定不再充当中共政权的傀儡。为了争取国际援助并促使中国对西藏采取温和政策,他决定前往印度。1952 年 6 月,他联系了驻拉萨的印度代表苏马尔·辛哈,次日便获悉,尼赫鲁已同意给予他政治庇护。
1956 年秋,达赖喇嘛前往印度参加佛陀诞辰庆典,并与嘉乐顿珠团聚。他会见了印度总理尼赫鲁,讲述中共在康区和安多以“土地改革”为借口破坏藏文化和宗教的情况,并表示担忧这种局势可能蔓延至卫藏地区。达赖喇嘛希望印度施压中国撤军并为他提供政治庇护,尼赫鲁最初同意,但在周恩来前往印度游说后改变立场,要求达赖喇嘛返回中共控制下的拉萨。

1955-1956 年间,中共在安多和康区实施粗暴的土地改革,引起藏人平民强烈不满,当地藏人自发地组织游击队奋起抵抗。中国解放军以“平叛”之名轰炸了理塘寺,屠杀了数百名僧众。中共的暴行更加激化了藏人的愤怒,在 1958 年,东藏康区爆发了藏人武装起义。中共政府指控嘉乐顿珠是受“帝国主义”影响、策划叛乱的藏人之一,并要求将他驱逐出藏人社群。
七。帮助达赖喇嘛获得政治庇护
1959 年,藏人抵抗军与解放军交战升级,许多藏人从康区逃往拉萨。同年的墨郎木祈愿大法会吸引大批朝藏人圣者进入首都,而中共在拉萨的高压政策让局势愈发紧张。
3 月 10 日,藏人对中共统治的不满全面爆发,其导火索是解放军邀请达赖喇嘛前往军营观看“文艺演出”,但禁止携带卫队,也不得让其他藏人陪同,这使得藏人怀疑中共企图绑架达赖喇嘛。
当天清晨,成千上万的藏人聚集在罗布林卡,誓死保护达赖喇嘛。抗议演变成起义,藏人高呼“中共撤出西藏!”,而解放军包围示威者,拉萨局势彻底失控。达赖喇嘛召开紧急会议后决定离开拉萨。
3 月 17 日深夜,达赖喇嘛乔装成普通士兵,悄然离开罗布林卡,在游击队护送下骑马南下。他原计划在靠近印度边境的隆孜宗停留与中共谈判,但到达后得知解放军轰炸了罗布林卡,屠杀了数千藏人抗议者,拉萨血流成河。
3 月 28 日,周恩来宣布解散噶厦政府,达赖喇嘛与中共的谈判不再可能。达赖喇嘛此时已别无选择,只能向印度请求庇护。得知消息后的嘉乐顿珠立即前往新德里与尼赫鲁见面,向其转达达赖喇嘛的请求。尼赫鲁立即答应了,决定接纳达赖喇嘛及其随行人员。1959 年 3 月 30 日,达赖喇嘛成功到达印度,开启了藏人绵延至今的流亡之路。达赖喇嘛随后宣布西藏流亡政府成立,并由嘉乐顿珠担任外交部长。
2025 年 3 月 26 日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