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云:中国政府近期对蒙古族的镇压
中国政府近期正在对内蒙古进行一场广泛的整顿运动。2020 年 9 月,新教科书的引入以及在蒙古学校推广普通话教学引发了大规模的公民抗命。虽然秩序很快被恢复,国际媒体的关注也转向了其他话题,但随之而来的是一场系统性的运动,旨在加强党的控制,以及推行以汉族为主的文化和意识形态规范。
在 2021 年 4 月的一次检查访问中,政治局常委汪洋提到了“民族领域的深层次问题”,并强调了在内蒙古“正确认识和处理共同性与多样性关系”的紧迫性。
他在警示当地官员时说道:“所有自治区都在党的领导下,这些地区共同属于各民族人民。”他敦促他们“妥善维护‘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并“确保国家宪法、法律和政府命令的实施。”在私下里,像汪洋这样的党内官员批评地方干部在语言和其他国家改革方面滞后于新疆和西藏。
习近平上台后民族政策经历了重大调整,这当然包括对西藏和新疆的打压,而在这之后,中央政府将目标转向了内蒙古,其原因就是开头提到的 2020 年底的民众抗议运动。当北京坚持要求民族学校采用普通话授课并实施一套标准化教材时,蒙古族学生和家长走上街头,捍卫他们的语言、文化和宪法中规定的权利。
内蒙古是习近平担任总书记之后第一个访问的边疆地区,也是他唯一两次访问的边疆地区(2014 年和 2019 年),这表明他对这个战略性资源丰富的地区的权力巩固存在一定程度的关注和。内蒙古拥有一支强大的蒙古族官员群体,其中许多人与乌兰夫及其大家族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并且内蒙古的官员队伍当中也有许多人与前总书记胡锦涛和江泽民关系密切。
在近十年的执政期间,习近平稳步地运用人员调整和中央纪律机制来遏制派系政治的发展以及本土领导人和组织所带来的威胁。2019 年 10 月,石泰峰被任命为内蒙古党委书记,这一任命被广泛认为是为了遏制和进一步加强北京对这个边疆地区的控制。石泰峰曾在 2007 年至 2010 年期间担任习近平在中央党校的副手,并在 2017 年至 2019 年期间担任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期间积极响应习近平的号召,清除伊斯兰教的明显符号、遏制“宗教极端主义”,并对宗教进行“中国化”。
简而言之,习近平在蒙古边疆的持续镇压不仅仅限于语言改革。正如下面所讨论的,习近平和党中央正在运用一套精心雕琢的工具,包括强制措施、思想控制、人员罢免等方式来逐步驯服和改造这个地区,使其更加符合他对以汉族为中心的中国的愿景。
教育改革
2017 年 7 月,北京的教育部成立了一个新的国家教材委员会,该委员会要求在语文、政治和历史科目中使用统一的中文教材,并提出在小学和初中阶段逐步推广这一政策。尽管这一政策自 2017 年开始在新疆和西藏的学校中实施,但过去地方官员在推动这些教材和普通话教学方面曾遇到阻碍。
相比之下,蒙古语教学在内蒙古相对较为强劲,并在某些方面出现了回升,这部分得益于在 2003 年至 2013 年间用于民族教育的专门资金流,每年的预算分配为 6000 万元人民币。根据 2017 年新华社的一篇文章,大约 15% 的小学和初中生在该地区的 520 所民族学校中学习,其中包括 55 所提供全蒙古语的九年义务教育的学校,如广受赞誉的通辽市蒙古族学校(通辽市蒙古族学校)。
2019 年 12 月,教材委员会发布了一个新的实施计划,称之为“铸魂工程”,旨在到 2025 年实现三门课程的普通话教学全面覆盖,并使用统一的教材。为了加大压力和克服抗拒,石泰峰和内蒙古党委号召地方官员维护“两个维护”——即维护党中央和习近平核心的领导,并敢于“发声亮剑”,这一表述最初用于新疆,以要求对党中央绝对忠诚。在新学年开始之前,教育部派遣官员到该地区,直言不讳地谈论“普通话普及的不足之处”。
尽管关于即将发生变化的传言四起,但新的中文授课班级和教材——从一年级和四年级开始——在 2020 年 9 月开学前的几周才被正式宣布。当地本土社区的反对声音广泛存在,内蒙古发生了街头抗议,一些人与警察之间发生了冲突。
作为回应,自治区主席布小林,发布了一个“五个不变”承诺——不对课程、教材、蒙古语教学时间和现行双语教育模式进行进一步的变更。这一口号在几个月后作为镇压行动的一部分被无情地废弃,2021 年 1 月的一份内部文件中指出:“这一表述不符合党中央的要求,不准确,应当不再使用。”现在,北京正在主导政策的制定,而布小林以及其他未能顺应政策的蒙古族官员则面临着严密的审查。
控制与转型
在接下来的一年中,北京迅速恢复了内蒙古的秩序,然后通过一套熟悉的压制工具逐步巩固对该地区的权威。这一套工具不仅在其他边疆地区被使用,也用于对付香港等其他抵抗区域。然而,区域差异仍然很重要,因为习近平的帝国建设使命目前并不是在所有地方都以相同的方式实施,有些地区在保护地方利益方面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和灵活性。
面对 2020 年 8 月和 9 月广泛的公民抗命,地方官员运用他们惯用的胡萝卜加大棒的手段,试图迫使蒙古族家长、学生和普通市民屈服。
在一些地区,警方利用如今无处不在的监控摄像头,发布了抗议者的名单和照片,特别是在像通辽市和石林浩特这样的热点地区。通辽市中心的科尔沁区——许多蒙古族学校和学生的所在地——在 9 月初发布了数百张所谓的“寻衅滋事”嫌疑人的监控照片,并提供了 1000 元人民币的奖励以帮助抓捕这些人。
在该地区的其他地方,政府最初试图通过贿赂的手段让学生回到学校,他们在昂鲁旗为每一个劝回到学校的同学提供了“丰厚的礼包”。随着反对声音的持续,政府转向了更为强硬的手段,包括开除学生、解除公务员职务、强制法律培训、列入黑名单、取消家长和监护人的社会福利,甚至在劝说失败的情况下进行拘留和正式逮捕。
北京还派遣了公安部长赵克志到该地区,他在 9 月 2 日的新华社报道中呼吁“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严格实施反恐措施和反恐工作”。他还警告地方官员,必须“做好民族和宗教领域的稳定工作,推进国家统一工作”。到月底时,秩序已经恢复。孩子们重新回到课堂后,再教育运动随之展开。
社会再教育
2020 年 11 月 6 日,内蒙古党委在一次会议上承认了民族工作中的“深层次问题”,并呼吁进行紧急的补救和整顿工作。在随后的检查访问中,党委书记石泰峰严厉批评了锡林浩特市和通辽市的地方官员,指责他们在教育改革中处理不当,称官员们“偏离了民族工作的指导思想”,未能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0 年 12 月 6 日,再教育工作正式启动,内蒙古推出了一个为期三阶段的“全国范围内教育系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培训计划”。根据新任内蒙古教育党委书记黄雅丽的介绍,这一运动的目标包括“净化教育系统的政治环境”。通过一系列在学校、大学、政府部门和党委中的培训研讨会,内蒙古人被要求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进一步明确模糊认识、纠正错误观念、统一思想认识”。
为了指导再教育工作,内蒙古教育厅在 2021 年 1 月发布了一本保密的宣传手册,该手册随后被南蒙古人权信息中心泄露。手册中充满了习近平的讲话、国家法律法规的摘录,以及阐述党中央对该地区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要求的说明。该文件中明确指出,关于统一与自治的关系,统一是自治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任何一个民族自治区是属于单一民族的。
在通辽蒙古族学校,2021 年期间,教职员工和学生在参与抗议运动后经历了系统性的再教育。教师们参加了三次培训课程(分别在 1 月、2 月和 4 月),期间他们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关键法律文件,并反思了他们过去的错误。在 2021 年 3 月 8 日的一个采访中,学校的蒙古族党委书记兼校长马巴根那阐明了新政策,并强调了学校的使命是确保国家统一“深入人心”,并且“从幼儿时期开始进行国家统一的教育”。
在整个学年中,蒙古族学生接受了大量的宣传教育,包括关于中国民族的“大家庭”理念的讲座,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的爱国活动,升旗仪式以帮助“传递爱国精神的力量”,观看“红色电影”的电影之夜,艺术课以“提高学生对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的理解”,甚至还有反恐和防暴演练。
为了庆祝国家普通话推广周,学生们制作了中文黑板展示,并穿上汉族服装,按照学校的微信频道的说法,欣赏“每一个标准汉字都是中国文化历史的缩影”,并宣传使用国家共同语言的重要性,以塑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随着新中文教材的推广,过于强调民族身份和意识的异端教材——如蒙古族身份的教材——被搁置,因为它们未能充分促进“集体 [国家] 意识”。
在 2021 学年开始时,北京的教育部发布了新的指导方针,要求学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和“培养爱国情怀”。在内蒙古,超过 3 万名教师接受了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读本”培训。教育部还宣布全国所有幼儿园必须使用普通话,以实现习近平提出的“从幼儿时期开始”推广国家语言的指示。10 月份,通辽市蒙古族幼儿园的小小学生们在战术警察的带领下参加了为期一周的“小小兵训练营”,在培养纪律性和爱国主义的同时,学校还获得了“模范反恐单位”的牌匾。
清除抗议势力
习近平的反腐败运动已使数百名内蒙古的党政官员被免职,包括对煤炭行业和政治法律事务系统的腐败问题的持续调查。语言抗议运动引发了另一场清洗,目标是那些被认为在教育改革议程上表现不力或抵制改革的人,或那些未能热忱地支持习近平的汉族中国中心主义愿景的人。在 2020 年 9 月的视察过程中,赵克志呼吁官员们要“刀刃向内,刮骨疗毒”。
为了协助这一清查工作,中纪委于 2020 年 10 月 10 日至 12 月 20 日派出一个团队对内蒙古进行“常规检查”。当该检查结果于 2021 年 10 月最终公布时,内蒙古党委承认在政治和思想上严重偏离了习近平中央党的路线——特别是在民族工作方面——并承诺整改过去的错误,净化该地区的政治生态。
抗议运动爆发后在地方官员队伍当中造成的最大的牺牲者,就是内蒙古教育厅厅长候元和秘书长包振玉,他们在 2020 年 11 月 26 日被免职,原因未公开。在完成检查之前,中央纪委还发布了关于内蒙古教育系统中“腐败和不正之风”的通知,并宣布自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已有 1182 人因违纪被调查处理,其中 35 个案件已被移交法院审理。
许多被清除的官员都是在保护蒙古族文化和语言方面处于前线的角色。例如,锡林浩特旗的蒙古族教育办公室主任青格勒图和民族事务办公室主任照日格图在教师和学生广泛抵制该旗教育改革后被免职,并被指控违反纪律。
在通辽市,著名的蒙古族教育家和教育局党委书记高娃被控行贿受贿。作为通辽市蒙古族学校的前校长,高娃在 2000 年代初期见证了学生人数的五倍增长,并帮助将这所学校发展成为该地区最大、最受赞誉的蒙古族学校,2007 年还因此获得了国家奖项。
2021 年 8 月 5 日,自治区政府宣布接受了内蒙古主席布小林的辞职。在抗议运动后,她几乎从公众视野中消失,随之而来的各种怀疑和猜测。2021 年 1 月,当她重新出现在内蒙古人民代表大会上进行工作报告时,突然在舞台上晕倒然后被抬走,再次消失于公众视野。
布小林的被免职没有给出明确的理由,但她显然的降职发生在两位前蒙古族自治区主席杨晶和巴特尔被免职之后。有猜测认为,巴特尔在 2020 年 12 月被免去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席职务,是因为他对本土内蒙古语言抗议运动表现出了同情。布小林被王莉霞取代,王莉霞是一位官场上大部分时间在内蒙古之外的蒙古族官员,这似乎能够证明中央正在试图削弱蒙古族官员与自治区之间的联系。
和尚打伞,无法无天
向普通话教学和文化同化的转变与现有的法律相悖,因此需要对法律进行追溯性的修改和重新解释,以支撑中央政府在内蒙古的改革的合法性。在习近平时代,法律经常被“武器化”来支持党的意志。
《内蒙古蒙古语文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 2005 年 5 月颁布,规定蒙古语作为内蒙古的“通用语言”和“行使自治权的重要工具”。《条例》要求所有政府及民间机构在使用普通话的同时也要使用蒙古语,并为蒙古语的推广提供专门支持。尽管在《条例》颁布时曾有一定反对声音,但 2016 年《内蒙古民族教育条例》确立了强有力的行政和财政激励措施来支持蒙古语教育,确认该地区将“优先发展并提供针对性的民族教育支持”,同时对违反或阻碍民族教育的行为设定了惩罚措施。
在 2021 年 1 月的内部宣传手册中,内蒙古教育厅强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 19 条中规定的所有中国公民必须学习国家的书面和口头语言的法律要求,以及其他国家法律,同时指出上述内蒙古法规不适当,需要“修订和完善”。的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在当月晚些时候发布了一项裁决,声明地方性法规要求民族学校使用本民族语言的规定与宪法第 19 条不一致。
2021 年 8 月,内蒙古政府发布了两项关于教育和普通话推广的新规章草案,公开征求意见。这些新规章规定,自治区的学校必须培养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和宗教观,将国家共同语言作为区域教育体系的“基础”。第二套规章明确了普通话的“主体地位”及其在塑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核心作用。这些规章将于 2022 年 1 月 1 日生效,取代 2005 年的《内蒙古蒙古语文工作条例》和 2016 年的《内蒙古民族教育条例》,标志着蒙古语和蒙古族身份在该地区的终结。
不同于新疆和西藏,内蒙古之前缺乏明确推动民族团结的法规。2021 年 1 月 30 日,《内蒙古自治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的通过改变了这一状况,第 71 条规定了居民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责任,避免任何暴力恐怖、民族分裂或宗教极端活动。这些规章及其解释文本和图示“完全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建设工作的重大宣示和党中央对民族工作的重大政策决定。”区域内的新规章还规定了对“文明行为”的要求,从禁止在公共场所吐痰和排便到必须为狗佩戴牵引绳,理论上对不遵守者施以惩罚,同时要求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要有“牢固树立”的基础。
最后,在 2021 年 9 月,内蒙古教育厅宣布计划效仿其他省份和自治区,逐步缩减并最终取消高考中的民族加分政策。为了“将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整合”,在内蒙古偏远地区居住的学生(不论民族)将保留 5 分的加分,而从 2026 年开始,曾经能获得超过 30 分加分的城市蒙古族学生将不再享有任何优待。
结论
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一直采用“胡萝卜加大棒”的方式来进行民族治理。在习近平新时代的文化民族主义下,党中央正在转向更加强硬的控制与同化手段,逐渐减少对多样性的容忍。重点在于将北京的指令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标准化和规范化,同时在像内蒙古这样的边疆地区创造统一的民族文化规范。
结果是,蒙古族身份——像中国其他非汉族群体的身份一样——正在被逐步削弱。这种“慢性暴力”主要是结构性的,不由单一事件或政策行动所定义,而是代表着一种稳定的——但有时是隐晦的——改变中国公民身份的意义以及定义这种身份的规范的过程。
异国风情的表演仍然存在,往往通过带有异国情调的服装、歌舞表演来满足汉族官员和外国游客的窥探欲。与此同时,在主舞台上,蒙古族和其他本土社区的居民被教导要按照习近平思想的要求着装、行动和讲话,在国家学校里,年仅六岁的孩子们就开始学习:“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都深深热爱我们的祖国,正如习近平爷爷所说,‘热爱祖国是世界上最深刻、最持久的情感,是实现个人美德和做出贡献的根基’。”
然而,内蒙古并不是西藏或新疆。区域差异依然存在,地方抗争的形式也各不相同。习近平的文化民族主义和民族同化政策在不同的地方以不同的速度和不同的本地情况展开。相比于国家安全恐惧驱动下的更加强硬和安保化的稳定维护和国家建设方法,内蒙古在一定程度上——至少在最近之前——拥有比这些动荡地区更高的自治程度。中国共产党在内蒙古的手段更为微妙和不易察觉,长期来看,这可能对中国的民族文化多样性造成更为隐蔽的侵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