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ber Wang:延迟退休看中共对外扩张必将发生
今年 9 月 13 日,中国正式通过了《延迟退休草案》。按照中国政府的说法,根据国家人口结构变化和就业情况逐步提高退休年龄。对于普通的劳苦大众,这个说法有点不容易理解。我们简单的翻译一下,其意思是,领取养保险人群的比例太高了,工作人群的比例低了,所以要逐步提高退休年龄。说的再直白一点,就是当前的养老保险入不敷出,所以要提高退休年龄。这个草案公布后,全国民众一片哗然。随着舆论的平息民众只能无耐的接受这个方案,这是因为普通民众无法就这个问题进行表决。
我们先简单看下中国养老制度的前世今生。上个世纪中共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事业单位人员和企业职工都有对应的养老保障政策。当时的养老政策是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由国家发放养老金,企业退休人员由原单位发放养老金。然而随着时间的发展,中国的经济整体出现了问题。上个世纪 80 年代前,中国国内不允许私人经营企业,所有的企业均为国家经营,所以称为国营企业(改革开发后称为国有企业)。在改革开放前,这些国营企业几乎全部处于亏损状态。这些亏损的企业不仅需要发放在职工人的工资,另外还得承担退休工人的养老金。针对上个世纪国营企业的这种经营状况,如果再不进行改革,国家和经济都将会崩盘,所以中国政府被迫进行了改革。对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将不容易盈利的业务剥离出去让私人去经营,国家只经营那些垄断的和必然可以盈利的业务,毕竟国家高级官员依赖这些企业的收入。企业工人的养老,则采用养老保险制度,已经退休的工人领取现有工人缴纳的养老金,这就是当前养老保险的现收现付制度。虽然养老金账户分为统筹账户与个人账户,但根本上还是现收现付制。这里面有一个问题,最早退休的那些工人,他们年轻时赚取的的养老金被国家亏损掉了。另外需要注意一点,早期为了降低事业单位人员的风险,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金仍然由政府发放,纳入养老保险制度的只有企业职工。随着时间发展到 2015 年,养老金的结余越来越多,养老保险制度的风险也越来越小,这个时候大部分普通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也被纳入了养老保险范围(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还是由国家发放养老金)。这些没有缴纳过养老保险的事业单位人员,领取的养老保险却远比企业退休人员要高。时间继续发展到 2023 年,养老金结余达到历史最高峰。在 2024,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也纳入养老保险范围。
从前面的情况来看,一切都是健康的,但在 2019 年 4 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了《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 2019-2050》。报告中指出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将于 2027 年达到最高值,将在 2035 年耗尽。这就是网络上议论的中国养老金亏空问题。一言以蔽之,养老金入不敷出,严重亏空。有人认为养老金入不敷出的原因在于财政欠账,也有人认为是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和人口老龄化。但如果从根本上分析,养老金亏空只是表面现象,根本原因是中国发生了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对养老金的影响并非直接作用于养老保险制度本身,而是通过影响经济环境和财政状况间接对养老金产生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是基础的和主要的。
下面我们分析经济危机的原因,只有找到其原因才可以对症下药。按照来源和收入,中国政府财政分为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两个方面。在中国国内,中央政府的财政来源主要是来自企业的税收和国企的利润两个方面,地方政府的财政来源主要是来自房地产卖地和个人所得税。城市民众方面,大部分民众的收入依赖于私有民营企业,少部分民众的收入来自国有企业和政府财政。农民方面,在改革开放早期农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收入;近二十年农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收入和私有民营企业。
从 1978 年到 2020 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中国的经济持续上升。在短短的 40 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中国政府也积累了大量的社会财富,这期间也是养老金累计结余快速增长的阶段,这个阶段养老金主要是由私营企业贡献。在改革开放的前期,各种外资在高科技行业争相投资和建厂,各种私有的工商业和服务业也蓬勃发展,经济形势一片大好。在改革开放的中后期,房地产经济也高歌猛进。大约从 2020 年开始,也就是武汉肺炎期间,中国的经济突然掉头向下,并且在随后的几年处于持续下降的趋势。同时在经济下行阶段,房地产经济也同时出现问题,不仅房子的销售出现了问题,并且有大量房子出现了断供现象。所以国内外的很多经济学家认为导致出现经济危机和养老金问题的原因是武汉肺炎的清零政策。实际上,武汉肺炎只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从改革开放开始到 2000 年,中国政府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农业税收和国有企业的利润,但此时的国有企业大部分是亏损或微利的。这个阶段中国政府保留了那些利润率较高的垄断企业,将盈利能力的较弱的业务和企业卖给个人,同时解雇了这部分业务和企业对应的工人,这就是当时众所周知的下岗。通过这种方式,中国的国有企业逐渐开始扭亏为盈。在 1990 年,中国政府开始实行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政策,大约在 2005 年后,中国政府开始大规模进行土地买卖,至此中国政府就彻底变成了土地商人,并且垄断了全国的城市建设土地。在中国政府施行土地买卖政策后,造成大量土地纠纷,甚至有很多人因此而自焚。在 2000 年后的 20 年间,中国的经济表面上来看依旧高速发展,但在这个时间段年轻人并不能在快速发展的经济中感受到幸福。这是因为此时的 GDP 主要依赖房地产经济,政府通过卖地聚敛了大量财富,同时使得年轻人背负上沉重的房贷。大约在 2020 年,疯狂的房地产碰到天花板,中国的经济进入了下行期。房地产泡沫破裂后引起的链式反应继续进行,这导致其他相关行业利润下滑甚至亏损,例如金融、水泥和钢铁行业。受房地产经济的直接影响,地方财政的收入也出现停滞,甚至负增长。为了解决财政危机,地方政府通过各种手段增加财政收入,一个典型的手段就是罚款,例如交警大量上路查车,甚至不放过电动单车。
中国的财政支出,主要是公务员的工资性支出、教育支出、医疗卫生支出、养老支出、城市基础建设支出以及国防支出等。其中工资性支出、教育支出、医疗卫生支出、养老支出主要是用于党政以及公务员团体。中共在整个国家层面聚敛大量财富,然后将这些财富消耗在党政以及公务员团体内部,而这正是中国两极分化主要原因。对于城市基础建设支出和国防支出,象表面上看受益对像是社会中的全体民众,但实际支出时都是由国有企业来承接建设,底层民众只能在层层分包后获取微薄的收益。另外,在很多情况下,中国的基础建设的宣传意义大于实用意义。例如港珠澳大桥,建设费用超过 2000 亿元,实际每天的通车量却很少,并且受益群体为很少一部分人。又如北京的鸟巢,也有同样尴尬的情况。
在改革开放前 20 年,由于私有经济的快速发展,所以普通民众的收入也随之上升。一方面,由于餐饮、商业以及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大量普通民众的收入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另一方面,由于出口业务的快速发展,使得中国的轻工业产品大量出口。这即解决了大量中国底层民众的就业问题,同时也提高了这些人的收入。上个世纪 90 年代后期,大量外资涌入中国高科技企业,这些外资成就了中国的第一批高收入人员,例如 IT 行业的程序员。同样上个世纪朱镕基的高薪养廉政策,大规模的提高了公务员的收入,在国有企业方面员工的收入也水涨船高。表面上看,改革开放大规模的提高了民众的收入。国家改革开放的主观目的是为了解决其碰到的经济问题,而不是为了提高民众的生活。在客观层面,民众生活的提升是这个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副产品。从中共的经典著作可以看出,其一直强调“改革开放的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虽然民众的收入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有所增长,但这种收入增长并没有像中国媒体所宣传的那样夸张,并且很大程度上被货币贬值所抵消。在 2000 年后的 20 年间,城市民众的收入看上去还在逐渐提高,但是相对于官员集团的收入来说是降低的。另外,中国国内大约还有 6 亿人月收入低于 1000 元,对于他们来说,日常的饮食开销是一个巨大的负担。在民众的所有开销中,高昂的房价是掏空民众钱包的主要方式。另外高昂的房价给国内的企业也带来沉重的负担,尤其是商业、餐饮业和服务行业等私有企业。在经济下行阶段,倒闭的私有企业又会造成大量的民众失业,民众消费能力的下降又导致私有经济的进一步萎缩,这就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关于房地产泡沫破裂的证据有很多,首先就是最有名的恒大地产问题,其次还有各地出现的鬼城,这些鬼城甚至还包括习近平亲自规划的雄安新区。
在改革开放的 40 多年中,大部分普通民众的月收入低于 1000 元,然而中国党政集团和公务员团体却一直享受着优越的生活。保障他们享受优越生活的是前文提到的中国政府的敛财手段。但随着时间的发展,中国的经济发生了变化。首先是多年的房地产经济已经掏空了下层民众的钱包;其次是高昂的房价导致了大量的私有企业破产,这使得大量中国底层民众失去工作;再次是 2019 年习近平和特朗普关于 WTO 谈判的破裂,导致中国轻工业产品出口受阻,于是大量中国底层民众失去工作。在中国经济下行情况下,中国政府虽然知道问题的根原,依然希望民众可以创造更多的财富供党政集团进行开销。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正是民众整体贫穷的情况下政府机关和公务员集团的无节制开销。
下面我们针对中国政府应对经济危机的七条办法分别进行讨论,来分析其是否可以化解当前的经济危机。
政策 1、负债和扩大货币供应:中国政府通过增加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以刺激经济增长。但在中国当前的这种制度下,扩大货币供应不是全民普惠的,新增加的货币只会供应给权力集团控制的国有企业和保障党政集团的奢侈生活。当前经济危机的根因是下层民众过分贫困,而党政集团和公务员享受着优越的生活。所以这种扩大货币供应的政策完全不能解决当前的经济危机现状。
政策 2、支持小微企业:中国政府通过降准等措施,为小微企业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帮助它们度过难关,促进就业和经济发展。这个政策看上去不错的,但却是不可行的。降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意味小微向银行贷款的利率会降低,但是银行存款的利率也同样将会降低。这就是说,这个政策不会影响银行的垄断利润,当然这也是中国政府所希望。这也就是说在整个产业链上,银行还是会从中获取高额的利润,所以留给小微企业的利润还是和以前一样。这也就说这个政策不能解决小微企业的生存问题和底层民众的就业问题。而从这个政策的出发点来看,中国政府还是希望通过刺激房地产,使政府可以继续买卖土地。
政策 3、基础设施投资:政府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如交通、能源、通信等,以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生产效率,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个政策是完全不靠谱的。加大基础投资的钱从哪里来,问题又回到政策 1 上了。另外,基础设施建设的工程几乎都被国有企业所承接。底层民众承接工作的收入都是被国企和相关官员层层盘剥后的九牛一毛。即使这样,底层民众在要回自己的收入时也可能面临恶意讨薪的责难。
政策 4、产业政策:制定产业政策,控制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规划和调整产业布局,以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企业向内地迁移不能给企业带来更多利润。实际上,大规模的迁移是劳民伤财的行为,企业原有的成熟技术人员都已经在沿海城市定居,所以这样的迁移还会给企业造成伤害。实施这个政策的最大原因可能是,中国政府在准备战争,并且担心沿海工业受到战争的影响。
政策 5、中国政府认为是人口结构出现了问题,停止了已经执行 40 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但当前的实际情况是失业率太高,很多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如果能解决当前的失业问题,那么就基本可以解决经济危机。
政策 6、延迟退休。首先,这属于杯水车薪的做法。其次,延迟退休政策受益的是拿着高薪的公务员团体,而受害的正是底层企业人员。再次,中国遍地失业年轻人的情况下,还要推迟老年人的退休时间,这个政策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是一个未知数。
政策 7、事业单位人员降薪。对于当前的经济危机,中国高层显然也认识到其根本原因,所以也在实施降薪政策。但是降薪主要针对的是下层事业单位人员,例如已经针对教师开始实施降薪政策。中国的统治集团优先保障的是核心集团的利益,然后是底层事业单位人员。另外,降低底层事业单位人员的薪资待遇,可能会引起内部矛盾,所以只要经济情况稍微好转,就会提高其利益集团的薪资待遇。这项政策之所以不能解决问题的根因是因为没有从制度上根本解决中国当前的分配问题,所以这个政策最多只会缓解经济危机而不能解决经济危机。
从中共建国到当前,中国发生了两次严重的经济危机。第一次经济危机发生在改革开放前,其直接原因是国营企业大量亏损(关于亏损的原因,不在这里进行讨论),改革开放后恢复经济。当前正在发生的经济危机,其直接原因是企业盈利能力的下降,尤其是私有企业的盈利能力的下降,并且由此导致下层民众收入的减少。
分析上面中共应对经济危机的政策,我们发现所有的政策都不能提高下层民众的收入,也不能提高私营企业的利润。这些所有的政策均是为了继续维护党政和公务员团体的利益。这也就是说,这些政策都不能解决当前的经济危机。如果要解决养老金不足问题或者说解决当前中国的经济危机问题,就需要对经济进行开源和节流处理。开源就是让普通民众获取更多的收入,节流就是减少中国党政集团的开销和降低政府机关花钱的速度。
从武汉病毒时期,中国的经济,尤其是私有经济,已经出现明显的下滑。民众收入的减少,进一步导致私有经济,尤其是商业、餐饮业和服务行业正在经受前所未有的困境。造成私有经济陷入困境的原因,除了民众购买力低迷,还有高房价对私有经济造成的高昂运营成本。要实现开源方面的目的,必须实现如下三项措施:第一,禁止政府作为商人进行买卖土地;第二,逐渐减少国有企业的数量,并且政府不能将国有企业的利润用作财政开销,政府的财政开销只能使用来自纳税人的税款;第三,降低企业所得税,没有多少企业可以承担 30% 的企业税;取消增值税,毕竟没有多少国家收取这个名目的税。
因为中国政府内部存在大量的不合理的支出和浪费,节流就是要限制和取消这些支出和浪费。例如在各级政府机关都会存在一个书记的职务,并且权力都是要比当地的行政一把手领导要大。又如各级宣传部和组织部,这些都是为共产党服务的部门却要花费纳税人的钱。所以要实现节流方面的目的,那么必须要实现如下几方面的措施:第一,降低整体党政和公务员集团的薪资待遇,并且通过法律规定公务员平均薪资不能高于非公务员人员的平均薪资;第二,各级政府要取消不向普通民众服务的部门,例如宣传部、组织部、体育部、文化部... ...;第三,限制各级书记的权力,至少不能对官员进行人事任免,历史经验证明很多书记的亲属都是政府中的高薪闲人。第四,通过法律明确公务员要公开个人财产,并且无条件接受监督。
显然上述开源和节流的措施是当前中国党政集团所绝对不会接受的。在改革开放前期,农民不仅没有盼来收入、医疗、教育和养老方面的社会保障,反而彻底成为社会最底层的群体。此时的工人也好不到哪里去,上个世纪 90 年代工人的下岗成了节省企业成本的重要手段,通过下岗政府彻底丢弃了这个代表先进生产力阶级的大部分人,同时又保留了那些可以为其创造价值的群体。在 2000 年后,农民阶层成为房地产经济的底层廉价劳动力,新成长起来的工人阶层又成了承担高房价的主要受害者,而所谓的工人阶级先锋队就是房地产经济的主要受益者。从中国政府当前出台的政策来看,其还是继续保证党政和公务员团体的利益,而不是为了使整个社会中的民众都富裕起来。并且在改革开放的 40 多年,中国几乎没有讨论过政治体制改革的方案。当然几千年的文化已经成就了中国人温顺的性格,大家继续按部就班在社会的最底层忙碌。在没有强烈反对的情况下让既得利益阶层主动放弃其利益是不太现实的。另一方面,在现行政策下中国经济转好的可能性非常渺茫,所以对外扩张的可能性就变成了必然。这也就是说既不施行开源的方案,也不施行节流的方案,当前的养老金不足问题和经济危机问题就是一个死局。在中国国内民众创造的财富不够中共集团所消耗的情况下,那么对外扩张也就是唯一出路,同时对外扩张也可以转移社会矛盾。并且从中共的历史行为也可以看出,其历史就是扩张、破坏和掠夺的历史。中共建国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表面上是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实则是通过各种手段夺取有产阶级的财富,然后变成掌权者自己的财富。这就是中国国内官僚资本主义的起源。这就像《水浒》中打着济贫的名号去劫富,一旦劫富完成后就完全不谈济贫的事。在香港回归大陆后,香港的影视行业就从辉煌中消逝了。
按照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中国国内产生的财富很难满足中国党政集团和公务员团体的需求,那么对外扩张就是一个必然的结果。下面我们继续讨论对外扩张的方法和时间。
一旦发生武力扩张,首先被针对的就是台湾。中国在最近几年快速建造航空母舰,已经服役的有福建舰、山东舰和辽宁舰。这些航空母舰的主要目的就是台湾。但俄乌战争中俄罗斯武器的表现让中国军方高层有所担心,尤其是莫斯科号巡洋舰被击沉,这个事件对中国军方高层影响非常大,毕竟中俄的武器都是继承自原来的苏联。根据俄乌战争的交战情况,中国必然会在最近几年进行准备工作。一旦中国军方认为准备足够,就会发动进台海战争。按照当前的准备程度,进攻台湾的时间点大约在 2030 年之前。作者不针对台海战争的结果做预测,但如果中国在将来的台海战争中获胜,那么菲律宾和越南必将是接下来的目标。
中国从上个世纪中期就开始对外援助,在上个世纪中期,中国自己都处于贫穷和挨饿的情况下进行对外援助,即使在饿死 3000 千万人口的情况下也没有停止对外援助。当下中国大约 6 亿人月收入不超过 1000 元,所以中国的对外援助,依然是建立在贫穷的情况下。2013 年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The Belt and Road,缩写 B&R),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截至 2023 年 6 月底,中国与 150 多个国家、30 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 230 多份“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世界受援各国感谢中国“伟大”的同时,需要想想中国为什么这么做。摩根索认为“对外援助本质是用贿赂手段来实现国家利益,不管什么形式的援助其实质都带有经济性和政治性”。中国以前的对外援助,主要是配合外交行动,并且要求受援国家提供外交支持。在一带一路政策实施后,中国逐渐会在对外援助的具体项目上增加经济和贸易的条款,一旦时机成熟必然会通过这些条款要挟和控制受援国家。在最终结果上,没有必要进行太多的讨论,这只是时间问题和手段问题。中共敢于花如此大的代价做这件事,那就有其必然的目的。
中国的第一任主席毛泽东曾经说过“不要战争,不惧怕战争”。然而,如果中国真的对台动武,不知他又将做何感想。如果你是一个爱好和平的人士,那么当这样的战争发生时,你又将作何感想和行为?
2024 年 12 月 2 日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