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Image

贺克同:Tank换心肝是医学奇迹还是血腥活摘

作者: 贺克同

2024 年 11 月 21 日,台湾歌手 Tank 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完成心肝联合移植,术后顺利康复,并在微博感谢“祖国与杭州” ,盛赞捐献者为“大爱者” 。官方媒体称这是亚洲首例同类病例手术,誉为“医学奇迹” 。

然而在一片赞誉中,质疑声悄然浮现——在中国现行的器官分配制度下,心肝联供极为罕见,涉及极高的医学协调与伦理门槛,正常流程应伴随完整编号与透明排队记录。但 Tank 此次移植速度之快、器官之精准,却未见任何制度性痕迹。

这是幸运降临,还是资源定向?我们应如何理解“奇迹”背后的制度逻辑?面对生命、资源与公平的交叉地带,问题才刚刚开始。

一、医学难度与稀缺性

要理解 Tank 心肝联合移植事件为何引发巨大争议,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一个医学事实:心肝联合移植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常规器官移植手术,而是被国际医学界公认的极为罕见且难度极高的术式。

心肝联合移植,顾名思义,要求同时移植心脏与肝脏。这并非简单地将两个器官分别移植到人体内,而是对医疗团队的协作、器官摘取的同步性、器官保存运输的精准度,以及患者状态的稳定性都有着严苛到近乎苛刻的要求。

从医学角度看,心肝联合移植的难点集中于几个关键点:

1.器官获取的同步性:心脏与肝脏必须从同一个供体同时摘取,以确保移植成功后的免疫耐受性与器官功能协同。

2.供体条件严苛:供体的心脏与肝脏不仅必须同时健康且无损伤,更需要与患者精准匹配。这包括血型兼容、体型匹配、年龄适合以及免疫抗原的精准协调,以将排异反应降到最低。

3.极短的器官冷缺血时间:器官移植中的一个关键变量是“冷缺血时间” ——即器官在脱离血供状态下所能耐受的最长保存时长。

4.医疗团队与设施的即时到位:手术团队、手术室、麻醉团队、重症监护设施等都需同时处于最佳状态,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这正是我们必须追问的起点:在如此罕见且多重限制条件下,Tank 究竟是如何迅速获得这一对器官的?

TANK医疗团队
TANK 医疗团队

二、供体数量的逻辑推导

从全球经验看,根据《心肺移植杂志》(JHLT)数据,1987–2011 年间,美国共完成心脏移植 39,763 例,其中心肝联合移植仅 94 例,占比约 0.24%[1]。即使在器官捐献体系成熟的国家,这类供体也极为罕见。

2023 年,中国心脏移植总数为 994 例 [2],即便套用同样比例,全国每年理论上也仅有约 2.35 例心肝联供机会。

但这还不够精准。器官冷缺血时间极短,心脏上限约为 6–8 小时、肝脏为 12 小时 [3],即使启用直升机,供体也必须在地理上“就近摘取、同步送达”。而 Tank 手术所在的浙江,及其周边省份人口仅占全国 10% 左右 [4],进一步折算,这一区域每年最多仅能出现 0.235 例联供者——平均每 4.25 年才可能遇到一次。

此外,心肝联合移植需两个器官同时完成血型、体积、免疫等多重匹配,配型成功率普遍被认为低于 20%[5]。

综合这些因素推算,浙江地区真正能满足条件的心肝联供机会,约为每 21.28 年才可能出现 1 次。如此罕见的供体,在 Tank 事件中却“及时出现”、流程全速完成。这真是一次幸运降临,还是一场精确调配?我们必须追问:这场“奇迹”的背后,是否隐藏着制度之外的调度机制?

这对器官,真的是送来的?还是早就准备好的?

三、医疗体系准备与患者就绪状态

即便成功配型,心肝联合移植还面临一个现实门槛——患者和医疗团队能否临时就绪。

据美国器官共享网络(UNOS)长期披露的数据,约有 20% 的捐献器官最终未被使用 [6],主要原因之一正是:接受者身体状况未及时达标,或医院术前准备未同步完成,错过手术窗口。

心肝联合移植尤其苛刻。器官冷缺血时间极短、手术极其复杂,要求医院团队与患者状态在器官抵达后立即匹配到位。稍有感染、心衰或代谢波动,整个手术即告取消,供体浪费。

假设之前得出的浙江地区每 21.28 年才有一次适合供体,再除以约 80% 的术前就绪率,我们得到更残酷的现实概率:

每 26.6 年,浙江地区才可能完成一次成功的心肝联合移植。

但 Tank,却精准踩中所有极限条件:供体现身、状态完美、手术团队齐备,流程迅速无误。这种超高同步效率,已超出常规医疗操作的边界。问题因此愈发尖锐:

这种极端罕见的医疗“协同”,到底是奇迹,还是预设?

四、系统分配与特殊通道的逻辑漏洞

如果前面的概率推导揭示了 Tank 器官移植在医学层面的极端稀有,那么,制度层面的分析更凸显这场“奇迹”背后异常的权力轨迹。

中国器官分配实行全国统一的 COTRS 系统,所有供体器官必须通过该系统进行登记、自动排序和分配,依据病情、匹配程度、等待时间等客观指标完成移植流程,并全程留痕 [7]。即便出现特殊情况,也必须通过 OPO 进行“特殊登记”与伦理备案 [8]。

但 Tank 的案例,却完全看不到制度流程的痕迹:

无编号、无排名、无等候期;

器官却迅速到位、手术如期完成。

对心肝联供这类极端稀缺的移植而言,通常伴随极长等待与高透明监管。但 Tank 的移植,却跳过了所有正常流程,看起来更像一场预设好的精准调度。

如果这个系统真如宣称般“公平、透明、留痕”,Tank 的手术为何没有任何公开信息?这究竟是个例外,还是一次绕开制度的特权操作?如果最重要的通道可以被静默穿越,公众还能相信制度的公平性吗?

这些问题,必须被回答。不仅为了 Tank,更为了所有等待器官的普通人。

Image
Image

五、历史案例与制度惯例

Tank 的器官移植并非孤例。在中国医疗史上, “精准特供”器官的现象早有先例,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章含之事件。

章含之是前外交高官、曾任周恩来翻译。她晚年接受肾移植手术,引发舆论关注。公众质疑其器官来源是否合法,然而官方迅速封锁消息,未见任何司法或伦理调查。

这一事件暴露出一个长期存在的灰色现实:特权与身份可能绕过制度,获取稀缺医疗资源。尽管官方宣称器官分配“公开透明”,但历史案例却反复显示,现实并不总是如此。

Tank 的器官移植与章含之的案例,有着高度相似性:

公众人物,身份特殊;

器官迅速到位,流程无迹;

舆论质疑迅速被压下,缺乏调查机制。

这些案例已不仅是偶发事件,而是一种被制度默许的“特供逻辑”。每一次看似偶然,实则有迹可循,每一次风波之后,系统从未真正改变。

Tank 事件再次撕开这个漏洞,也让我们必须正视三个问题:

还有多少人曾悄然“精准获得”?

权力如何精准穿越制度边界?

如果特供常态化,公众信任如何维系?

这不是一次医疗奇迹的庆典,而是制度伦理的深层危机。

六、伦理与生命的追问

Tank 的心肝联合移植,被媒体称为“医学奇迹” 。但从供体概率、配型难度、冷缺血限制、医疗同步,到公开透明制度等层层分析后,这场奇迹背后,更像是一场“特权安排”下的制度性剧本。

更令人不安的是,这并非孤例。历史上的“特供器官”早已有前例,特别是中国的器官活摘被证实已经存在几十年,而且越来越泛滥。Tank 换心肝的事件不仅挑战医学逻辑,而且不得不让人怀疑是否涉及中共的按需杀人和宣传需要。

参考文献:

[1]DePasquale EC, Nsair A, Gayheart M, Reardon L, Deng M, Ardehali A. Outcomes of Heart vs. Heart-Liver Transplantation: UNOS Registry Analysis.J Heart Lung Transplant. 2014 Apr;32(4S):S158.https://www.jhltonline.org/article/S1053-2498(14)00438-0/fulltext

[2] 智研咨询。2025 年中国人工心脏行业市场全景研判:瓣膜性心脏疾病的患者群体扩大,心室辅助装置市场规模保持增长[EB/OL.2025-02 12. https://m.chyxx.com/industry/1212215.html

[3]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人体捐献器官转运绿色通道的通知》解读[EB/OL].中国政府网,2016-05-06. https://www.gov.cn/zhengce/2016-05/06/content_5070900.htm

[4] 国家统计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1 年。可查阅官网:https://www.stats.gov.cn

[5]United Network for Organ Sharing (UNOS).Organ matching and sensitization overvie[EB/OL].https://optn.transplant.hrsa.gov(注:该网站提供有关器官匹配原则与高敏感性患者配型难度的综合信息,未提供特定数值。)

[6]Healthcare Dive 编辑团队。Nearly 20% of Donated Organs Go Unused[EB/OL].

2024-05-23.https://www.healthcaredive.com/news/nearly-20-percent-donated-organs-unused-colleen-mccarthy-procurement/716963

[7]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人体捐献器官转运绿色通道的通知》解读[EB/OL].中国政府网,2016-05-06. https://www.gov.cn/zhengce/2016-05/06/content_5070900.htm

[8]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人体捐献器官获取与分配管理规定的通知》(国卫医发〔2019〕2 号)[EB/OL].2019-01-17.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9/content_5397751.htm


2025 年 4 月 13 日上传

本文由《中國之春》首發,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 贺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