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Image

Raven:台湾的危险并不仅仅是中国(上)

作者: Raven

尽管台湾面临来自北京的持续威胁,但它还面临四个紧迫的结构性问题,包括人口下降、发电问题、政治极化和地方主义。如果这些问题无法成功解决,一个被边缘化和分裂的台湾可能会越来越深地陷入中国的势力范围。美国在坚持其“一中政策”的同时,可以通过增加学生、教师和专业人士的交流,达成双边贸易协议,并帮助台湾通过创建绿色产业和提供更高附加值的服务来重组其当前的制造业经济,从而提供帮助。美国还可以促进台湾与志同道合的国际伙伴开展合作。更紧迫的是,台湾在应对 COVID-19 疫情中的早期成功和后期挑战,凸显了其在孤立状态下,即便在台湾与世界彼此需要的时刻,也是如此。在这方面,美国可以帮助台湾获取更多疫苗,并将台湾的抗疫经验分享给全球。

在许多观察家眼中,台湾已成为世界上最危险的地方。中国空军的轰炸机和战斗机几乎每天都越过台湾海峡,进入台湾的防空识别区。中国海军定期派遣战舰绕行台湾,展示武力并收集情报。台湾被视为两个超级大国之间最有可能爆发冲突的热点,如《经济学人》在 2021 年 5 月 1 日封面所描绘的那样。除了这些明显的威胁,台湾还面临中国的虚假信息攻击、经济制裁、混合战争和灰色地带活动。然而,尽管外界对这些压力的担忧日益加剧,台湾政府和居民仍一如既往地以强大的韧性和决心处理日常事务。

有人会补充道,如果没有中国的威胁,台湾将是一个典型的富裕、进步且多元化的民主社会。台湾的人均收入即将超过 3 万美元,跻身发达国家行列,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华人民主国家。它是亚洲第一个将同性婚姻合法化的社会,也是全球首批任命跨性别内阁成员的政府之一。台湾在全球半导体芯片生产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这些芯片为从汽车到智能手机再到先进军事设备的各类产品提供动力。其旗舰公司——台积电(TSMC)生产了全球 90% 以上最先进的芯片,其他台湾的代工厂也生产着需求量巨大的传统芯片。台湾生产了全球大部分的信息和通信技术设备,而在 COVID-19 疫情期间,随着更多人在家工作,对这些设备的需求大幅增加。因此,台湾 2021 年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长率超过 8%,是十年来的最高水平,超过了大多数邻国和其他发达经济体。由于从 2003 年抗击 SARS 病毒中吸取了艰难的教训,台湾在 2020 年实现了全球最佳的抗疫公共卫生记录之一,在近 2400 万人口中,死亡人数不到 10 人。鉴于这一成就,台湾在政治和经济上被视为一个成功的范例。连续三年,台湾在全球最佳外派生活和工作地点的榜单中位居榜首。因此,普遍认为,台湾的健康与福祉唯一的威胁,来自中国对该岛的领土声索。

中国确实对台湾构成了严重的、关乎生存的威胁。然而,同样甚至更令人担忧的是一系列严重的国内挑战,以及在如何构建长期战略应对这些挑战方面缺乏共识。要应对这些挑战,台湾不仅需要在国内展现坚定的决心,还需要与全球紧密合作,同时继续抵御中国的恐吓。

台湾的国内挑战是长期的结构性问题

一些台湾和美国学者认为,过分强调中国威胁实际上是在帮助北京,因为这打击了台湾人的士气,并分散了他们对同样紧迫的国内问题的注意力。这些问题与中国威胁同样重要,包括人口下降、电力生产和分配的困境、台湾充满活力的民主中的政治极化,以及一个令人惊讶的地方主义,这在一个高度融入全球经济的国家中显得尤为突出。

人口下降 在这些挑战中,最容易量化但最难解决的是人口问题:随着寿命延长,岛内人口迅速老龄化,人口总数正在减少。根据中情局 2021 年的生育率报告,台湾的生育率在 227 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垫底,平均每位女性生育 1.07 个孩子,远远低于维持人口替代水平的标准。一些因人口下降而引发的影响已经显现,全国各地的学校因学生不足而关闭,大学也在为国内招生人数下降做好准备。然而,更严重的长期影响更令人担忧。

预计到 2065 年,台湾的劳动力将减少一半,降至 860 万人,少于总人口的一半。这不仅会抑制经济增长,还会对已不可持续的养老金制度施加巨大压力。目前,4.4 名工人支撑 1 名退休人员;到 2040 年,这一数字将降至 2.0。此外,台湾的单一支付全民医保系统一直广受赞誉,因为它为患者提供了价格合理且平等的优质医疗服务,但该系统已多年资金不足。在长者的长期护理质量和范围方面,系统需要更多的投资,而此时年轻人的数量却在减少。医院除了提供药品、食物和监测外,几乎不提供护理服务,家属需要为患者的身体活动和个人卫生提供帮助。随着人口进入超老龄化阶段,年轻人不仅难以为老年人支付养老金和医疗费用,甚至难以为父母和亲属提供照料。台湾不必看得太远,便能从日本的人口急剧下降中吸取教训,包括农村地区人口减少以及由于年轻人迁往城市,城市地区的迅速老龄化。

通过政府政策提高出生率来扭转人口下降极为困难,几乎没有成功的先例。对于像台湾这样的富裕社会来说,更简单的解决方案是增加移民。然而,这又引发了一个问题:这些社会是愿意变得更加多元化,还是更愿意保持较高的种族和文化同质性。目前,台湾只允许临时移民来满足特定的劳动力需求。无论是家庭工人还是技术专业人员,外国人在台湾受到欢迎,但在合同期满后,他们便被期望离开。增加移民与台湾的地方主义相抵触,这将在后文中详细讨论。

发电的困境

尽管台湾努力将自己宣传为“绿色”岛屿,并在过去几十年里成功减少了空气和水污染,但台湾在人均碳排放量上仍位列全球前八,特别是在拥有超过 1000 万人口的国家中。而且其人均能源消耗量高于德国、法国、日本和英国。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仍然提供了岛内 80% 以上的电力,而可再生能源仅占总能源需求的 5% 左右。尽管越来越多的发达经济体承诺到 2050 年实现碳中和,台湾政府直到最近才承诺到 2050 年将碳排放量减少一半。许多其他国家在继续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了碳排放,而台湾的碳排放量却增长得比大多数发达国家更快。这是因为台湾仍然坚持一种将环境可持续性视为成本和权衡的经济增长模式,而非机会或必然的要求。这种模式的后果已经在当前的干旱中显现出来,由于过去十二个月没有台风登陆,台湾面临严重的缺水问题。

台湾的经济仍然严重依赖那些让它富裕起来的产业:石化产品和电子产品的生产,包括半导体和信息通信技术产品。这些产业不仅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主要来源,还大量消耗水资源。因此,台湾的经济更倾向于“棕色”而非“绿色”,依靠人为压低的电价和水价维持增长,而这种增长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剥夺了下一代拥有可持续未来的机会。此外,台湾的电力网络管理不善,导致 2021 年 5 月发生了几次全岛停电。当时,由于初夏的热浪导致需求激增,电力生产无法迅速提升以满足需求。这些停电事件暴露了台湾能源供应的僵化性,并重新引发了关于如何调整能源政策的讨论。鉴于政府最近承诺到 2050 年实现碳中和,曾经对可再生能源持犹豫态度的私营企业现在正面临痛苦的调整。政府向更多可再生能源转型的计划一直颇具争议,不仅因为私营部门对成本的担忧,还因为环保主义者希望更快摆脱化石燃料,反核运动要求关闭现有的核电厂,而传统的环保主义者则反对任何形式的发电,认为它会破坏环境。这些分歧在即将举行的珊瑚礁保护公投中得到了体现。总体而言,虽然 2021 年第一季度台湾的 8% 经济增长令人羡慕,但如果不能通过新型、更高附加值且更可持续的产业来转型其传统经济模式,这种增长将会逐渐放缓。

Image
Image

政治极化

第三,台湾的民主“生活方式”每天都面临着高度政治极化的考验。这不仅体现在执政党和反对党支持者之间熟悉的分歧,还包括这两个阵营内部日益加剧的派系斗争。2021 年 8 月,台湾举行了四项公投,测试在这种分裂环境下,政治体制能否就关键问题达成共识。重要的是,这些公投与以往不同,并不涉及中国或台湾的对华政策。随着台湾认同的日益巩固,国内政策问题正变得比过去围绕国家认同、未来国家地位甚至台湾对华关系的分歧更加重要。事实上,这一变化已导致两大党为了争取选票,在这四项公投的大多数议题上放弃了此前的立场。在没有重大选举的年份,公投成为公众表达对民进党政府在国内事务管理表现的工具。可以想象,公投可能促成对重要问题的全国性讨论,帮助达成共识,甚至有助于改善政策结果。然而,持怀疑态度的人则认为,随着民进党成功降低任何公投或罢免案的通过门槛,公投仅仅成为党派工具,用于推翻另一党派的领导人或抹黑其政策,而不是理性讨论并决定关键国内问题的场合。

此外,绿营和蓝营内部也日益分裂。随着国民党逐渐边缘化,其领导层在党内老派与年轻一代之间的分歧愈加明显,年轻成员认为需要吸引台湾的年轻人。同样,在泛绿联盟内,派系斗争也在加剧。

关于液化天然气终端的公投,展现了民进党支持者之间的分裂,以及围绕能源、环保和气候政策的争议。公投的对立双方分别是传统上倾向民进党的环保主义者,他们反对该项目;以及民进党领导层和一些环保人士及气候活动家,他们认为该项目是迈向更清洁能源的必要步骤。台湾西北海岸脆弱的 27 公里长的珊瑚礁已争议了数十年,民进党最初反对国民党在上世纪 90 年代计划在珊瑚礁附近建造 LNG 终端,以确立其“绿色”党的形象。然而,今天为了兑现其摆脱核能的承诺(这也是另一个公投的主题),民进党政府认为天然气比核能更安全,比煤炭和石油更环保、更清洁,比太阳能或水力发电更可靠,因此是台湾能源结构转型的重要一步。然而,政府面临一些气候活动家的反对,他们批评政府在减少核能和化石燃料(包括天然气)使用方面进展缓慢。环保主义者则处于两难境地,他们既希望保护珊瑚礁,又担心燃煤和燃油发电厂带来的空气污染增加,因此视 LNG 为较小的恶。这场公投凸显了环境与能源政策中的权衡,围绕该问题的讨论也变得高度党派化和分裂化。此次辩论还表明,政府传统的能源政策专家小组无法就能源政策达成共识。在其他地方也是如此,号召“相信科学”并不能说服那些不信任政府及其专家的活动家来审查争议话题。专家小组也无法解决围绕复杂能源和气候问题的不可避免的权衡,因为这些权衡本质上是政治性的,不能仅由专家来决定。

另一个备受争议的公投涉及台湾与美国的关系,以及民进党政府因改善与华盛顿关系的压力而做出的让步。公投质疑政府允许进口含莱克多巴胺的美国猪肉的决定,莱克多巴胺是一种促进动物瘦肉生长的添加剂,但因公共卫生原因被包括台湾在内的 160 个国家禁用。这一直是华盛顿在与台北贸易谈判中的最重要要求之一。这个问题再次表明两大党在面对这些问题时的机会主义立场变化。2012 年,国民党在民进党的抗议下允许进口美国牛肉,而现在,尽管台湾消费者普遍反对,民进党却允许进口美国猪肉,期望这能促成美台自由贸易协定(FTA)。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未能在此类协定上取得进展,鼓励了国民党与消费者权益团体合作,推动一项公投,重新引入对含莱克多巴胺的美国猪肉的禁令,这给民进党政府以及迫切希望达成 FTA 的自由贸易倡导者带来了困扰。由于北京的反对,台湾没有签订任何重要的双边优惠贸易协定,除世界贸易组织(WTO)外,它也未能加入任何多边贸易协定。蔡英文总统在 2020 年耗费大量政治资本取消禁令,期望美国与台湾签署 FTA,并希望这能鼓励台湾的其他贸易伙伴与台北谈判他们自己的 FTA。然而,拜登政府似乎打算推迟任何进一步的贸易协定,直到它提高美国中产阶级(拜登视为其主要选民群体)对支持此类 FTA 的意愿。

简言之,台湾国内政治的极化已经超越了传统的本省人与外省人的对立,甚至超越了民进党与国民党的对立,现在涉及各党派内部的派系分裂。所有党派和派系都在计算与每个政策选项相关的选举利弊。结果,极化演变为分裂,基于理性和无私分析的政策共识变得难以实现,不论议题是食品安全、能源政策还是环境保护。

2024 年 10 月 3 日上传

本文由《中國之春》首發,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 Rav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