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Image

盛雪评时事:美、俄、乌与欧洲领袖就结束战争进行峰会、中国暑期电影《南京照相馆》与《731》

作者: 曹文敏 校对

《两岸人谈新闻》:回顾当周台湾及两岸新闻要点,以严谨而轻松的方式,让两岸听众知悉重要新闻的来龙去脉。台湾中央广播电台温大同先生采访住在加拿大的民运领袖、资深媒体人、作家盛雪。

主持人:各位听众好,这里是中央广播电台,您现在收听的节目是两岸新闻导报。我是节目主持人温大同,今天节目第一个单元是两岸人谈新闻,访问的是盛雪女士。盛雪女士,你好。

盛雪:温先生好,听众朋友好。

美、俄、乌与欧洲领袖就结束战争进行峰会

主持人:我们首先看的新闻是,美国总统川普和俄罗斯总统普京 8 月 15 号在阿拉斯加举行的会谈。这是普京自 2022 年下令入侵乌克兰以来,第一次访问西方国家。他们两人进行了长达 3 个小时、20 分钟的闭门会谈。川普和普京在会后召开联合记者会,都强调这场被称为 4 年的美俄峰会,气氛积极而正面。但是,他们并没有接受记者的提问,也没有透露双方讨论的具体内容。连峰会最重要的主题——乌克兰前线的停火问题,也没有达成任何协议。

普京在阿拉斯加的会谈当中提出以土地交换加上安全保障为基础的停战方案,但核心内容涉及乌克兰割让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地区,来换取俄方承诺在南方冻结前线。这个构想随即遭到乌克兰方面拒绝。会谈结束后,川普就和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进行了电话会谈,双方单独对话超过一个半小时。随后,他邀请部分欧洲国家领袖参与电话会谈。泽伦斯基表示支持川普提出的美乌俄三方会谈构想,并决定 18 号访问华盛顿,与川普面对面讨论结束战争的细节。

接下来就是第二天,也就是 18 号,川普和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在白宫就如何结束战争进行会谈,与会的还有 7 位欧洲领袖。根据德国总理梅尔茨在饭店受访时表示,欧洲领袖与美国总统川普的闭门会议超出预期,谈话气氛坦诚。大家都聚焦在“先停火、不强迫乌克兰割地,以及美方提供安全保障”等议题进行讨论。这一场会议,中国没有任何参与,他们只是在 19 号外交部做了一个简单的表示,说支持一切有利于和平的努力。这样的新闻全世界都非常关注,盛雪女士您也一直非常关心,您的评论是什么?

盛雪:首先,从披露出的信息来看,阿拉斯加川普和普京的峰会是比较象征性的,他们所说的突破也是象征性的。没有实质性协议,如果有的话,一定会拿出来。阿拉斯加峰会之后,川普并没有让这场谈判停留在美俄交易的框架里,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进展。他迅速推动了多边机制,也就是在 8 月 18 号白宫会议上,他邀请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和七位欧洲国家领袖参与,形成了俄乌战争爆发以来最重要的一次跨大西洋协调。

这场会谈显然不仅仅是一种外交礼仪,它的实质意义体现在很多方面。首先,川普在试图通过多边共识来避免乌克兰在大国交易中被牺牲。而这一点正是之前很多人担心川普可能会做出的选择。但显然他把格局做得更大了。长期以来,欧洲社会担心美国可能会在压力下与俄罗斯达成交换式停火,特别是允许普京保留占领区,换取他同意降温或停火。但这一次,川普在白宫会议当中强调,停火必须建立在不迫使乌克兰割地的前提下,而且美国同意主导构建新的安全保障框架。

所以才有刚才您介绍的德国总理梅尔茨会后罕见地称这次会议成果超出预期。德国作为欧洲最大的经济体,同时在能源上长期依赖、受制于俄罗斯,所以即便在战争爆发后,他也一直在平衡安全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梅尔茨的表态,至少显示川普的多边策略重新稳住了欧洲核心大国的信心。

法国在立场上就更为微妙一些。马克龙在任何国际大事上,不管能不能够起重要作用,都会有一种表态,一种表演式的。在战争初期,马克龙非常高调地说要和俄罗斯保持对话,他希望在这场战争中起重要作用等等,但显然他完全没有能力改变战局,所以后来受到很多批评。现在川普主导的白宫会谈,似乎也为法国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他还是在和平调停的圈子里,但又不是说需要单独面对俄罗斯。法国在乌克兰主权问题上,态度应该和德国比较接近,其实欧洲主要国家态度基本上都有共识。但是在战后欧洲安全架构的问题上,法国还是希望显示自己的独立性。总之,他现在的态度在俄乌沟通的进展当中,其实就是展示一种存在感。

英国的态度应该是最为坚决的,因为英国在欧洲是最坚定支持乌克兰的国家。英国自战争爆发以来,在军事援助和道义上都有一贯性,一直走在前列。英国首相在白宫会议上强调,任何停火都不能削弱乌克兰的领土完整和防御能力。川普在这一点上也表示认同,保证美国继续维持军事和情报支持。这种呼应让外界看到,英美在对俄罗斯的政策上是紧密的。这一点非常重要,它巩固了跨大西洋的英美安全纽带。

除了这几个大国,东欧国家的声音也很强烈。波兰、波罗的海三国等长期以来对俄罗斯怀有强烈的警惕,基本上都担心乌克兰的妥协会给自己带来危险。所以川普在白宫会议上也向这些国家做了保证,美国不会默许俄罗斯继续扩张。这一点对东欧盟友非常重要。

整体而言,白宫会议在三个层面上具有战略意义。第一,避免调停努力被视为美俄之间的私相授受。川普以多边形式强化了透明性。他做事很有意思,总是开门见山,亮在世界面前,除非确实需要私下沟通的部分。这样的做法不仅安抚了欧洲的不安,也让外界和整个世界看到了合作,恢复了跨大西洋的信任。欧洲重新确认美国是不可替代的安全保证者。这些重要的欧洲国家领导人都在白宫排排坐,与川普一起协商,这本身也有象征意义。第二,凸显了美国的主导力。川普让美国在欧洲安全议题上掌握主导权,而不是单纯跟随欧洲的分歧摇摆。欧洲虽然看似是一大块,但情况很复杂,有不同的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在俄罗斯和乌克兰问题上也存在分歧。所以相比阿拉斯加峰会,白宫会谈才是真正的突破口。

但我要特别强调,我们看到的问题背后有更深层的博弈,就是中俄的战略同盟,这一点绝对不能忽视。虽然俄乌冲突是核心,但背后有更深的地缘政治逻辑。中俄在意识形态上是战略盟友,这一点不会改变,这是由两个国家政权性质决定的。对俄罗斯而言,它的野心就是要把乌克兰完全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这是普京重建帝国版图最关键的一步。因为普京其实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展现了这方面的野心。对中共而言,乌克兰的战局牵制了欧美的资源,为中共在台湾问题上提供经验;同时也在消耗自由世界的资源、力量和军备,挑战自由世界的团结与注意力。哪怕川普能够与俄罗斯在局部达成停火,中共也会暗中努力去维持战火的延续,因为中共要从中获利,它是获利最大的一方。所以我认为,川普的调停不能仅仅停留在与俄罗斯谈判的层面,必须同时有策略、有计划地遏制中共的作用力。如果忽视了中共的战略算计,任何停火协议都有可能成为短暂的权宜之计,而不是川普一直强调的“持久和平”。

你看中共的虚伪表态,会后外交部声称支持一切有利于和平的努力。这话看起来是中立的,但事实上中共从来不是希望世界和平的势力。因为只有世界不和平,只有动荡,只有到处战火,才最符合中共的国家利益。现在它一方面牵制美国和欧洲,为自己在台湾问题上的军事冒险探路,同时加深与俄罗斯的战略捆绑,实际上形成对抗自由世界的联盟。换句话说,中共最希望的就是俄乌冲突长期化、复杂化。

俄乌阿拉斯加峰会积极的一面是,美俄对话恢复,欧洲盟友也进入进程。这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川普希望把他们纳入进程,另一方面显然欧洲整体上也希望参与,这是积极的一点。但困境在于,俄罗斯坚持领土要求,乌克兰不可能接受割地,而中共又在背后搅局。这就是当前困境的几个方向。川普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俄不是孤立的力量,他们同世界上各种恐怖主义、极权主义互相呼应,形成了一个反自由世界的意识形态同盟。如果美国只针对俄罗斯,而放任中共坐收渔利,这样的和平进程就不可能持久。所以我非常希望川普在努力过程中,必须同时遏制俄罗斯的军事冒险和中共的战略投机,才有可能为乌克兰和整个自由世界争取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进程。

主持人:我觉得盛雪女士,您把这届峰会真正的困难点和要点谈得非常清楚。川普总统在今年初上任以来,已经透过软硬兼施的方式结束了六场战争,包括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冲突。川普透过这种软硬兼施的方式,包括把 B2 战机展示出来,能不能对俄罗斯产生效果?毕竟俄罗斯这么大的国家,也是拥有核武器的国家,能不能奏效还不一定。但是可以看到川普的决心和努力,他确实很努力在做,所以我们应该正面看待。

当然,我觉得这场战争确实有非常大的困难点,就像您刚刚所说的,俄罗斯和乌克兰都有非常重要的立场需要坚持。川普总统能不能在谈判过程中把结解开来,确实不容易,就看他有没有这样的智慧和手腕了。

中国暑期电影《南京照相馆》与《731》

主持人:我们接下来再看下一个新闻,是今年夏秋之际中国的电影院线。有两部讲述二战历史的电影成为焦点。7 月底上映的《南京照相馆》,在不到 20 天之内根据中国官方统计票房超过 20 亿人民币,成为暑期档最热的影片。而另外一部叫《731》,一度因为内容过于残酷而延后上映,将在 9 月 18 号登场。

《南京照相馆》的故事取材自南京大屠杀期间两名中国年轻人罗景和吴悬冒险保存日军暴行照片的真实事件。这个结构延续自 1987 年的电影《屠城血证》。在这两部电影中,真实人物都被虚构的许多角色所取代。而《731》讲述的就是东北“731 部队”日军在二战期间进行人体实验的故事。原定 7 月上映,但因家长联名抵制以及日本外务省多次抗议而延期,最终人民日报宣布定档在 9 月 18 号上映。

这两部电影引发了人们对中国进行仇恨教育的争议。很多人认为“我们没有资格替先辈原谅日本”,这样的言论出现在社交媒体上。很多短视频中也可以看到一些孩子看电影后情绪激动的画面。二战已经结束 80 年了,日本在二战后实际上遭受了两颗原子弹,被迫接受亡国和被占领的命运。而作为抗战主力的中华民国,在抗战之后却被中国共产党推翻,退守台湾。相反,中共却成为二战真正的得利者,毛泽东也一再承认这一点。可是,在 80 年之后,中共却重新挑起仇恨来巩固政权。我想请问盛雪女士,您怎么看这样的发展趋势?

盛雪:这两部电影我都没有看过,但是我看了很多评论,包括推特、脸书等群组里的讨论。我首先想到,电影所讲述的是不是基于历史事实?这本身就是一个问号。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在中国成长,经历过文革等历史事件的人,后来才知道中共的很多所谓史实,只是抓住一点点线索,一点点人物雏形,后边大部分都是编造的。很多故事,包括《白毛女》《半夜鸡叫》等,后来才知道完全是编造的。

8月,上海某影院,《南京照相馆》与《东极岛》的电影海报。 VISUAL CHINA GROUP, VIA GETTY IMAGES
8 月,上海某影院,《南京照相馆》与《东极岛》的电影海报。VISUAL CHINA GROUP, VIA GETTY IMAGES

但是当中共在进行大规模宣传推广的时候,没有人敢质疑其真实性。因为只要质疑,你就是反革命,就会被打倒、被抓捕,甚至被判刑。现在的电影,我认为很可能取材于现实中确实存在过的人物,或者确实有当时留下的部分图片,但中共会用文艺手法再创作。这是它特别常用的手法,用艺术加工、虚构叙事,让历史“再现”。但实际上再现的并不是历史本身,而是中共的文艺创作。最主要的目的,是达到教育和政治的效果。所以问题在于,它的仇日宣传与政权合法性之间的关系。中共多年以来从来没有放弃过依赖抗日叙事来构建政权合法性,把自己塑造成民族解放的代表。《南京照相馆》和《731》显然不是单纯的历史题材,而是把党史、国史、民族史和民族仇恨混合在一起进行叙事,这是一个一揽子的政治计划。

而这个一揽子的计划是什么呢?就是在中共当下经济下滑、社会矛盾爆发、执政危机进一步加深的背景下,用民族仇恨去替代人民的不满和对制度的批评。所谓的民族仇恨,其实也是被强加的,因为我从来不认为中国有真正的民族主义。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你不能同时面对所有问题,当你不能面对现实问题时,就会被引导去面对另一个问题。这样一来,它既能转移矛盾,又能巩固统治。

特别是在对孩子、青少年,甚至儿童的仇恨教育方面,就是从小给他们找一个敌人,这个敌人就是日本。比如《南京照相馆》的票房热,不是完全来自社会自发观影,而是官方推动、政府组织。我在中国生活了 27 年才出来,很清楚这种情况。当某件事被当成政治任务时,它必然带有一党专制的典型特征。宣传机器、电影院线都会为它服务,不会放别的,你想看电影只能看这个。就像我们成长的年代,只有八个样板戏。我这两天和一些差不多年纪的朋友在一起,一唱歌就会想起那些红歌。我说我的家庭是非常反共的,因为我们受到严重迫害,我从小就非常反感这些东西,从来不唱。但是这些东西仍然深深刻在记忆里。为什么?因为你听的、看的,只有这些,没别的,它就是被刻进了记忆。现在中共也是在做同样的事。

但是这种仇恨教育有很高的失控风险。比如现在让孩子们喊着要杀光所有日本人,可是当他们在生活中遭遇冲突、挫折、打压、迫害时,这种仇恨心理也可能反过来威胁中共的政权。再有就是,中共现在这种饥不择食的方式,难道不顾一切后果了吗?想想看,中国和日本之间在经济合作、政治关系、贸易、投资、旅游等方面的紧密联系,这一切难道都不要了吗?他们却去激发这种极端的民间仇日情绪。近几年日本人在中国接连不断地受到伤害甚至被杀害的案件频发,中共难道真的不管吗?在这种情况下,中日关系怎么往下走?日本近年来确实在参与印太战略,与美国高度协同,对抗中国的态势非常明显。而北京与日本在政治、经济、贸易、供应链、东海争议、台海安全等方面关系复杂。在这种情况下,中共却大规模推动仇日电影热潮,对它自己来说其实也是非常危险的。那么为什么他还要这么做呢?中共现在选择短期维稳的国内政治需要,超过了中长期的外交理性。因为它要先面对眼下最急需的一些东西。

《南京照相馆》《731》这些电影打着历史真实的旗号,其实历史不可能像中共这样被“还原”。中共对老百姓进行仇日宣传已经几十年了,可以说是隔几年就一轮,换一批新的人。你看《南京照相馆》安排在暑期上映,正好是学生放假、年轻人观影的高峰期,那就是针对年轻群体进行思想塑造。而《731》说是因为太过血腥延期,但他们没有放弃,而是选择在 9 月 18 日上映,那更是高度政治化的安排。

我看到很多网友的评论,其中大量评论都在讽刺所谓的《南京照相馆》。他们说你不能只谈这个照相馆,还有现实中的江油照相馆、文革照相馆、天安门北京照相馆、709 照相馆、澳洲劳斯莱斯照相馆。每一个“照相馆”都进一步揭露和讽刺了当局的做法。没错,中共要让人们把仇恨集中在日本人身上,但中国老百姓真正的痛苦是来自中共自身的暴政统治。这样一来,它反而刺激了民间一种反省和批判的意识,让人们意识到真正的国耻不是过去的中日战争,而是当下的体制。

所以这次仇日电影的热潮,我希望能刺激民众更深层的思考。因为我们看到杭州沸水事件、天水儿童毒食品事件、江油校园霸凌事件,还有那么多孩子在街上无缘无故失踪,被绑架、被活摘器官。所有这些,再对照中共对民众的强制洗脑,也许能刺激更多人意识到,他们的苦难和悲剧来自他们正在面对的这个政权。

主持人:关于“731”,我们以前在台湾也看过类似的资料。我小时候就看过那样的书,说日军在东北有个实验室,把中国人当作人体实验课题。这确实是非常凶残的,在战争期间人的残暴性有可能被释放出来,这也可能是真实的。但我们要看今天,日本人和中国人,在人体实验上哪一个更凶残?今天的中国,用科学技术来进行人体实验、甚至大规模活摘器官,已经普遍到达完全腐烂的程度,全世界唯一的就是中国。

所以,如果要讲杀人和人体实验的凶残,中国比日本更严重,这是不言自明的。但中共却通过这样的电影掩饰自己的罪恶,把日本这个今天全世界最和平的国家,继续塑造成仇恨对象。日本已经谢罪过无数次,而中共还不断挑起仇恨,这是完全说不过去的。

老实说,现在我们去日本,非常清楚能看到中国游客有多少,又有多少中国人希望在日本定居,甚至在日本买房、永居。日本对这些中国人其实接纳度很高。所以说,这些电影实际上是掩盖事实、挑起仇恨,从政策上看也非常短期。从某种程度上,这正是中共统治下混乱局面的表现。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进行到这里。谢谢盛雪女士。

盛雪:谢谢您,谢谢听众朋友。

RTI 新闻链接

2025 年 9 月 1 日上传

本文整理自台湾中央广播电台节目
作者: 曹文敏 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