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Image

松岛:亚历山大·赫尔岑的历史观与自由观简介

作者: 松岛

亚历山大·赫尔岑在西方的知名度长期以来并不高,也许直到以赛亚·伯林在其多篇关于赫尔岑生平和哲学的文章中对其进行介绍后才为人所知。如今,许多人认为他是一位社会主义者,特别是 "农业社会主义者"。但 "社会主义 "一词的问题在于,由于马克思和列宁等人,尤其是苏联的影响,"社会主义 "与革命、阶级斗争密不可分,甚至让人直接联想到古拉格制度。不过,这篇文章旨在简要分析赫尔岑的哲学思想,尤其是对赫尔岑在 1848 年革命前后写成的散文集《彼岸书》的分析。

在欧洲历史上,1848 年发生了一系列席卷欧洲的革命,然而,俄罗斯帝国却如此平静,以至于人们可以合理地认为,1825 年的十二月党人起义和 1830 年的波兰起义耗尽了所有革命的能量,压制了所有持不同政见者。然而,无论这个的论点是否属实,俄国还有其他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条件,使得任何革命都不可能发生。首先,在欧洲,主要由激进知识分子(包括社会主义者)和小资产阶级组成的不满群众不仅在政治上组织成政党、社区和社团,而且还赢得了工人阶级和农民的支持。在查尔斯·蒂利的早期著作(1988 年)中,他明确指出,组织是日后动员和行动的必要条件。在这种情况下,欧洲人所拥有的正是俄国人所缺乏的,事实上,这并不是一种新出现的现象。以赛亚·伯林指出,别林斯基曾写信给他的朋友说:"人民感到需要马铃薯,但却不需要宪法--只有受过教育但却无能为力的城镇居民才需要宪法"。

至于本文的主人公亚历山大·赫尔岑,他在目睹了巴黎革命的失败以及政府在血腥镇压期间的暴行之后,写下了《彼岸书》这本散文集,其中大多以对话的形式,不仅展示了巴黎和其他废墟城市 "风暴前 "和 "风暴后 "的物质和心理状况,而且可以说是有意无意地分享了他对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的本质、对历史和自由的思考。

在试图解释赫尔岑对 "自由派 "中保守主义抬头导致革命最终失败的态度和立场之前,值得注意的是,他非常清楚地指出,西欧仍然比专制的俄国政权自由得多。用今天的名词来说,他对俄国的 "人权状况 "确实直言不讳。在《彼岸书》的第一篇文章中,他说:"自由言论在我国永远都被当作肆无忌惮、特立独行,被当做是造反何谋叛,人消融在国家中,消融在村社制里......在我国,奴役制和教育同时增长,国家发展了,巩固了,而个人却未受益;与之相反,国家越是强大,个人就越是弱小。"。

Image
Image

相反,赫尔岑指出,在欧洲,"虽然有血有泪,但一些社会问题正在这里得到解决......斗争是光天化日之下的,不会有任何人躲在暗处。战败者很是悲伤,但他们的失败不会先于战斗;在他们畅所欲言之前不会被剥夺语言"。

1848 年革命失败后,赫尔岑指责统治阶级 "让高墙保持原样,并赋予其新的功能——仿佛监狱的计划可以适用于自由的生活",并开始担心高墙之外的东西。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写的那样,"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他们不仅摧毁了封建秩序和国王曾经拥有的任何神圣权利,而且可以说最重要的是,他们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永久性地改变了人类文明和地球本身的形态。然而,当穷人开始起义并在革命初期与 "自由派 "合作时,他们却背叛了革命。

这时,赫尔岑虽然对西方仍有一些积极的看法,但他开始要求旧世界消亡。他写道:"在欧洲的某些地方,人们可以比其他地方更自由一些,更平等一些,但只要这种框架还存在,只要这种文明还存在,他们就不可能真正自由、真正平等","这个世界将会灭亡,新人无法在其中呼吸或生存的世界将会灭亡,因为它阻碍了未来的到来。这一点非常好。因此,混乱和毁灭万岁!" 工人阶级是现代欧洲文明的中坚力量,他们对巴黎资产阶级的反动所采取的反抗遭到了残酷镇压。那么,赫尔岑眼中的新世界是什么样的呢?答案显而易见: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相当于罗马帝国的拿撒勒教义"。如果说基督教冲破了罗马帝国的统治,那么今天的社会主义者所宣扬的就只能是死亡的信息,他们的每一次胜利都是向死亡更近了一步,这就是救赎的另一个名字。赫尔岑在他的另一部著作中总结道:"我们通过社会主义走向自由"。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历史决定论。在《共产党宣言》第一章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宣称,资产阶级在现代工业中的发展是 "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他们的基本意思是,历史是一出舞台剧,不同的演员有不同的表演。先是国王和封建主,然后是资产阶级,最后必然是无产阶级。关于历史的本质,赫尔岑反过来看:如果人类就像马克思所说的那样,从一个阶段顺理成章地走向另一个阶段,那么就不再有所谓的历史,而只有逻辑:而如果有剧本的话,历史便失去全部意义,成为不必要的、乏味而且可笑的东西;塔西佗的悲哀和哥伦布的欢欣便变成了小玩闹、出洋相。历史伟人们也就和剧场英雄们同座并列了,而后者无论他们演的好坏,都必定会走向确定的结局。历史发生的一切都是即兴的,一切事件全出于意志,一切事件的发生都是即刻的,事先不曾准备过的,前面既没有边界,也没有什么路线。此外,他认为人们应该放弃这种对历史固定轨迹的信仰,开始拥抱自己。例如,他写道:"你在寻找一面旗帜,而我在努力失去一面旗帜。你想要一本规则之书,而我认为,当一个人到了一定年龄,就应该为不得不使用规则之书而感到羞耻"。

赫尔岑对历史决定论和资产阶级在 1848 年革命中的作用的批判都导致了他的核心思想,即他作为社会主义者相当独特的个人自由思想。一般来说,赫尔岑认为自由的剥夺可能不是直接的、不加区分的暴政的结果。事实上,从现实的角度来看,这种不加掩饰的暴政,如果不是以外国入侵等形式出现,是很难建立起来的,更不用说统治一个国家多年了。如果有人试图将自己的统治强加于人民,人民很可能会反抗。赫尔岑所担心和反对的是一种 "自愿的"(如果不是 "理想主义的")或意识形态驱动的暴政。

在以赛亚·伯林的《俄国思想家》中,他在论述赫尔岑的思想之前,首先提出了政治意义上的 "广场恐惧症 "这一概念。他认为:在历史危机时刻,由于必须作抉择,人心生出恐怖与精神病症,遂汲汲于让弃道德责任的疑虑与苦恼,换取决定论的识见——或保守或激进的决定论;这些识见赋予他们“囚禁中的平静、自足的安全、一种终于找到自己在宇宙里的适当位置的感觉”

然而,这种 "广场恐惧症"或多或少是在责怪人们的无奈选择。当伯林转向赫尔岑的理论时,视角发生了变化,因为赫尔岑的态度更倾向于人道主义:个人之屈从社会——屈从人民——屈从人类——屈从观念,是活人献祭的延续……为有罪者而钉死无辜者……社会真实单元所在的个人经常被作为牺牲而献祭于某个一般概念、某个集合名词、某块旗帜。牺牲之目的……何在……则未尝有谁闻问。

Image
Image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赫尔岑在上文提到的 "社会概念 "和 "旗帜 "绝对不局限于我们今天所看到的 "邪恶"。不一定非要 "邪恶",重要的是是否造成了真正的伤害。法国大革命期间,罗伯斯庇尔以共和主义的名义,换句话说,以一种在哲学上被证明是 "好 "的意识形态的名义,或以美好未来的名义,将包括他自己在内的成千上万的人送进了坟墓。

此外,"活人献祭"的问题就像宗教意义上的献祭一样,我们根本不知道理想社会是否会如约实现,就像我们不知道神灵是否会因为我们的献祭而高兴一样。根据伯林的文章,赫尔岑曾把人类历史描述为 "一个疯子的自传"。正如我在前面所写,赫尔岑全心全意地反对历史决定论。因此,如果历史确实没有目的,那么人们或多或少是自由的,因为他们的行动不再被固定在他们所处的历史阶段所给出的轨道上。伯林的结论是,人们生活的目的就是生活本身:生命之目的即在生命本身;为自由而奋斗,目的是求个人今日、此地的自由;个人各自有其自身目的,个人的目的对他们自己是神圣的,他们为此而奋斗、吃苦;为无法言喻的未来幸福之故而粉碎他们的自由、阻断他们的追求、毁坏他们的目的,是盲动,因为未来总是太不确定、总是邪恶的——未来凌暴我们仅知的道德价值、践踏真实的人类生命与需求;它假借什么名义?自由、幸福、正义——种种狂热的概论、神秘的声音、抽象的事物。个人自由何以值得追求?个人自由本身即值得追求,因为个人自由就是个人自由,而非因为多数人欲求自由。

就像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阿廖沙·卡拉马佐夫说的那样,他不愿成为建造人类命运大厦的建筑师,为确保永恒的幸福、欢乐与和平,而不惜折磨一个小女孩,用她的眼泪作为这座大厦的地基。如果用赫尔岑的哲学来解读这个故事,结果可能是,既然当代人完全不知道未来,那为什么现在就要开始杀戮、伤害和剥夺人们的财产甚至自由呢?重要的是现在,是当下,是一个不那么宏大却可以实现的目标。赫尔岑说:"每个时代、每一代人、每一个生命都有自己的充实"。

以赛亚·伯林还写过一篇题为《刺猬与狐狸》的文章。根据伯林的分类法,可以肯定赫尔岑是一只狐狸。他不是一元论者,也不是历史决定论的信徒,这意味着他不是把世界当作一出有序的舞台剧,只允许剧本提供的东西,而是同时也把世界当作一出戏,因为他欢迎各种各样的人,并乐于看到他们满足自己的需求,享受自己的快乐。最后,作为一只 "狐狸",虽然他的巨著不是关于哲学,而是关于他的生活,但他对个人自由的思考和对 1848 年革命的观察,依然非同寻常。

参考资料:

Berlin, I., Hardy, H., & Kelly, A. M. (1994). Russian Thinkers. London: Penguin.

Herzen, A. (1963). From the other shore / an open letter to Jules Michelet; translated by Richard Wollheim; Introduction by Isaiah Berlin. New York: Meridian Books.

Marx, K., & Engels, F. (n.d.). Manifesto of the Communist Party. Retrieved December 16, 2019, from https://www.marxists.org/archive/marx/works/1848/communist-manifesto/.

Tilly, C (1988). From Mobilization to Revolution, New York: Random House.

本文由《中國之春》首發,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 松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