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健:全球化的双刃剑:专制崛起与民主退潮
生活在欧洲各国,尤其是老牌民主自由国家的英国的人们,都会感到无奈和焦虑:这个曾经是全球文明灯塔的国家,正从第一世界快速向第三世界滑去。脱欧之后的英国不仅物价飞涨,俄乌战爭、哈以战爭已把人们的政治判断也搅浑了。
邓小平曾表示: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也是发展中国家,中国属于第三世界。中国政府和人民坚决支持一切被压迫人民和民族的正义斗争,并宣布,中国现在不是,将来也不做超级大国。然而,时至今日,中国无疑是一个超级大国,并稳步跻身于“第一世界”。与此同时,我们眼看着英美等第一世界国家在政治、经济与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逐渐滑向第二世界。美国的产业空心化和英国脱欧的后果,甚至可能进一步下沉到苐三世界。在英国,工党执政后,很快把中国与英国演变为貿易总部和销售分部的关系了。今天的各政党不在有政治理想和远大目标。可以直接了当地说:文明进程停止了。
东欧各国共产党政权的解体,本质上是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失败的明证。然而,这也促使左派理论家们寻找新的方向——全球化。中国共产党迅速抓住了这一机遇,从第三世界跃升为第一世界的超级大国,甚至试图将“全球化”改造为“大同世界”,成为全球霸权中心。21 世纪的意识形态版图因此经历了大调整:从极左到极右的摆动。使人类文明仿佛又回到了 1989 年的岔路口。
中国的崛起路径,堪称利用“国家社会主义”与“权贵资本主义”的结合,并快速掌控了全球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中国通过经济对政治的改变,让西方无论左派还是右派理论家都陷入了困境。对此,习近平的“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便提供了一个看似无解的答案:中国将经济成就与极权政治结合,既实现经济增长,又维持强有力的统治。
这一理论实践的标志是全国范围内的“一万多所马克思主义学院”,如今已转型为“习近平思想研究学院”。一个没有言论自由、充满谎言的国家,凭借对公民社会的压制,稳步迈向极权独裁的深渊。
中国模式的输出与全球化的挑战
中国的政治模式成功吸引了许多第三世界国家。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中国以修建公路、提供银行贷款、高速铁路、大型水利、地铁系统,这些基础建设不但推动了国内经济,还作为了國际运营的栈板。.中国制造与全球产业链的核心地位也正向各国输出其发展模式。低成本的中国制造(如球鞋、家用电器等)也给其它国家的人民带来了便宜的生活。然而,这种模式也嘲弄了以民主自由为核心的国际价值观。
与此同时,民主国家的问题也日益显现。例如,美国民主党因失业的产业工人群体的抛弃而失去了大批选票,这直接推动了“经济优先”的特朗普集团登上国际政治舞台。中国的发展经验表明,只要避开民主与法制,加强党的统治能力,就能高速发展经济。这一经验对许多发展中国家极具吸引力。
中国模式的成功建立在“民退国进”的基础上,民营企业被国有化,社会财富由国家重新分配。今天的中国人,尽管享受现代化的生活,却未能形成公民社会。几套房子出租、喝小酒、跳广场舞成为日常生活。政治尊严与自由民主早已被多数人视为无关紧要的事情。社会又呈现了活力不足的趋势。这一现象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中国长期的专制传统。从毛泽东时代开始,中国人就被培养成“听党的话”的螺丝钉。大多数知识分子也已成为既得利益者,失去了批判的能力和动力。那吃饱喝足但无价值观的极权政治治,又能否稳住苐一世界的基本盘。或者说,又会在何时退回第三世界?
极权与纳粹主义的复苏风险
中国的强硬崛起正影响全球的经济秩序和文明进程。随着中国模式的扩张,纳粹主义、民粹主义和极权思想在全球范围内复苏的风险也在增加。西方国家未能有效应对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扩张,反而各民主国家陷入了内部分裂和经济困局。
但对于第三世界国家而言,中国的“富专制”模式展示了一个发展经济的成功案例,而这正是民主国家难以提供的竞争选项。民主国家宁可保护一条河,也不会保护几百人的工厂。最后的结果就是工厂老板坐着飞机去中国上班,失去工作的工人,就去没有污染的河流散步钓鱼。
当今世界的动荡,或许并不意味着普世价值的终结,但确实显示了人类文明需要更深刻的反思。中国的崛起既是机会,也是挑战。如何面对这一变化,将决定未来世界的走向。在全球范围内,纳粹主义、民粹主义以及极权思想可能卷土重来不是幻觉。
在全球化与多元化的混乱背景下,你如果不想做个白痴,那守住人道主义算是唯一的出路了。我们对于社会现状只能固执地记录与反思,而非屈从于思想的极权化。面对如此复杂的极左极右的政治局势,守住自由的道德底线。在气候危机、AI 技术伦理、全球经济格局不平等的冲击下,以清醒的价值观去探索时代的复杂性,同时也捍卫了个人的独立与尊严。
我们无法预测眼前的世界将会给人类带来什么,但绝不是普世价值了。
马建
2025.1.25
2025 年 1 月 26 日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