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Image

唐元雋:陳炯明與孫中山誰更偉大?

作者: 唐元雋

當年許多革命黨人,參加同盟會的目的是要建立一個共和民主,像西方一樣享有自由的國家。他們建立地方政權,也不是為了佔領而佔領。許多人想在軍事平衡狀態下,把有能力掌控的地方建設好,進而推廣。陳炯明就是其中一人,他不願意把為理想奮斗的國民黨人,變成地方軍閥。

秀才出身的陳炯明同時具有儒者的品節風范又有民主思想。他一貫反對軍治、黨制,提倡民治。陳在法政學堂畢業後,當選為廣東諮議局議員,本是實行立憲的人才。但他早年參加同盟會,策劃了廣東獨立。率粵軍攻佔廣東,及後來控制二廣,邀請孫中山、唐紹儀、伍廷芳回廣東,為孫中山和國民黨的事業打下政權基礎。陳主政廣東期間,大力推動地方建設,發展教育,設立廣州市。曾建立閩南護法區以實踐其理想。例如在漳州,造馬路,設公園,開運動會,出版日報。公園裡豎了一個四方石碑,刻著『自由』、『平等』、『博愛』、『互助』。」廣東人民歡迎陳炯明這樣的人主政,1920 年時,省外廣東人合資匯款 60 萬支持陳,華僑捐獻飛機 12 架。

陳主張聯省自治(民選議員和地方長官等),先定省憲,以確立民治的基礎;再議國憲,循序漸進地推進全國統一。陳率軍進入廣西後,原打算協助馬君武籌劃仿照廣東省的「地方自治」計劃,包括恢復省議會,籌設仿照廣州的市政府,他認為美國的聯邦制才是中國應走的方向。陳炯明反對國民黨北伐,由於理念不同,他和孫中山發生了矛盾。

孫中山認為人民是"無知可憐"的幼兒,革命黨則是保姆,需要通過軍政、訓政、憲政三個階段來實現對國家的改造。其實我們現在知道,訓政到憲政,從政治邏輯上是行不通的,不可能讓大權獨攬的強人主動放棄權力,也就是說不可能通過訓政達到憲政的目標。陳炯明與孫中山的主要分歧在此。

沒有自治就沒有民主,尤其像中國這樣的傳統社會,人民的思想意識和西方人所持制度想法,有相當的差別,中國大而散亂,很難團結,除非用專制暴政來壓服不同意見者。而陳炯明的「聯省自治」,讓各地文化同質性強的族群自己管理,本身是一個學習新制度的必要的歷練過程,人民的公民意識只有通過自治才能有效的形成,走上自我管理的道路,這才是成熟的民主之路。

孫中山喜歡集大權一身,喜歡黨人效忠領袖,發動武力北伐,一味要流血革命奪取全國政權,武力奪權是孫文最迫切的願望,國之不幸正在於此。

孫與其他地方勢力斗爭,一時無法取勝,最後病急亂投醫,走向「聯俄聯共」道路,用蘇俄提供的精良武器建立黨軍去攻打其他地方政權。共產黨勢力從此尾大不掉,生根中國。

孫及繼承者蔣中正,二次「東征」陳炯明,前後使用蘇俄的巨炮和其他先進武器,在軍事上取得絕對優勢。惠州一戰,炮兵科出身的蔣中正,按蘇俄顧問指揮,用蘇制大炮。摧毀惠州城峘,大敗陳軍。

陳炯明將廣東建設成為模范省及「聯省自治」的理想終於不能實現,繼陳退出政壇,南北軍事實力派混戰,國民黨短暫「統一」後,又經八年抗戰,再經國共內戰,國府最後敗績,人民不具有自治能力的中國被全面赤化。


本文由《中國之春》首發,轉載請注明出處。

作者: 唐元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