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Image

世界動蕩中的德中關係

作者: 田牧

德中關係走向何方?德國外長貝伯克訪中的探路之行,能向世人展示什麽樣的前景?令世界矚目……。

月初,法國總統馬克宏訪問中國,受到習近平的熱情接待,不僅在北京以國禮迎接,還南下廣州繼續交心。北京的慷慨立足於 14 億人口的諾大市場,簽下巨額數字訂單,可說是「穩準狠」地拿下了馬克宏。投桃報李,馬克宏在不同場合數次表態:「希望歐洲可以獨立自主」等。馬克宏在結束訪華行程後,其發言在歐洲和美國引發震動,馬克宏訪中雖然抱得「大金娃娃」,但法國媒體的批評聲一片,美國前總統川普批評馬克宏在給習近平拍馬屁,在歐洲內部引發的負面效應,遠遠超過正面的影響。

4 月 13-15 日,德國外長貝伯克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並與中國外長秦剛共同主持第六輪中德外交與安全戰略對話。貝伯克外長在針對中國的立場上,特別是人權問題、台灣問題、新疆問題等,向來是立場鮮明,從不退讓。一些歐洲官員和媒體甚至寄望她可以「澄清」歐洲立場,謀求抵消馬克宏訪中對歐盟造成的負面影響。

如何審視眼下中國外交與世界格局的動蕩?特別是歐盟究竟如何與中共打交道?歐洲這盤大棋局的未來走向與趨勢?筆者談談一些粗淺與凡俗的想法與觀點,與讀者分享。

何以掀起「訪華熱潮」

讓中國最為得意的是,今年以來,東盟、中東、歐洲、南美等國家領導人絡繹不絕赴京訪問,有媒體稱之為「訪華熱潮」,客觀來說,是俄烏戰爭幫了中國大忙。

尤瓦爾·赫拉利(Yuval Noah Harari)的《未來簡史》寫道:「進入 21 世紀後,曾經長期威脅人類生存、發展的瘟疫、饑荒和戰爭已經被攻克,智人面臨著新的待辦議題:永生不老、幸福快樂和成為具有『神性』的人類。」而現實世界卻殘酷的掛起了「紅牌」:持續兩年的新冠病毒肆虐橫行,整個世界曾籠罩在恐懼的陰霾之下。屋漏偏逢連夜雨,疫情未了,俄烏戰爭爆發,已持續一年有餘,瘟疫與戰爭正肆無忌憚的挑戰人類,伴隨著能源危機、糧食短缺等,直接影響了百姓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在歐洲,人們遭到瘟疫與戰爭的雙重肆虐與襲擾,面臨能源供給、經濟發展、物價高漲、社會穩定等現實問題,百姓罷工罷市接二連三,經濟建設與發展的大環境遭到了重創。

疫情以來,中國經濟與各國一樣,一路下滑,但還真碰上了「關上了一扇門,卻打開了一扇窗」的奇事。俄烏戰爭,為中國開啟了新的機會,開闢了新路。數年來,中國在整個世界鋪設「一帶一路」新市場,而對中俄周邊國家還是針插不進、水潑不進,一籌莫展。這場戰爭,使普京與習近平抱成了團,自稱為「不是盟友,勝似盟友」。中國的能源供應、中歐的陸路貿易運輸,中亞哈薩克、吉爾吉斯、塔吉克、土庫曼、烏茲別克五「斯坦」國家的「一帶一路」合作、中蒙礦產開發、運輸貿易合作等,均得到了迎刃而解。2022 年世界經濟一片疲弱、暗淡與頹勢,而中國的 GDP 同比增長還是達到 3%。世界銀行預測:2023 年全球的 GDP 增長約為 2.9%,中國經濟增速將大幅升至 5.2%,中國有望成為拉動 2023 年世界經濟的「火車頭」。

德國總理朔爾茨的中國之行,開啟了訪華序幕。
德國總理朔爾茨的中國之行,開啟了訪華序幕。

歲末年初,德國總理朔爾茨和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的中國之行,開啟了訪華序幕。接著是新加坡總理李顯龍、馬來西亞首相安華,西班牙首相桑切斯、法國總統馬克宏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巴西總統盧拉等訪問中國。為什麽各國首腦紛至沓來、接踵而至呢?疫情過後的整個世界,都期望經濟早日復蘇與發展,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市場,2022 年其製造業增加值占全球比重近 30%,製造業規模已經連續 13 年居世界首位,無疑是馬太效應「大者愈大」。

換句話說,搞定了與中國一家的經濟合作,等於落實了整個世界近三分一的市場,智者都希望晝夜兼程、快馬加鞭,促使本國經濟扶搖直上。所以,沒有什麽大道理,對中共來說,經濟、利益與諾大的市場就是硬道理,在現實利益面前,價值觀是否只能委屈求全了?

歐盟決不放棄「台灣問題」

這幾天,德國外長貝伯克訪問中國,她的關注熱點真不能小覷:一是綠黨對外政策,以捍衛人權、保障和平的價值觀外交為基礎,這與中共格格不入;二是德國綠黨在中國政策方面,特別是人權問題、台灣問題、新疆問題等方面,始終抓住不放,可說是針尖對麥芒;三是馬克宏訪問中國時大話連連,顯然觸碰和違背了美歐價值觀原則,美歐都在期盼與傾聽貝伯克義正詞嚴的聲音。

馬克宏在中國除了談「歐盟戰略自主」,還在台灣問題上不夠嚴謹與表態粗糙,他說:最不好的狀況是歐洲在台灣議題上變成「跟隨者」,「受到美國的政治議程和中國的過度反應影響」,「我們為什麽要按照別人選擇的節奏走呢?」

習近平大灑幣,花大錢買160架空巴,拉攏法國。圖/馬克宏臉書
習近平大灑幣,花大錢買 160 架空巴,拉攏法國。圖/馬克宏臉書

而貝伯克外長在中國強調:「歐盟的對華政策與法國的對華政策是保持一致的」,她讚成馬克宏關於「歐洲應該從自身利益的角度出發制定對華政策,而不是系統性、盲目性地追隨政策」言論。這應該是貝伯克的顧全大局,對外保持高度的一致。實話實說:貝伯克顯然是在修補與「糾偏」。在中共的話語與政策中,「台灣問題是中國內政,不允許外國勢力干涉。」也就是說對「台灣問題」說三道四,就是涉及中國的政策,所以說貝伯克外長強調的「保持一致」只是套話。再看看一些實例,來研判其「一致性」:1、去年 11 月 4 日,德國總理朔爾茨訪華,法國總統馬克宏曾向朔爾茨提議「一起去中國」,稱這樣可以向中國展現「歐盟團結」,但朔爾茨拒絕了這個提議,為什麽?是否在「歐盟戰略自主」及「台灣問題的看法」上,當時已經存有隱憂,朔爾茨處事處世向來謹小慎微,不敢也不願跨越雷池。朔爾茨也許早有預感,不願為馬克宏背書背鍋。馬克宏訪中表態後,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表態了:「許多歐洲領導人不會像馬克宏那樣發聲,但可以說,越來越多歐洲領導人像馬克宏一樣思考美歐關係。」但這些天,卻仍未見到朔爾茨站出來表明立場。2、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北京時就強調:「台灣海峽的和平穩定極為重要,沒有人可單方面以武力改變該區域的現狀,對可能發生的緊張情況應透過對話解決。」這一表述與馬克宏在台灣問題上的表述大相徑庭,雖說都表明了「一中政策」,但在「維持與改變現狀」的態度上截然不同。本周二,歐盟委員會通過發言人重申了歐洲對台灣立場:「歐盟拒絕以任何形式的武力改變台灣海峽現狀」,這一表態再次強調了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的主張。3、貝伯克外長的說法與馮德萊恩基本一致,「呼籲緩和台灣海峽的沖突」,「我們不能對台灣海峽的緊張局勢無動於衷」。自由進出也符合德國的利益,軍事升級將給世界帶來「最壞的情況」。這個說法是梅克爾執政時期制定的《印太準則》基本立場。所以說,在對華政策的台灣問題上,法國、德國、歐盟是否出現了嚴重裂縫與矛盾?用俗語來說,是瓜剖碁布、還是瓜剖豆分了呢?

德國的台灣問題歷史沿革

以價值觀為基礎的外交政策,並非眼下德國「紅綠燈」執政聯盟的新政策,而是已有年頭了。2007 年 10 月,德國執政黨 CDU/CSU 通過一份亞洲政策文件,闡述了外交政策中更多價值取向的重要性,該文件讚揚了日本、印度、韓國和台灣是民主體制最鞏固的亞洲國家,德國應加強與同享「共同價值」亞洲國家的雙邊關係,並與美國及澳洲合作。

這些年來,德國政府的在執行與落實政策方面有跡可循:自此,台灣每次總統選舉後,德國官方都會發出祝賀信函,肯定與讚揚台灣的自由、公平選舉,及台灣高度的民主與法制。

2019 年元月,針對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告台灣同胞書》發表 40 周年紀念會的有關談話,德國外交部長馬斯(Heiko Maas)在國會答覆議員質詢時稱:德國政府秉持一貫立場,向中方清楚表達「德國無法接受用武力威脅台灣的作法」。德國外交部次長羅思(Michael Roth)書面答詢:「德國一向認為台灣問題只能用和平的方式解決,在雙方互相尊重的基礎上進行對話。唯有在雙方都同意的情況下,兩岸的現狀才可以改變。」

2020 年 9 月 1 日,德國政府發佈《印太準則》,不僅預示著德國將介入印太地區事務,還將推動「印太戰略」的歐洲化,對整個印太地區以及世界局勢產生深遠的影響。人權作為重點領域,德國將持續關注印太地區國家的人權狀況,這表達了德國將加大價值觀因素在對華關係中的比重。其目標是尋求加強與印太地區夥伴國家之間的「多元化」經濟合作,減少對中國的經濟依賴,並試圖以「規則主導」方式制約中國經濟模式的影響力。

2020 年 9 月 14 日,梅克爾與習近平舉行視頻對話時,重申了兩點:1、南中國海和太平洋,如果該地區發生沖突,便會損害該地區的安全與穩定,將對德國產生直接影響。2、歐盟的價值,在歐盟以外地區同樣有效,德國堅持人權價值觀、國際貿易公平等原則,並堅持同印太地區的「與德國共享民主與自由原則」國家(應該包含台灣)緊密合作。梅克爾也規勸中共:不要輕易動用武力,造成世界的戰亂,每一個國家必須共同來承擔責任,維護世界和平。台灣的問題,只能採取和平理性的唯一方法解決,德國不會同意該地區發生和平以外的手段與沖突。

2021 年 4 月 20 日,德國總理梅克爾在歐洲理事會議員大會上發表演說,在回應議員提及普丁領導的俄羅斯與習近平領導的中國,何者對世界和平與西方民主國家的生活方式威脅更大時,她提請大家關注台灣問題:「看看南海與台灣現在發生的事,可能演變成軍事沖突」。「台灣問題」的重要性,對德國來說,是落實價值觀外交政策的原則性問題,是德國各黨派保持一致的原則基礎,不會隨著馬克宏的北京許諾翩然起舞、一味迎合。

恢復經濟立足於美歐自身

美國與歐盟同樣是世界上最為強大、經濟發達的國家和國家聯盟,為什麽美歐不能挺身而出引領世界經濟呢?2021 年的美國與歐盟製造業,分別各占全球製造業約 15%,美歐製造業之和超過 30%,與中國製造業不相上下,同樣占據世界三分之一市場。但歐洲的現實問題是:一、德國的支柱產業是汽車、機械製造、電子電氣、化工等,與美國的支柱產業幾乎碰撞。在「美國第一」的政策保護下,歐洲產品進入美國市場總是遭遇高關稅壁壘。而中歐企業之間的互相吸引力更大,一是兩者產業結構更為互補,二是兩地互相接納的政策、關稅等,均較為理性與溫和,這為雙方的合作提供了便利與機會。二、拖累歐洲經濟復蘇,還有個重要原因,俄烏戰爭成為歐洲經濟恢復的大環境阻力。俄烏戰爭走向如何?未來是否會引發世界大戰?以及歐洲的能源危機明擺著是長期問題,將嚴重影響產品的單位成本,這也是歐洲企業家資本向亞洲和中國轉移的重要原因。原本美國也是好去處,但是美國財政嚴重的入不敷出,通脹率一直處在天花板之下,俄烏戰爭初期時轉移去美國的資本,又在重新尋找更為安全的新方向。三、歐盟的實力體現在團結與合力,這樣才能與中國對等和匹敵,這也是梅克爾當年反對中國在歐洲一國一國的「分而治之」,實行商貿蠶食政策的原因,她提出了「中歐全面投資協定」思維,歐盟小體量國家占據 70% 以上,據此協定,中國向整個歐盟開放市場,整個歐盟國家可享受相同的條款與規則。但是引人深思的是,新近中國只提出與歐盟恢復對話,而不再提「中歐全面投資協定」,道理很簡單,希臘、義大利、匈牙利等已經有了「一帶一路」協議,現在德國、西班牙、法國等紛紛簽署了合作大訂單,豈不是被中國各個擊破、分而治之的蠶食了。馮德萊恩、博雷利堅持原則雖然可敬可佳,殊不知歐盟已逐漸淪為「空床」,凝聚力漸漸的渙散了。

筆者經歷了中國的「文革」時期,深知「抓革命促生產」的惡果,「抓革命」,搞意識形態鬥爭,是促不了生產的,只能使經濟每況愈下。美歐國家應該立足於:解決能源危機,能源互補,恢復經濟建設,協同遏制高通脹,逐漸穩定百姓情緒,恢復各行各業的正常工作秩序,這才是恢復經濟建設與發展的基礎。

結束俄烏戰爭是前提

歐洲塑造了人類的現代文明,可眼下的文明土地上,俄烏戰爭又將歐洲帶回了叢林法則時代,梅克爾執政時期輕而易舉遏制了俄烏對峙與矛盾,為什麽今日的歐洲一籌莫展?

舉世仇恨普京與俄羅斯,這是無庸置疑的,但是停止戰爭、解決沖突與伸張正義必須有個程序。從一開始就不應該使這場戰爭爆發,猶如當年梅克爾一樣,醜話說在前面,「不同意烏克蘭加入北約」。事實上現在也未接受烏克蘭加入北約,為什麽戰前不能承諾呢?即便是代理人戰爭,也得找一個匹配、等量級的國家去迎戰俄羅斯,我為烏克蘭的遭遇不值。

歐洲是現代文明的開拓者,理性而智慧,這麽簡單的道理怎麽想不明白呢?既然北約、歐盟不願意上戰場,直接迎戰俄羅斯,為什麼還讓瘦弱病體的烏克蘭繼續再戰北極熊呢?俄烏戰爭必須停止,否則烏克蘭會死更多人,損失會更大。

舉個社會上市民吵架鬥毆的例子,兩人、或者數人群聚鬥毆,在旁觀者眼裏,通常的是非原則為:誰先動手誰就是錯者。難道為了伸張正義,眾人就得在一邊遞刀送棍,直到將先動手者打伏打敗為止?顯然不行。在刑事法中,這叫幫兇,是同犯,同樣有罪。正確的方法是先將鬥毆雙方拉開,阻止鬥毆,然後通過相關機構,來協調和解決鬥毆事件,最後判定究竟誰錯,誰承擔責任,誰賠償損失等。

國與國之間的戰爭也同理,就說俄烏戰爭,俄羅斯是侵略者,有兩種方法:一是要麽歐盟、北約一起上,幹脆發動世界大戰,打出個原則與真理,將俄羅斯打服打敗。只是這樣幹,是否能達到目的?倘若承擔不了世界大戰、人類毀滅的後果,就得採取另一種方法:就是立即阻止與制止戰爭,停戰之後才能解決問題。可邀請聯合國參與調解(歐盟、北約等於是參與國了),討論責任問題,賠償問題,重建和修復城市問題,抑或是審判戰犯問題。

而在一旁慫恿助力,使戰爭持續不斷,最後使烏克蘭遭受尤為慘重的損失,失去的國土更多。對那些在一旁遞炮送坦克的國家,屆時別說俄羅斯會追究責任,就是烏克蘭也會對這些國家提出索賠,因為它們使烏克蘭的損失擴大與加重,烏克蘭一定會提出追究這些在背後的慫恿者、同案犯責任。

所以,結束戰爭是眼下的首要工作,持續的戰爭,解決不了任何問題。若要期盼俄羅斯重蹈前蘇聯的覆轍,先決條件已不復存在,當年美國是聯中抗蘇聯,而如今俄中已成一體。所以,只有俄烏停戰,才能為歐洲恢復經濟生產與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穩定環境。

本文转载自《锐传媒》
作者: 田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