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Image

葵阳:阅兵式后遗症

作者: 葵阳

2025 年 9 月 3 日上午 10 点开始,持续约 70 分钟。中国北京天安门广场,沿长安街进行方队行进与装备展示。约 12,000 名官兵参加,涵盖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武警部队等多个军种。共展示了约 500 件武器装备,84 个装备方队,涵盖坦克、导弹、雷达、无人机等。约 200 架军机参与飞行表演,包括歼 -10、歼 -11、轰 -6K 等主力机型。约 80% 的装备为首次公开亮相,包括东风 -21D 反舰导弹、东风 -5B 洲际导弹等。共有 17 个国家派出军队方队或代表团参加,包括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古巴等。普京等多国元首出席观礼。中共发布的外交表达:强调中国在二战中的贡献,强化“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叙事,同时展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据悉,2025 年 9 月 3 日的天安门大阅兵,可统计的花销就在四百亿人民币左右,还有很多配套的人力、物资消耗无法统计。这对于当下经济持续低迷,就业率显著下跌,国内消费市场购买力疲软的中国而言,可谓极尽奢侈。

和平年代,大阅兵的意义何在?习近平讲话中似乎给出了答案---强调和平发展道路,宣布裁军 30 万,释放“强军不扩张”的信号。

大秀拳脚的人宣称爱好和平,表示不扩张的人在不断升级武功,逻辑层面有些问题,但习近平并不在意质疑和否定,用他一贯的一意孤行态度完成了这一次全面示威。

外媒迅速反应并且指出习近平当局的 93 阅兵主要目的便是剑指台湾,妄图用强大的武力威慑台湾的民主进程,透露出习近平本人执念之中的“武统台湾”欲望。

最为荒唐的是,中共党媒宣城此次大阅兵的历史定位是“首次以抗战胜利为主题的国家级阅兵,强化中国作为二战胜利国的地位。”众所周知东方最主要的二战胜利国是中华民国,恰好就是习近平大阅兵剑指所向的台湾。

这次大阅兵,我们完全可以从表象解构习近平政权此举的愿望、矛盾与漏洞。

仪式与叙事的张力:通过阅兵构建国家叙事,强化集体记忆,用民族主义转移中国人的不满情绪,同时掩盖中国国内现实矛盾。

 国防堡垒与经济结构的错位:军工展示与民生发展形成反差,存在显著的资源错配。

表演性政治:阅兵成为一种“国家剧场”,其象征意义是否超越实际战略价值,损耗浪费天量的公众资源。

历史的镜像:将 93 阅兵与苏联红场阅兵、德国纳粹党大会等历史场景进行类比,可窥见失控的权力如何通过仪式制造合法性。

时至今日,大阅兵盛宴落幕已然满月。烟花已冷,宾朋散场。中国社会的运转情况得到好转了吗?中共政体对外的形象得到提升了吗?中国国防力量的威慑力得到彰显了吗?

并没有。

中国经济遭遇从邓小平时代起最严重最显著的大滑坡,就业人口失业率、私营企业倒闭率、家庭个人破产率、居民财产贬值率都出现了惊人的增长。在如此尖锐的收入支出比失衡的情形之下,中国人还要承受全世界最高的教育、医疗、养老支出,境况之难可谓触目惊心。

尽管阅兵式上展示了诸多看似先进的现代科技,然而这种重军事轻民生的姿态,再一次展示出资源分配的畸形,以及中共在民权民生层面的轻视态度。尽管中共一贯用宣传民族主义和制造假想敌来分散这种资源分配的矛盾,但中国民众在日渐凋敝的国民经济面前,还是越发的难以被愚弄了。

习近平剑指台湾示威天下的目标,在这次大阅兵之后不仅没有得逞,反而因为其毫不遮掩的狼子野心而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以英美主导的国际局势调控联盟,以日韩菲印为主的亚洲安全参与国纷纷表示不会对台海局势置身事外。客观地说,习近平武统台湾的邪念因为大阅兵而更加被全面防范,更加难以成功了。

大阅兵的“反法西斯胜利纪念”主题,反而让不太关心历史政治的中国年轻人们,被牵扯进关于中共执政合法性,以及“共产主义的法西斯属性”的大讨论,让中共的伟光正妆容渐渐被剥离,对习近平政权而言颇有些得不偿失了。

所以,习近平想通过大阅兵而达成的目标,全部都没有实现。

宣示强壮,却被围观者看出了虚胖;彰显正义反法西斯,却泄露出妄图侵犯台海的真相;炫耀科技强国,却曝光了党强民弱,民生凋敝的现状。

习近平大阅兵的目标一一破碎,然而因为阅兵式花出去的成本却都是真金白银民脂民膏。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并没有因为阅兵式而变得强大,反而因为诸如此类的盲目损耗、折腾变得更加虚弱了。

阅兵式过去了一个月,习近平的虚荣心、掌控欲是否得到满足我们不得而知。接下来习近平当局面临的阅兵式后遗症爆发,却是他和他的爪牙们需要面对的累累难题。

葵阳写于 2025 年 9 月 29 日    于美国洛杉矶

2025 年 9 月 29 日上传

本文由《中國之春》首發,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 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