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Image

沐英:毛泽东的最后一年

作者: 沐英

1975 年 11 月 2 日,毛泽东以“邓小平从不谈文化大革命,实际上是对文化大革命不满意”的缘由开始炮击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路线,毛泽东对侄子毛远新讲:“有两种态度,一是对文化大革命不满意,二是要算账,算文化大革命的账。”毛泽东又一次谈到刘冰的来信说:“他们信中的矛头是对着我的......小平偏袒刘冰。”“清华所涉及的问题不是孤立的,是当前两条路线斗争的反映。”

当天下午毛远新就按照毛泽东的意见,把邓小平、汪东兴、陈锡联召集到一起开会,毛远新以皇侄的架势开门见山,一开始就以居高临下的口气批判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这段时间的路线不正确,在各方面都有复辟现象,是“否定文化大革命”;邓小平一开始坐在那里默默地听着,他抽着烟,并不讲话。当毛远新再一次重复地说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三个多月的路线不对时,邓小平把烟在烟缸中熄掉,沉稳而又坚决地反驳说:“按你的描述,中央整个是执行了修正主义路线,而且是在所有领域都没有执行主席的路线,这个话不好说。我主持中央工作三个多月是什么路线,全国的形势是好一点还是坏一点,实践可以证明。”(1975 年 11 月 2 日毛远新笔记)邓小平接着说,把生产搞上去,安定团结,是主席的指示,执行这个指示是对的。毛远新见说服不了邓小平,而在场的汪东兴、陈锡联只说些无关紧要的话,会没法再开下去了,也就结束了会议。

毛泽东最后十年的住所:游泳池
毛泽东最后十年的住所:游泳池

毛泽东对自己侄子的表现很不满意,第二天也就是 11 月 3 日,毛泽东让毛远新再开会,“扩大一点人,让李先念、纪登奎、华国锋、张春桥也参加,你们八个人先讨论,不怕吵,吵也不要紧,然后政治局再讨论。”毛泽东接着说:“讨论限于文化大革命问题,做个决议。文化大革命是干什么的?是阶级斗争嘛。对文化大革命,总的看法:基本正确,有所不足。现在要研究的是在有所不足方面。三七开,七分成绩,三分错误。”

毛远新第二天即 11 月 4 日,就召集八人开会。会上毛远新传达了毛泽东的谈话后首先发言。他从对毛泽东谈话的理解,说到邓小平的“问题”,他指责邓小平否定文化大革命。接着,毛远新让参加会议的其他人发言。这些人中除了张春桥外,大多数人的发言根本不涉及争论的焦点问题,即肯定还是否定文化大革命的问题,而邓小平更是不谈文化大革命,他只是强调现在搞生产、实现安定团结是正确的。毛远新见在这个问题上很少有人响应他的话,会议开不下去了,便停止了开会,由他去向毛泽东汇报。

11 月 4 日晚,毛远新向毛泽东汇报了八人会议情况,毛泽东特别注意到,参加会议的其他人也不涉及自己在意的文化大革命问题,邓小平更不承认文化大革命正确,对此毛的不爽溢于言表,下令毛远新“继续去开会”。

1975年,毛泽东在书房同邓小平及工作人员
1975 年,毛泽东在书房同邓小平及工作人员

架不住毛泽东轮番轰炸的邓小平最终表示,自己愿意写书面检查。会后邓的书面检查交给毛远新转给毛泽东,但其中也只检讨具体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不谈文化大革命问题,毛泽东哪能收手,要求邓小平主持政治局会议以形成一个肯定文化大革命的文件,被邓婉言拒绝,最终,气急败坏的毛决定发起一场“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

毛的讲话,除了如祥林嫂一般念叨文革的正确性外,多了不少批邓言论:

文化大革命是干什么的,是阶级斗争嘛。现在有人就是要算账,算文化大革命的账。毛泽东还再次谈到他对“文化大革命”的看法说:对文化大革命,总的看法:基本正确,有所不足。现在要研究的是在有所不足方面。三七开,七分成绩三分错误,看法不见得一致。文化大革命犯了两个错误,(1)打倒一切,(2)全面内战。打倒一切其中一部分打对了,如刘、林集团。一部分打错了,如许多老同志,这些人也有错误,批一下也可以。(我们)无战争经验已经 10 多年了,全面内战,抢了枪,大多数是发的,打一下,也是个锻炼。邓小平这个人是不抓阶级斗争的,历来不提这个纲。还是“白猫、黑猫”啊,不管是帝国主义还是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虽然保留了邓小平的职务,但让其不再主持中央的日常工作了,并于 11 月 26 日由中共中央下发关于在全国开展“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文件,一场政治运动又在中国大地上开展起来。

周恩来之死

正当毛泽东和“四人帮”跃跃欲试,想尽快把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推向全国时,当时深受中国人民敬爱的总理周恩来却突然因病死亡,使全国广大干部和群众都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

周死亡前一个月毛就指示中央办公厅,要用最好的医生和最好的医疗办法,全力抢救周恩来,并把治疗情况和病情随时报告给他。在周恩来逝世的前几天,毛泽东已经连续接到有关治疗和抢救周恩来的报告。报告说:周恩来的病情已无法控制和挽救。自己也身患重病的毛泽东是躺在病床上听到这个报告的,据随从回忆,当时他面露十分难过的表情,从工作人员手中要过报告,默默地读着,一句话也没有说。1976 年 1 月 7 日和 8 日,周恩来病情恶化,医疗组全力抢救。这两天毛泽东彻夜未眠,直到 8 日上午中央办公厅负责人向他报告了周恩来死亡的消息。毛泽东听后沉默很久,微微点头表示知道了。当天下午,中央政治局送来《讣告》清样,由工作人员读给毛泽东听。毛泽东听后慢慢闭上眼睛,两行泪水从眼里流出。

1974年5月毛泽东和周恩来在中南海的最后一张合影
1974 年 5 月毛泽东和周恩来在中南海的最后一张合影

看到这有些读者可能会觉得毛泽东是猫哭耗子,虚情假意,但笔者觉得,即便是像毛泽东这样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奸雄人物,在 1976 年这个时间点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难免人老多情,对扶持自己步上权力之巅随后有惨遭自己打压的周恩来心生同情和怜悯也不是不可能,这样的情绪使得在周恩来死后毛似乎是瞬间失去了行动能力,他甚至没参加周恩来的追悼会。

1 月 14 日在召开周恩来追悼会的前一天,中央送来了周恩来的悼词稿,由工作人员念给毛泽东听。毛泽东听悼词稿时再也不能控制住自己的感情,失声痛哭。这在毛泽东的一生中是极少见的。自周恩来死后,毛泽东的情绪一直很低沉,不愿意讲话,每天拼命地读书、看文件,身体状况愈发不好。

之后,毛泽东集中了几天时间考虑由谁来接周恩来的班的问题。“九一三”事件后,中央日常工作是由国务院总理主持的。此后由国务院总理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就成了中央工作的惯例。现在,由谁来接周恩来的班,非同小可。实际上,接周恩来的班当总理的人,就意味着要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并且最后极有可能接毛泽东的班。

邓小平吗?显然不可能,到 1976 年初,他实际上已经被毛剥夺了实权处于闲置状态,那除了邓之外还有谁能接周恩来的班?对此,毛泽东进行了认真的思考。

周恩来生病时,“四人帮”就打算推出张春桥给毛泽东,让他来当总理,之后 1980 年提审张春桥时,张曾回忆说:“他们(指江青、姚文元、王洪文——笔者注)的意思是要我……。”张春桥一下子说漏了嘴,感到不对,从那以后,他再也不说话了。(史料见汪文风:《从“童怀周”到审江青》80 页)

江青通过毛远新多次向毛泽东提议由张春桥来当总理。毛泽东却没有表态,他似乎察觉到了江青已经有了在自己死后另起炉灶的打算,不打算把权力直接交给“四人帮”。毛泽东的考虑主要是:“四人帮”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间没有威信,现在江青已经有了在自己死后自立为王的念头。对此毛泽东早在 1975 年 5 月 3 日亲自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时便指出“对党内有些搞山头的人,上半年解决不了,下半年解决,今年解决不了,明年解决,总之,一定要解决。”但他对“四人帮”维护文化大革命和自己地位的行为还是赞赏的。

在“四人帮”之外,毛泽东选谁呢?

毛泽东把目光放在了华国锋的身上。毛对华很熟悉,华国锋长期在他的老家湖南省工作,过去毛泽东每次回老家听地方领导人汇报工作时大都能与华国锋见面。他对华国锋的印象还可以,早在“九一三”事件发生之前毛泽东就在南巡途中对一些地方领导人说,要选一些年轻干部当接班人。在当时毛泽东点到的几个年轻干部中华国锋就是一个。“九一三”事件之后,毛泽东一直对已经调到中央来工作的华国锋十分赏识,认为他“厚重少文”,将之比作周勃(汉高祖刘邦的重臣,刘邦则是毛屡屡自比的对象之一),毛泽东决定,选华国锋来接周恩来的班。当时有人向毛泽东反映说:华国锋水平低。毛泽东说:“我就选这个水平低的。”(1976 年 10 月 13 日汪东兴在中共中央打招呼会议西北组会议上的讲话记录)

说白了,毛泽东选华国锋接周恩来的班,其实就一个考虑,就是能力弱,听话。

如果之后他要继续反击右倾翻案风攻击邓小平,华国锋必定是会认真执行的。

1976 年 1 月 21 日,毛泽东提议,经中央政治局一致通过,确定了华国锋任国务院代总理主持中央日常工作。2 月 2 日,中央正式发出《通知》(中共中央 1976 年 1 号文件)。华国锋上任后,果然继续贯彻了毛泽东关于维护文化大革命、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意见;1976 年 4 月 5 日,天安门广场上爆发了以悼念周恩来、支持邓小平、反对“四人帮”为主题的群众运动(史称“四五运动”)。这个运动无疑引起了毛泽东和“四人帮”的反感,甚至动用武力镇压“四五运动”。

毛泽东此时产生了将邓小平一棍子打死的想法,借当时的毛新远和“四人帮”和一批受到鼓动的政治局成员趁势提出了这样一个意见:开除邓小平的党籍,在全国开展批邓运动。不过邓小平很聪明的及时找到了叶剑英和汪东兴,在军方的保护下住进了东交民巷一处宅院里。对于自己难以触及的军队层面,毛只能作罢,这也是他最后一次对邓小平的攻击,其结果是不了了之。

最后时刻的人间清醒?

之后毛泽东的身体越来越差。他的心情一直处于沉闷状态,脸上几乎没有任何笑容,对身边工作人员说过:“哪有不死的人呢?死神面前一律平等,毛泽东岂能例外?‘万寿无疆’,天大的唯心主义!”

到 1976 年夏季之后,毛泽东开始喜欢回忆往事了。他在与身边工作人员的接触中,常常在不经意间谈起往事。虽然他说话已经很困难了,发音不清,但一回忆起往事,脸上总是浮现出光彩,讲的话也多了。他经常谈战争年代和建国初期的事情,愿意看这方面内容的电影。他还经常讲青年时求学、闹革命的事,讲起他与周恩来、朱德、董必武相处的日子,让工作人员把他的一些旧照片找出来反复地看。其中他最爱看 1942 年在延安给 120 师干部作报告的照片和骑马转战陕北的照片。一次放电影时毛泽东看到人民解放军整队进入刚刚攻克的某城市,受到市民热烈欢迎的画面时,感情激动,不禁失声大哭。

毛泽东死前有关唐山地震的相关报告文件。
毛泽东死前有关唐山地震的相关报告文件。

1976 年 7 月 28 日凌晨,河北唐山发生大地震,当地人民生命财产蒙受巨大损失,这时的毛泽东大多数时间是处于昏迷、半昏迷状态,靠鼻饲生活,自 1975 年以来毛的视力就很不好,每次送来的唐山相关文件都由工作人员代读,每次听到或看到唐山地震造成极其惨重损失的消息他都会哭。8 月 18 日,他亲笔圈阅了中共中央《关于唐山丰南一带抗震救灾的通报》。

针对唐山抗震救灾的这段时间,毛泽东自知去日无多,但仍然坚持看书、听工作人员读文件。1976 年 9 月 7 日,已经处于病危状态的毛泽东还要求看书、看文件。他要工作人员拿来一本书,但由于声音微弱,吐字不清,工作人员没听明白他是要哪一本书。毛泽东有些着急,用颤抖的手握着笔写下了一个“三”字,然后用手敲敲木制的床头。工作人员猜出他想看有关日本首相三木武夫的书,便把这本书找来。毛泽东点点头,露出满意的神态。但毛泽东只看了几分钟的书就又昏过去了。8 日这天,毛泽东从昏迷中醒来,还要求看书、看文件。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他看文件、看书 11 次,共 2 小时 50 分钟。“他是在抢救的情况下看文件看书的:上肢插着静脉输液导管,胸部安有心电监护导线,鼻子里插着鼻饲管,文件和书是由别人用手托着。”毛泽东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仍坚持看书的。他最后一次看文件是 8 日下午 4 时 37 分。在病危中,毛泽东看文件、看书时间长达 30 分钟。

这离他的最后时刻只剩下 8 个多小时了。

1976 年 9 月 9 日,中共办公室宣布,毛泽东死亡。

末路

毛泽东一向主张人定胜天,但在他的晚年有两个自然现象却使他深思良久,一次是 1976 年 4 月下旬,毛泽东从工作人员的读报中得知不久前吉林省降落了一次大范围的陨石雨。陨石雨散落的范围约有五百多平方公里,其中有三块陨石的重量超过 100 公斤,最大的一块重量为 1770 公斤,超过现存世界上最大陨石的重量。毛泽东一听到这里,少有地从床上坐起来,让工作人员搀扶着走到窗前,望着远处的天际陷入深思;

一次就是唐山发生大地震时,毛泽东每次听完地震情况汇报时都陷入深思。他为什么陷入深思?他自己没说,但他对身边工作人员说的一句话,很能反映他的想法。那一次,是工作人员在他从“游泳池”转到较安全的地方之前,几个护士怕地震使屋子上什么东西掉下来砸到毛泽东,便把一张大床单拉起来,罩在毛泽东躺着的病榻上面。昏迷中的毛泽东醒来后,看到这一情景,就问是怎么回事?工作人员告诉他,这是防止地震掉下来东西砸到他。毛泽东微笑了一下,对他们说,这样做,是防止不了天上掉下来东西砸下来的,那是自然现象。

笔者曾提到过,圣人梦,是毛泽东从青少年时代开始的他一生的真志,也是他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动因之一,他坚信,自己就是“人定胜天”的典型代表,现在毛泽东终于承认:“我不是圣人”,其中的无奈与感伤是可以体会的。也就是说,毛泽东以“伟大导师”之尊发动文革,又以承认自己不是圣人告终,就这样走完了一个人生过程,也许,在人生的最后时刻,毛泽东终于认清了自己历史作用的有限性,也算是嘴硬地承认了自己的失败,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人世间最后的清醒时刻”吧。

2024 年 12 月 2 日上传

本文由《中國之春》首發,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 沐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