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Image

葵阳:台湾的新防线

作者: 葵阳

2025 年 10 月,日本政坛迎来历史性一刻——高市早苗女士当选自民党总裁,成为日本首位女性首相。她的上任不仅在日本国内引发广泛关注,也在国际舞台上掀起巨大波澜,人们的关注焦点自然而然地集中在中日关系与台海问题上。

众所周知,日本在东亚甚至全球国家中,属于非常重要的存在。作为一个传统的亚洲国家,日本人能摈弃男权思维选举出一位女性最高行政长官,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重视的信号。

高市早苗有何特殊?能在 2025 年走上人类历史舞台,她将会谱写出何种篇章,于人类演进过程中。

目前东亚甚至全球和平与发展相关的局势当中,台海问题是主要焦点。关于“习近平将会在任内武装进犯台湾”的迹象,已经非常显著。日本作为东亚区域利益相关国家,不得不对台海问题倍加重视。

高市早苗在竞选期间多次重申“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立场,延续了前首相安倍晋三的安全观。这一表态虽被部分日本学者批评为“天真过头”,但也反映出她对地区安全格局的高度警觉。她主张强化日本在东亚的战略存在,尤其是在台海局势日益紧张的背景下,推动日本在外交与防务上的主动性。

2025 年版日本防卫白皮书将中国定位为“前所未有的最大战略挑战”,并明确指出台湾问题是日本安全政策的重要考量。这一表述引发中方强烈反弹,批评日方“粗暴干涉中国内政”,并警告日本不要“执迷不悟”地走上“以邻为壑”的道路。显而易见地,习近平与他的政府对日本的实力和警惕性是非常忌惮的。

然而,从日本政府的角度来看,这种表述是对现实威胁的回应。中国近年来在东海、南海的军事扩张,以及对台湾的武力施压,使得日本不得不重新审视“专守防卫”的传统框架。

在日本政界,高市早苗被广泛视为“安倍路线”的继承者,其政策主张具有鲜明的鹰派色彩,强硬又彻底。她支持日本政府扩大防卫预算、发展“反击能力”,并强化与美国等国家的安保合作。在台湾问题上,她倾向于通过日美同盟机制,提升日本在台海冲突中的战略角色。这恰好也是中共政权最畏惧的态势,因为他们的实力并不足以应对日美同盟这样强大的对立面。

高市早苗还提出与中国“坦率对话”的意愿,但日本国内专家普遍认为,这种姿态难以获得实质回应,尤其是在她曾多次参拜靖国神社、否认南京大屠杀等争议行为的背景下。这里我们可以理解高市早苗的姿态是一种“先礼后兵的外交仪式感”,并不代表她减弱了对中共政权的戒备和反感。

根据国际形势专业人士的观察和分析,在制衡中共对台威胁方面,预判高市政府可能采取以下几项策略:

·强化日美安保机制:提升联合演训频率,扩大在冲绳与南西诸岛的军事部署。

·深化与台湾的非官方合作:在科技、经济、人道援助等领域加强交流,规避“外交承认”敏感。根据进程和反馈,这样的合作甚至可能会走向官方化,一如高市早苗计划推进的日本军事防务常规化。

·推动区域多边安全框架:与印度、澳大利亚、菲律宾等国建立更紧密的安全合作,构建“自由与开放的印太”防线。形成链条式防守体系,增加对中共武装犯台的防范力度和反应效率。

·技术制衡:限制对中国的高端半导体与军民两用技术出口,强化日本在关键技术上的战略优势。这对中共政府的打击将是直接且高效率的,算是对中南海除武力之外最强的制衡手段。

高市早苗的强硬立场虽能赢得部分国内支持,但也可能加剧中日关系紧张,影响经济合作与地区稳定。她的政策是否能在现实外交中取得平衡,将是未来观察的重点。

我们尚不得知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的政治前途如何,但民选的日本国家领导人显而易见地站在了正义一边,态度鲜明地为日本保护台湾发出了信号。

新首相“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声音铿锵有力,日本的国家实力坚实可靠。备受中共政权武力威胁、外交围困、经济封锁的中华民国台湾,此刻多了一位值得信赖的盟友,也增加了一道无比坚固的安全防线。希望中华民国台湾免受中共“武统”荼毒,继续在现代民主政治的护佑之下走向人类文明新高度。

葵阳写于 2025 年 10 月 6 日   于美国洛杉矶

2025 年 10 月 7 日上传

本文由《中國之春》首發,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 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