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Image

盛雪评时事:密苏里州告中国疫情案胜诉、中共两会无所作为

作者: 曹文敏 整理

《两岸人谈新闻》:回顾当周台湾及两岸新闻要点,以严谨而轻松的方式,让两岸听众知悉重要新闻的来龙去脉。台湾中央广播电台温大同先生采访住在加拿大的民运领袖、资深媒体人、作家。

主持人:各位听众好,这里是中央广播电台,您现在收听的节目是两岸新闻导报。我是节目主持人温大同,今天节目第一个单元是两岸人谈新闻,访问的是盛雪女士。盛雪女士,你好。

盛雪:温先生好,听众朋友好。

温大同:我们首先第一个看的新闻是美国密苏里州 2020 年间控告中国政府隐瞒 COVID-19 疫情索赔案。美国联邦法官 3 月 7 号裁定该州胜诉。该州的检方表示,将扣押中国的资产来抵债。

这项针对中国的诉讼案是在 2020 年 4 月由密苏里州检察长办公室所提出来的,指控中国政府隐瞒 2019 年冠状病毒疾病,也就是 COVID-19 的病毒存在,并且正在传播的信息。同时,切断并且囤积全球的个人医疗防护资源的供应。

密苏里州的这项诉讼的提告对象包含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共产党、国家卫健委、应急管理部、民政部、湖北省政府、武汉市政府、武汉病毒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在诉讼的将近 5 年期间,中方一直都没有派员出庭。这个案件在 2021 年的时候,有一名联邦的地区法官援引了 1976 年的外国主权豁免法,驳回了这一宗诉讼。密苏里州 2023 年就此向第八巡回上诉法院提出了上诉。

2024 年 1 月 10 号,第八巡回上诉法院作出了对密苏里州有利的判决,使得针对中国的诉讼可以向前推进。所以就到了今年的 3 月 7 号,联邦地区法院作出了密苏里州政府胜诉的判决。

联邦法官斯蒂芬·林博 (Stephen Limbaug) 他在判决书中表示,法院认定,密苏里州已经提供了充分的证据证明被告必须为相关的指控负责。因此判决,被告必须要共同以及个别的承担 24,488,825,457 美元的赔偿金,还要外加利息。

密苏里州总检察长安德鲁·贝利 (Andrew Bailey) 在判决过后发表声明说,这是密苏里州跟美国政府在追究中国对全球 COVID-19 所负责任的过程当中的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胜利。中国拒绝出席,但这并不代表他们能够逃避制造无数苦难与经济灾难的责任。

贝利说我们打算查封中国在密苏里州所拥有的资产,包括农田来收回每一分钱,并且寻求川普政府的帮助来寻找以及没收中国在美国的资产。中国驻美大使馆发言人刘鹏宇 3 月 7 号回应说,中方不会接受这项判决,如果利益受损,一定会采取反制措施。

密苏里州检察长 3 月 10 号再次发表声明,表明将会扣押中国在美国的资产,包括农田的立场。他说,这些资产不必在密苏里州的境内,也可以位在美国的任何地方。他在声明当中说,虽然我们并没有在诉讼中跟其他的州合作,但是我们鼓励别人努力追求中国政府的责任,并且为受害者寻求公道。

根据美国农业部 2023 年的数据,中国实体在密苏里州拥有多达 42,596 英亩的农田,这是所有外国实体当中在该州所拥有的最多农田的。国家农业部 2022 年的数据显示,中国在美国的 27 个州拥有将近 35 万英亩的土地。我们请盛雪女士来评论这个新闻。 

盛雪:我相信,密苏里州的胜诉是一个重要的突破,甚至可能成为中共政权垮台的历史性转折点。这不仅仅是美国国内对中共疫情追责的法律挑战,更有可能成为全球追责的起点。

如果这个案件能够继续发酵,推动美国更多州和其他国家加入诉讼,预计中共政权将面临一个无法逆转的政治和经济困境,这将对其统治构成实质性威胁。当然,这还需要后续社会各界有心人士的推动。您提到,密苏里州的判决突破了 1976 年外国主权豁免法的限制,使得美国法院不再以该法拒绝针对主权国家的诉讼。密苏里州通过法律攻防成功推进案件,并最终获胜,这意味着中共的主权豁免保护被绕过。这一判决为其他类似诉讼开辟了先例,其他州乃至国家可能会参考这一判决,开始追责中共疫情的责任,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展。

这也是首次因疫情要求中共赔偿 244.88 亿美元。这个数字不仅巨大,而且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不是象征性的判决。许多判决虽然具有道义上的意义,但难以实际执行。然而,这次判决如果在执行过程中,中国政府在美国的资产可能会被查封、拍卖,甚至用于抵偿,这将直接影响中共在美国的政治和经济布局。

这一判决结果将激励其他州跟进。密苏里州的检察长贝利已公开呼吁其他州加入追责,并表示即使资产不在密苏里州,也可扣押中共在美国其他地方的资产。这为其他州乃至国家提供了一个行动的模板,极具启发性,推动更多可行路径的探索。这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形成多地区、多州、多国联合向中共索赔的局面。我看到这个消息时就想,我们在加拿大也应向政府游说,不论是省政府还是联邦政府,要求向中共提出追责及索赔,尤其是在美国由共和党控制的州,如德克萨斯、佛罗里达等,可能会更快采取类似行动。

此外,疫情导致人员生命及经济损失较重的州也将受到启发。如果多个州联合行动,诉讼的规模和影响力将进一步扩大,可能跨越美国边界,影响到其他国家。这将促成全球范围内的法律行动。

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等国一直有声音呼吁追责中国政府隐瞒疫情的行为,许多国家都有这样的倡议。如果美国的这个案件成功执行,无疑将激励那些有意追责中共疫情责任的人。其他国家如果启动类似的法律诉讼,已有可参照的先例。如果多个国家联合行动,可能导致中共的资产在全球范围内面临调查和冻结,用于赔偿。

现在的问题是,这样的做法是否会对联合国或国际法构成巨大挑战,因为在这类事件中,联合国一直未采取有效行动。在国际法层面,世界公民法院在去年审判习近平之前,有将 COVID-19 疫情作为其中一项指控。当时我答应出席并希望作证,但由于时间安排问题,这项内容未被列入。不过,我目前正在筹备世界公民法院再次审判习近平,其中会包含这一指控。

如果足够多的国家对中共提起诉讼,国际法庭可能被迫受理,甚至包括国际刑事法庭。这类似于过去对德国和南非等国进行的战争赔偿诉讼,可能推动对中共政府的全球制裁,影响到中共在国际上的外交关系,甚至涉及国际金融体系。中共在政治上可能被孤立,经济上也可能断绝了与其他国家的交往,这将是不可避免的。

政治和经济密切相关。如果中共在美国的资产一旦被没收,将引发巨大的内部震荡。我们知道,中共在美国拥有近 35 万英亩的农地,此外,还包括国企、房地产、银行资产和企业股份等,这些都可能成为被追偿的目标。这对中国经济将带来极大冲击,并可能促使外资撤离中国,担心受到影响。中国的全球贸易伙伴关系也可能因此受损。内部矛盾的加剧,特别是习近平面临的许多不满,也使得他处境更加复杂。过去几十年,许多中共官员将资产隐匿在民主国家,这为他们带来威胁,迫使他们采取保护财产的措施,导致内部的激烈斗争。

特朗普总统在 2025 年 1 月上台后,也为追责中共疫情提供更大可能性。特朗普对中共疫情持强硬态度,可能推动立法取消中共的主权豁免保护,使类似诉讼更容易推进。如果美国财政部介入,冻结中共在美国的国有资产,包括中共国企和上市公司,这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我们知道,中共在疫情期间不仅隐瞒真相,还打压吹哨人,封锁信息,限制言论自由,并实施迫害。这些行为已经完全超出了公共卫生管理的范畴,涉及到严重的人权迫害,甚至可能构成反人类罪。而这些罪行至今依然在持续,且我们无法预测它们会扩展到何处。例如,我们现在还不知道张展在哪里;方斌在疫情期间被抓,并关押了好几年。类似的情况仍在继续,这也为全球追责中共疫情责任提供了新的切入点。

更深层的分析,有资料和学术报告显示,疫情可能与中共研发生化武器相关。在这种背景下,不论是故意试验、泄漏、失误还是事故,至今我们没有确凿的证据。但这方面的追责研究和呼声从未停息。这一进展必然促使相关领域的人继续深入挖掘,揭示中共背后可能隐藏的更大阴谋。如果这些研究有进一步发展,确实有可能直接威胁到中共的独裁体制。

温大同:今年 2 月 7 日李文亮逝世五周年,我们电台曾访问住在深圳的张海先生。由于中共政府隐瞒疫情,张海的父亲在武汉肺炎期间在医院感染去世。张海要求医院赔偿,结果因此遭到打压并被监禁多年。这表明,关于武汉肺炎真相的呼声不仅在海外,国内的民众也同样坚持追求正义,尽管面临打压,他们依然坚持发声。

此外,我还注意到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今年美国国务院网站不再称中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而是称其为中国共产党。这种表述某种程度上否定了中共政权的合法性,这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观察视角。

您提到 2021 年法官援引外国主权豁免法裁定不予受理的案例,即使存在为非作歹,也难以追究责任,这确实值得关注。另一方面,我们看到,川普总统在 2021 年 1 月 25 日发布声明,首次支持“COVID-19 大流行源自武汉实验室意外泄漏”的理论,而在 1 月 31 日,白宫新闻发言人也表示,这个真相迟来了好几年。所以川普当初所说并非阴谋论,现在证明他是对的。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的发展,

盛雪:因此在这种背景下,来自各国的声音,无论是政府官员、社会各界,还是海外华人以及反对派组织,应该共同努力推动这一进程。

温大同:接下来看第二则新闻,中国全国人大政协两会经过七天的会议,在 10 号和 11 号相继闭幕。11 号人大闭幕式由副委员长李鸿忠主持。他提到,委员长赵乐际因呼吸道感染请假。赵乐际在 5 号主持人大开幕式后,6 号参加了全国政协的致公党侨联、对外友好协会联组会,8 号主持了主席团第一次会议,但在 10 号的第二次主席团会议上缺席,这一缺席引发了广泛议论。

此外,我们也看到,本来计划通过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提案,最终并未通过。这次两会有很多新闻,盛雪女士,您比较关注哪些现象呢?

盛雪:总体来看,中共的两会越来越像是一个走过场的政治仪式,无法有效解决实际问题。中国目前的最大问题是,已经无法通过制度性调整恢复经济发展,只能依靠维稳和高压政策勉强维持。这种模式显然无法持续,经济衰退、社会不满、权力斗争都在加剧。

中共官媒新华社2024年7月18日发布照片显示中共领导人习近平带领他的政治局常委成员: 从前排起习近平、李强、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
中共官媒新华社 2024 年 7 月 18 日发布照片显示中共领导人习近平带领他的政治局常委成员:从前排起习近平、李强、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

从这次两会的表现来看,似乎中共越来越显示出气数已尽。您看,这次两会的安排和内容,一方面确实反映了经济维稳的巨大压力。您特别提到民营经济促进法未能通过。中共一直强调支持民营经济,习近平本人也多次表态支持,但这个法律却未能正式出台,至少说明政府内部在这一问题上存在重大的分歧。

事实上,民营企业与国企之间一直存在激烈的竞争。在经济衰退过程中,国企更倾向于牢牢守住自己的利益和特权,拒绝把仅剩的好处让出去。在这种情况下,振兴中国经济几乎不可能。而且财政赤字率上升至 4%,规模达到 5.66 万亿,尽管这些数字未必完全真实,但至少表明中共在财政上陷入了更深的困境。加上经济疲软,如何扭转局面成了一个大问题。投资效率低下、外资撤离等迹象都表明中共的下滑趋势难以遏制。同时,权力斗争的暗流也在不断涌动。

最近,我看到一份表格,显示在习近平上台后,中共军队的将军被清除的人数比战争时期还多,这无疑说明中共高层权利极端不稳定。

赵乐际的突然消失,以及李强的话语权被进一步削弱,显示了党内斗争的激烈。赵乐际作为全国人大委员长,如果真是呼吸道感染,他应该能够出席,即使只是坐着戴口罩也能完成。但他没有出席,且原因模糊不清,显然是非常异常。中共高层领导人如果神秘消失,通常意味着权力斗争,或者身体健康出现重大问题。赵乐际曾是中纪委书记,掌握大量官员贪腐资料,他的突然缺席无疑引发了外界的联想。

而且与去年相同,11 日会后又未安排“总理记者会”,一个是李强本身呢,大家也能够看得到,他是一个非常唯唯诺诺的角色。显然,习近平不希望李强过多露面,因为他希望一切都能在黑箱运作中进行,由他自己主导一切,这也正是习近平的个性所在。至于为何还是由王毅来主持记者会,王毅已连续主持了 11 次外场记者会,显然他符合习近平喜欢的强势外交风格。中共在外交方面依然坚持这种强硬、蛮横的形象。

在这种情况下,我不知道那些乐观的人如何看待中共的未来,是否认为它还有多少可见的前景。维稳的成本持续上升,社会矛盾日益加剧。只要你关注中国的新闻,就会发现各类事件层出不穷。职务犯罪案件大幅增加,贪污贿赂案件同比增长 22.3%,这一增幅非常显着。这显示了中国官场腐败问题的根深蒂固。尽管习近平上台后,反腐成为他的重要议题,且得到了广泛支持,但即便是他的第三任期,腐败问题依旧在扩大,这表明中共在腐败的土壤中越滚越大。其中一个可能的解释是,越来越多的中共官员已经意识到政权的末日临近,局势变得越来越紧迫。因此,他们更加肆无忌惮地贪污,贪够了之后选择逃跑。甚至有些人仅仅逃跑可能还不甘心,所以干脆更加大张旗鼓地捞取更多。在这种情况下,官员们彼此之间的盯防也变得更加严密,这导致了案件的频发。

与此同时,故意杀人案件的 4.9 万起,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要与十年前进行对比,可能是十年前的案件比较多,这样比较起来才能显示出有 28.7% 的降幅。但“一杀多”案件的增长毫无疑问地反映了社会矛盾的积累,证明了社会压力和底层民众的不满已经达到爆发点。

温大同:关于中国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在 8 号工作报告中提到,贪污受贿案件年增率达到 22.3%,相当于四分之一的增长,客观上表明中共官员贪腐现象相当普遍。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反映了中共官场内部斗争的激烈。通过贪腐来打击对手,显示了政局的极度不稳定。

这一现象的衍生问题是,赵乐际的突然消失引发了广泛关注。我们也注意到,曾与赵乐际在青海共事的前青海政协成员王安娜女士,目前居住在美国,最近她发表了一篇文章,透露赵乐际身边的亲信,包括他的“白手套”,已相继被捕。

王安娜显然比一般人更了解赵乐际的人脉。通过赵乐际的亲信被捕,从这些迹象来看,王安娜推测,赵乐际的缺席不仅仅是因为生病,可能是他被整肃的信号。我们可以看到,最主要的是,中共政局的混乱和不稳定。这无疑是一个值得特别关注的现象。

另外,您刚才提到张军提到的“一杀多”案件的增长。这些案件,尤其是在去年,已经多次出现在新闻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民众在失望和愤怒中,充满了报复心理,这呈现出整个社会的苦闷。这也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的现象。

盛雪:总的来说,这些现象堆积在一起,确实让我感受到,中共两会让人们看到了其气数已尽的迹象。中共目前只能依靠维稳和高压手段来维持局面。然而,面对日益加剧的政治混乱、经济衰退和社会矛盾,它几乎没有任何可行的整体解决方案。甚至它的反腐斗争,也陷入了越反越腐的死循环。

今天,非常感谢盛雪女士为我们评论新闻。谢谢盛雪女士,

盛雪:感谢您,感谢听众朋友们的收听。

节目链接

2025 年 3 月 22 日上传

本文整理自中央广播电台节目
作者: 曹文敏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