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Image

彩云:”从此燕京成为历史名词矣!”——燕京大学的最后一年(下)

作者: 彩云

【编者按】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大了对中国基督教群体的打压,几乎每天都能看到基督教群体遭受迫害,活动被冲击,教众被逮捕的新闻。在另一方面,中国也正在逐渐收紧通向海外,通向世界的大门,这不仅体现在出国旅行、留学的难度越来越高,中共更是在教育层面上试图逐渐清除西方思想的影响,国际教育更是如明日黄花,随时都有可能被“清零”。本期《中国之春》杂志刊登了 6 篇有关燕京大学最后岁月的文章,这所由基督教会在中国创办的学校,在 1949 年中共接管政权之后,遭受了悲惨的命运,整个学校在所谓院系调整中被完全瓦解,教员和学生当中的基督徒和亲西方的自由主义分子,也遭遇了一轮又一轮的批判和清洗。这 6 篇文章,不仅是为了讲述一段离我们并不遥远的历史,更是为了警醒读者,“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传道书 1:9)”中共统治术的关键就是在于制造对外界的仇恨和恐惧,他们是不会长期允许如燕京大学这样对外交流的窗口长期存在的。

如我在上一篇文章的开头所讲到的,在燕京大学开展揭批斗争,根本上是要根除美帝国主义留下的祸根。而燕大人中,真正能”里通外国”,和美帝国主义的阴谋或威胁挂上钩的人物,在中共中央高层看来只有三位,即校长陆志韦、宗教学院院长赵紫宸,和哲学系主任张东荪。因此,自运动开始以来,工作组内定的重点批判对象,就是他们。

最先被拉出来示众的,是张东荪。2 月 8 日,张以哲学系主任的身分开始做检讨,因长期与中共领导人有来往,为和平解放北平出过力,此时更身居民盟中央常委、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之高位,因此他多少有点掉以轻心。他的检讨只讲了三点:”一是哲学系没有办好;二是自己对校务太不关心;三是个人作风上有很多缺点。”称自己属于”文人型小资产阶级”,自己的错误是”主观方面的资产阶级性质”,”不能大刀阔斧地作事”,”犯了很大的官僚主义错误”。张东荪在一个月之内,连续做了三次沉痛的检讨,除了上面提到的之外,还检讨了他与“帝国主义分子司徒雷登、汉奸王克敏以及与国民党反动派蒋介石的关系”,并且对自己过去的哲学着作散布唯心论和反马列主义毒素问题进行自我批判,表示愿”向人民认罪”。

另外一位,燕京大学校长陆志韦,也是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做了三次检讨,但仍然被认为是“不老实”。实际上,对陆的第三次检讨,工作组和节检委一开始就内定了要进一步”批倒、批臭”的方针,因而做了一系列火力全开的斗争场景的安排。首先是当天会议的规模搞得很大,内定递条斥问者和自动递条提问当日竟有近千人之多,还安排了在燕大生物系读书的陆志韦女儿上台揭发控诉父亲的罪恶。其次是接连举办教授批判会,和更大规模的有教育部领导人以及北大、清华各校校长和两校师生参加的揭批大会。最后甚至还推动陆志韦妻子儿女连同保姆以”家属”名义发表了一封表示要与”中国人民的敌人”陆志韦划清界限的公开信。

鉴于聂崇歧等人被隔离审查,陆志韦被迫给四个儿女写了一封交代家事的信,也做好了”入狱”的准备。他写道:自己确实再没有什么”与美帝国主义分子‘勾勾搭搭’的事情”可交代了,照目前的形势很可能要”入狱”。一旦入狱,以自己的年龄和健康状况,未必还有机会回来照顾他们和他们的母亲,故必须向他们详细交代家事并请他们准备负起赡养他们母亲的责任。而更出人意料的一个后果是,因不堪这接二连三的刺激,在他家服务多年的保姆这时竟也走上了绝路,不惜以”自刎”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

Image
Image

与对陆志韦问题的态度相比,燕大运动各级领导部门对赵紫宸问题的态度分歧更大。在毛泽东 4 月 21 日批示前,赵一连检讨了五次都没有过关,根本在于工作组明确定性”赵紫宸是帝国主义长期培植在中国基督教团体中的重要代理人”,”宗教学院是反革命藏身之地,帝国主义反动分子阴谋活动之所”。但事实上,具体主管燕大运动的北京市委书记彭真并不担心赵紫宸和宗教学院具有怎样的破坏作用,相反地,他更看重赵紫宸在国际上和在中国基督教徒中的影响。4 月上旬,工作组报告称,通过忠诚老实运动,发现连同赵紫宸在内的宗教学院总共 30 人中,就有反动党团骨干分子 3 人,三青团分子 4 人,问题极其严重。他的批示却是:对赵紫宸要从如何”为我用”这个角度考虑问题,对”宗教学院暂且保留,待通盘研究后再定”。

在彭真批示及毛泽东批示下达后,燕大工作组及校节检委自然也改变了对赵的工作方针。8 月中旬陆志韦过关后,他们马上就专门安排人与赵紫宸谈了话。用赵的说法,因为 3 月上旬群众大会上觉得自己受了冤枉,因此从那时起一直怀着抵抗的情绪。组织上找自己谈话时仍”抱着解释辩护的态度”。但随后终于有所醒悟,看清了两件事:一是”政府的宽大”;二是”错误在我”。在”下决心分析自己”之后,才开始认识到:”我做美帝工具,自觉自动地用了基督教为它服务,却以为不是服侍它而是服侍‘中国’教会,是用耶稣基督的救法去挽救‘中国’人心”。在此基础上,他逐一检讨了早年与司徒雷登的关系、接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荣誉”神学博士学位,和做了世界教会协进会六主席之一,以及与何明华等一些中国基督教人士的关系问题。

对于赵的这次检讨,燕大工作组很不满意,认为赵”检讨态度仍不老实,没交待新的问题”。但考虑到院系已在调整中,燕大已被拆分,教育部的意见是让赵紫宸退休了事。而蒋南翔则提出此事应请示彭真,因为他同样认为,从统战工作的角度,仍可考虑用他一下。蒋指出,赵在美、英还有一些影响,去年亚洲和太平洋和平会议的代表还有人提出要见他。也因为赵的问题还要上报彭真决定,并经中央批准,故赵检讨过关的问题之后也不了了之了。

早在燕京大学狂风暴雨到来之前,中共中央就已于 1951 年 11 月 30 日具体规划好了这场运动的目的、步骤和方法。其目的很明确,就是要藉助反美的爱国运动和”三反”运动,对长期以来受到资产阶级主导的”藏污纳垢”的高等院校展开一场阶级斗争。其指示称:”学校是培植干部和教育人民的重要机关”,必须”掌握在党的领导之下”,”保持其革命的纯洁性”。为此,第一步是要在工作组领导下放手发动学生群众,充分揭露批判资产阶级思想,要求每个教师在群众面前进行检讨,”‘洗澡’和‘过关’”,以实现初步的思想改造。第二步是在思想上分清敌我界限后,在公安机关的配合下,”组织忠诚老实交清历史的运动,清理其中的反革命分子”,并准备调整学校领导成分。第三步是在新的领导班子领导下,按照苏联教育模式,”准备学校教育改革,包括学制改革、院系改革、课程改革、组织改革等”。

1952 年发生在燕大校园内的这场泛称为”思想改造运动”的运动,就是按照中共中央和北京市委的相关指示连续进行的三场运动。从 1 月 24 日开动员会到 3 月下旬结束的,是思想改造运动;从 3 月 28 日动员到 4 月 21 日宣布处理决定的,是忠诚老实、交清历史运动。之后学校从 5 月 2 日起恢复上课,同时从 4 月下旬起即开始做学习动员院系调整的相关准备。6 月 28 日,燕大按教育部规定正式启动了院系调整工作,到 7 月中旬确定了调整方案,8 月则开始了一分为八的拆分大搬家。即”机械、土木、化工调整去清华大学;教育调整去北师大;民族系调整去中央民族学院;劳动系调整去中央劳动干校;政治系调整去中央政法学院;经济系调整去中央财经学院;音乐系调整去中央音乐学院,其余各系调整到北京大学。”

就这样,燕京大学结束了自己的历史,正如邓之诚在他的日记中记述的那样,“从此燕京成为历史名词矣!”

上篇:

https://chinaspring.org/article/5b5cd1a1-8415-491a-82be-17b9f51a60d1

本文由《中國之春》首發,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 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