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炳章:《神谕圣经宪法揭密》(连载1)

作者: 王炳章

序言:

姜福祯:全球治理新思维:《九五问纲》(于本刊第三期刊登)

特别祈祷——被中共绑架十五周年单独囚禁

我的圣造物主,我的上帝,神,圣皇,天父,圣子耶稣基督,圣灵:仆人王炳章向您祈祷。15 年前的 2002 年 6 月 27 日,我被绑架,自此被关入单人囚牢。

我感谢您 15 年来给我的陪伴,支撑与带领。感谢您使用我,交给了我一个特别的使命,

那就是将您在造人类之初就给我定下来,令我们遵守的。在人类的古文明,古经中通过先祖传递给我们的 那些自然法则,契约规范,真理和大道--解悟出来,传播出去。我体悟到:您有一个拯救世界和人类的大计划,以使这个疯狂的世界重回您的轨道,以使这个迷失的人类重回您的怀抱。在这个大计划中,我能为您做一点事功,感到荣幸。我知道,我的一切都是您赐予的,一切荣耀都是属于您的。

我一定不辜负您赐给我的使命,继续珍爱自己,把身心搞好,活到您赐给我的天年。在您的教导,启示,引领下,每天有成就地为您做工。我保证,有您的拣选,厚爱,伴随,

感召与恩典,哪怕再有 15 年的单独囚禁,我也会无所畏惧,越战越勇。我将倍加倍努力向您交上一份可以荣耀您圣名的答卷。阿门!

永远爱你们的王炳章

韶关监狱单人囚牢 2017 年,6,27

95 条问纲——破译千年神话密码·神谕《圣經》宪法揭秘(第一部分) 

第 1 问:起初神创造天地(创 1∶1)。

问:为何不说神创造宇宙呢?为何不说神创造了整个世界呢?宇宙世界的概念,不是更大吗?

思考(一):很多民族都有“天父、地母”的观念。这是人类文明同源的佐证之一。(二):天、地,除了自然物的意义外,先祖也用“天、地”做为符号来表达宪法和法律。(三):至今,在一些文化圈“天”,仍留有“最高政治权力机构”的表义。如,我们说:某某人关系网很大,他甚至有“通天”的关系。(四):在中国《易经》及其它古经中,天,常指“最高男性长老公民院”;地,常指“最高女性长老公民院。”①两者,由合格的男女长老公民中,以随机拈阄(抽签)的方式产生。上述两院,是人类古宪法中代表公民主人的最高权力机构。拈阄,是公民人人机会均等(包括参与立法、司法等的机会)的表达。

第 2 问: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创 1∶2)。

问:大地不是“实体”的吗?怎么成了“空虚”的呢?渊面为何不是蓝色、白色的、而是黑的?

思考(一):“虚”、“黑”等,除了物理表义外,还有其特定的宪法和法律符号表义;(二):黑,是“光”的全吸收者。立法,必须将所有的法理和宪政角色都要考量和吸纳在内。(三):提示,“汉穆拉比法典”①是刻在黑色石头上的,不是刻在白色石头上的。黑是全光吸收者;白,是全光反射者。白,代表宪法的使用。宪法的使用,必须全面反映宪法之本义。“白”字的被动态,则代表公民主体对“宪法使用正确与否”的审查。《圣经》下一节,就有了“光”。

第 3 问: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神看光是好的(创 1∶3~4)。

问:为何在此——神造六日的第一日,要出现“光”呢?这个“光”是从哪里来的?为何先有“光”而后才有气(第二日)(创 1∶6)呢?

思考:(一)光,能量之源。适量的光,生物所必须。强光,可毁灭生物。(二)光,在中国古经中,是一个“符号”。按先祖分法,光可分为五色:青赤黄白黑。色,在中文中,也有“角色”之义。(三)全世界各民族都有“用不同颜色,来标识区别角色”的文化①(四)对地(地球)而言,光,从天上向地下投射(方向,也是一个符号);(五)中文中,器官膀胱,本只作“旁光”。光(胱),暂时储存而即将排泄的一种器官。(注意,器官用“官”字,官:法律术语)。英文 Organ(器官),衍生字 organisation,也有(法律)机构之义。(六)英文 Light(光)为词根的 enlighten 一词,有启迪,启示之义。(七)远古宪法及法律书、语言、文字符号表义常是高度浓缩的。②

第 4 问:神称光为晝(昼),称暗为夜。有晚上,有早晨(创 1∶50)。

问:为何先有晚上,后有早晨呢?为何不用反向顺序“先有早晨,后有晚上”呢?请注意,请注意,后面“五日”,也是“先有晚上,后有早晨。”

思考(一);中国《易经》及古经(如《礼记·月令》、《吕氏春秋》等)中,在表达昼夜的顺序上,也是先有“昏”(有晚上),后有旦(有早晨)。这也是人类文明同源的证据之一。(二):我们任何一个人,先经历黑暗(母亲子宫)、再经历白昼(出生、睁眼)。(三):中国围棋,黑子先行,白子后行。双方对等博弈。博弈,需要规则和契约。围棋至少已有数千年(可能更久)的历史。(四):以“太极图”“子时”为起点,男左女右。女,先有黑,再有白;男,先有白,后有黑……。反之,以“午时”为起点,男左女右。女,先有白,再有黑;男,先有黑,后有白……。光,由不同自然“色”组成。色,中国汉字本写见①上,是一个站立的人;下,是一个蹲跪的人。因此,色,除自然色的物理意义外,在宪法上,还有“角色”的意义。前面已讲,世界各民族,皆有以不同“色”着装而区别不同“角色”的习俗。黑、白,都是重要的宪法符号。黑,全光,全色(角色)的吸纳者;白,全光、全色(角色)的反射者。②

先祖用黑白的上述光学物理学特性及“先黑后白”的顺序(程序),表达了宪法的一个大法理。这个大法理是:宪法的所有子法律之制订,要吸纳(包涵)宪法所有角色的所有宪法基因。但,为了尽可能地达到上述目标,宪法所有子法律的制订,要经过宪法规定的程序化审批,而最后宣布生效的权力,永远归于最高女性长老公民院(地母)。虽然审理严谨,但仍难保证每个子法律都吸纳、携带了宪法的所有基因。为此,每个子法律都要接受法律实验的检验,由公民主体来裁断。

说明:最高女性长老公民院,其色为“黑”。所谓北方黑帝也。又,黑,有“可能不净”之义,如,他被抹黑了。宪法的所有子法律之使用,要反映、要体现出宪法所有角色的所有宪法基因。但,是否达到了这一目的,需要实践检验,公民主体对每个子法律握有修废权。最高男性长老公民院(天父)对任何一个子法律享有单独废除权。

说明:最高男性长老公民院,颜色为“白”。所谓西方“白帝”也。又,白,有“净化”之义。如,还某人清白,给某人漂白等。还有一点;上述重要的同一法理,《圣经》、《易经》中还有用其它比喻的。

(五):说到黑白,不得不简说一下上面提到的“太极图”(又俗称阴阳鱼,它,由黑白两色组成。)。以往,有人将“太极图”弄得很神秘——东西方,都有将人类古文明,古经书“神秘化”的毛病。其实,人类古文明,并无任何神秘之处。我们今人,应掀起一个“去神秘主义”运动。实际上,太极图③一点儿都不是神秘,它有坚实的科学基础,田合禄先生首先破解了太极图的文化密码;他论证出,在黄河流域立一竿,记录下一年的阴影,画成圆图,就是太极图。或者,以昼夜时间长短时间的记录(冬至,夜最长;夏至,昼最高;春分,夜昼平分;秋分,昼夜平分),画成一圆,也成“太极图”。

Image
Image

太极图(太极符号),在数字上,就是一。所谓太极分两仪,就是一元分成二元。太极图,阴阳相抱,在生物学上,就是一个受精卵。在宇宙发生学上,就是大爆炸之前的宇宙蛋。是信息全创造者,全携带者,全表达者。太极图,阴阳相抱合一。在宪法学上,就是一部宪法,它是法律全信息的创造者、携带者、表达者。太极图,在自然界的原型,是大豆(及各种豆子)。豆子④,阴阳两瓣相抱合一,可衍生一棵大树(如槐树),及整个森林。正因为代表宪法的太极图其原型为“豆子”。故,中国古代宪政时期,公民用豆子(象征宪法)向“豆器中”投票决定一个法案的命运。在古希腊,公民拈阄去做公务员(可能选举投票)也用豆子。这也是文化同源的又一证据。近代乃至今天,仍有农村用豆子投票:决定一议案的例子。这是古宪法表义的一种遗存。

(六)简述一下中国围棋,它由黑、白两子对等博弈。《美丽心灵》很多人看过。这是纪念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纳什(Nash)的一部电影。影片中,一开始有围棋场面,暗示:纳什或许从中国围棋的博弈中,获得了博弈论的灵感。的确,围棋本身就代表着博弈论,也代表了《易经》“宪法”(及《圣经》宪法)契约制订(法律制订)中,利益相背的相关双方对等博弈的规则。交易,是广义的博弈。

围棋棋盘的原型,是“井”,是“井”字代表的一个宪法大法理(后面有详论)。这个大法理就是:公民开发,利用,享用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机会和权利,是人人均等的。井字中的井口,(用●代表),是一切公共资源的“代表符号”。而围棋则是《易经》、《圣经》博弈(交易)规则的一个模型。为了维护公民人人机会和权利均等的原则,围棋在井眼(天元)四周,建构起九条围栏——相当于三级政府分别以立法,执法,司法三元保护屏障——作为保证。而这九条法律屏障的基础,就是公民参与立法、执法、司法的机会和权利,人人均等。这是宪法的底线原则,是元规则。违犯这一规则,就是违宪。公共资源,是公民集体公有的,共有的,不可为某一人,某一派,某一党所独占。因此,在古代围棋博弈中,棋盤中间那个“十字格”(今称“天元”)是要空出来的,是任何一方都不可独占的。而且,不准一方将“天元”围住而独占——这是古代的、先祖创造围棋时定下的博弈规则。《圣经》中,多次提到“井”。围棋的法理起于井。围棋中,井眼以天元表达。《围棋》反映的是《易经》宪法法理。

Image
Image

围棋每边 19 条线,19×19=361。去掉中间的“天元”,为 360——这象征着一年四季 360 天(约为一年)。围棋四边,每边有 18 个空间,四边,有 72 个空间——代表 72 候。五天一候,72 候,共 360 天。72 候,浓缩为 60 卦,加《震》、《兑》、《坎》、《離》四卦,合成了《易经》64 大卦(64 个大法律)。

按照先祖的老规则,中国《易经》和古经所揭示的博弈原理是:只要白方(应战方,因黑子先下),把握一个“大道易简”的法理——阴阳平衡,只要白方不想去战胜对方(黑子)。而是一心一意地去“求和”,那么,就一定能与对手下成“和棋”。用另一方式表达,就是,“我”虽是弱者,但,我你只要遵守规则,对等博弈,你强者不一定能吃掉我。而是利益相背的博弈双方达成和解,并非“一方吃掉一方”,正是《易经》宪法所追求的目标。对了,《圣经》、《易经》宪法,追求的,就是“和”与“平”,而不是强吃弱。

今天,AlphaGo(阿尔法“狗”)尽管再厉害,我推论,只要应战的人类不想去赢“AlphaGo”、而是一心一意地,从一开始就谋求“和棋”,那么,人类一定会找到一个“大道易简”的“以不变应万变”的招术,逼迫 AlphaGo 下成和棋,哪怕用今日的围棋规则,也可以达成这个目的。或言之,AlphaGo 一定战胜人类,也是一个“神话”。以此而言,反正强弱都可逼成和棋,是否围棋就没什么玩头呢?不是的。强者可用“让子”,打破阴阳平衡。若让子者胜或能和,则为高手。让子多少,决定段数之高低。申明一点:本人没下过围棋,上述道理是读中国古经悟出的。冒昧提出,求指正,供讨论。

总之,黑白博弈,先黑后白,乃代表着宪法的一个重要的大法理。

还有一个问题,依我的理解,从“囚徒困境”到纳什均衡,纳什博弈论似乎是建立在“博弈者主观角度上”的。似乎是,在博弈中,“主观上与人为善,争取双赢”,是最佳的选择。我的研究则认为,围棋反映的博弈论,乃从客观出发,客观与主观结合,或言之,围棋的博弈论,是建立一整套以公权力(政府)强制力为保障的、保护个人弱者权利的博弈规则。在这一规则下,再强的强者,哪怕是主观上想与人为恶,想抢占弱者权利的强者也占不到便宜。就是说,以围棋为模型的《圣经》、《易经》宪法,其博弈规则(博弈论)要较纳什的博弈论,更胜一筹。此博弈论,是人类迄今为止发明的最高水准的博弈论。在这一以政府公权力保障得以贯彻的博弈规则下,最强的强者和最弱的弱者,所得到的,所分享到的“成果”,都是均等的。因为,再强的强者,也强大不过政府的强制性公权力。我认为,博弈论专家们,应该好好研究一下以围棋为模型的古代宪法的博弈规则。话说回来,如果政府(公权力)的公仆性、中立性、公平性、公正性之定位发生了偏差,那么,这个最强有力的“法人”给公民造成的危害,比任何一个非政府的“强人”都要严重。故,所有博弈规则中,先把政府(公权力)---这个最强大的“法人”之行为规范订好,乃是博弈规则的重中之重。《圣经》、《易经》古代宪法就是要解决这个难题。

“井”卦这个《易经》的大法律,后面还有讨论。只有深刻的理解了“井”卦的精髓,我们才能了解先祖博弈论(或曰交易规则)的高明。

注释:

第 1 问:

1.1 最高男性长老公民院和最高女性长老公民院,下面简称“男性长老公民院”、“女性长老公民院”;或简称两公民院。有时,为了强调两公民院的最高宪政权威性,也用全称“最高男性长老公民院”和“最高女性长老公民院”,或一体称“最高长老公民院

第 2 问:

2.1 汉穆拉比法典的今本译文是有大错的,必须重译。我的研究认为,“汉穆拉比法典”很可能是“古代人类联合国”的大宪章。远古,基于人类起源一祖论,人类各分支可能曾组建过一个古代联合国。总部可能位在古巴比伦(“神之门”)。详见我的专论

第 3 问:

3.1 所谓“高度浓缩”指:有时一个字(词)可代表(表达)极为深广的涵义,需用很多话语才能说清楚。如 Bible 这个词,中文译成《圣经》。其涵义非常深广。当然,有些词(字),涵义很窄,可一语道破,例如“光,气”两字(词),还有水、土等。

第 4 问:

4.1(注 ① :色,本写为

Image
Image

上为:一个站立的人:

Image
Image

下为:一个蹲跪的人。

Image
Image

其实,色,广义上代表各种角色的法律践行者(人)。

4.2 古经中,有“五色,五音,五味”的表述。而且,其顺序多是如此。五色:多表立法。五音:多表执法,执法,犹如对照乐谱(法律文本)来演奏。五味:多表司法。品味后,可知能不能“吃下”——代表是否得到了实质正义。

4.3 据说,古印第安人也有太极符号。 

4.4 豆,在中国古经中,是一个特殊符号。豆,既是一种植物,也是一种器。这是唯一的一个汉字,既表示植物,也表示器。其表义甚明:公民用豆子向“豆器”中投票,以决定一个法案的命运。《易经》宪法时代,城邦公民投票,用小豆;最高女性长老公民院和州府公民院,投票用大豆;(中央)最高男性长老公民院,投票用槐豆。槐豆,本叫槐实(实质正义的表义)。槐树,是豆科中最高者。《周礼·秋宫·朝士》有“面三槐,三公位焉”。指:最高男性长老公民院(公)前面,种有三棵槐。槐字从鬼,——警告公民用槐豆投票时,要谨慎,以防止放出一个“鬼”出来。三槐,表示,对三种议案投票:立法案,司法案,政府预算案。

大批汉字有豆,如禮,鼓,登,喜,鎧,戲(注意:仅用该字的左边一半),等。翻译这些汉字时,若不将“公民用豆子向豆器中投票”的本义译出来,等于未理解古经书。

2025 年 4 月 1 日上传

本文由《中國之春》首發,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 王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