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Image

Raven:二二八前奏(下)

作者: Raven

关于战后美中体制问题,或者说我们把这个问题以另外一种方式表达出来,也就是“台湾主权未定论”或围绕在台湾主权周围的一系列宪制性问题,值得单独撰文讨论,很难在一篇两篇短文的基础上表达清楚,特别是在围绕着这个问题所产生出来的争论、误解以及意识形态层面的影响已经如此深厚。简单来说,对于这样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一个复杂的解释,也就需要对大量的材料进行分析,这不是一篇短文就能介绍清楚的,因此,本文作者愿意在这之后单独就此写一点东西,只在本文当中讨论所谓“国民党统治模式”的有关情况,这一点是需要读者们注意的。

战后最早进入台湾的是特务机关。一九四五年九月一日,第一批国府人员随着美方空军地勤支援小组(AGAS)抵达基隆,他们是军统局张士德、黄昭明,与福建省政府顾问黄澄渊。

张士德与台北市执业律师陈逸松接头,两人在「梅屋敷」(今国父史迹纪念馆)见面,他以闽南语告知陈逸松「国军很快就要来了」,为防止国军到来之前日人可能有的破坏行为,要求陈逸松将青年组织起来以保护国家财产的安全,命陈逸松成立三民主义青年团中央直属台湾区团部,9 担任台北分团筹备处干事兼主任,并以台北市荣町菊元百货公司(今博爱路、衡阳路口)五楼作为临时办公室。

当时中国正处于「训政时期」,施行「以党领政」的党国体制。张士德向所接触的台湾人灌输「党外无党、团外无团」的观念,表示台湾人若想自行成立其他组织,政府一定不会同意,依国内的情况,加入组织必得非党即团。台湾民众当时根本弄不清楚「三民主义青年团」在中国政治体系中的属性与功能,也对国内的复杂政情一无所知。但基于种族的情感与热忱,青年团的筹组工作在全省各地受到热烈的响应,很快地顺利组成,各地负责人包括台北州陈逸松、新竹州陈旺成、台中州张信义、台南州庄孟侯、高雄州吴海水。而青年团最初的诉求纲领包括:宣传三民主义、勿忘光复大义、御用士绅退场反省、推行国语、协助维护治安等等。由于台湾各地充满建设热情,也对回到中国统治有极大期盼,因此在陈逸松串连地方菁英带领下,很快组织起全岛性的三民主义青年团组织,一面宣传三民主义、推行国语,一面在国府军队尚未抵达前负起维护治安的责任,并准备欢迎国民政府。

另一方面,军统局也吸收地方流氓从事战后治安工作,美国战略情报局(OSS)接获的情报证实了此些活动。一九四五年十一月,OSS 情报指出,蓝衣社接触台湾黑社会,担任此工作的主要人物是连谋,黄埔军校毕业,曾从事军事情报工作,是蓝衣社的重要人士。连谋来台湾,透过主要幕僚黄昭明渗入台湾黑社会。连谋是福建惠安人,曾任军统局厦门站站长。一九四五年十月,连谋着手组织台北市流氓、浪人,并呈文台湾省行政长官陈仪,建议成立「义勇纠察总队」,协助政府维持治安。台北市义勇纠察总队组织成后不久,连谋被派任为高雄市市长。

军统人员张士德、黄昭明、连谋进入台湾后,不仅筹组团体为欢迎国府入台做准备,并着手吸收线民,进行地下工作。一九四五年十一月,军统局闽南站站长陈达元抵台,担任警备总部调查室主任,积极发展绵密的情报网络。

军统局即后来的保密局的前身。保密局在台建立了台北、基隆、新竹、台中、台南、高雄、澎湖、台东、花莲等九个谍报组,并与中央政府在台各情报机关密切联系,另方面也拟订运用台湾社会团体、地方民众之搜集情报工作计画,广泛展开布署。初期工作重点是「肃奸」,以日人潜伏「余孽」、附敌「御用绅士」为主要对象,奖励人民告发汉奸与战犯;尔后转向以「奸伪」为目标,开始着手监视与调查共产党的活动,并汇集成〈每周情报〉,或编印专册,供有关机关与部队参考、防范。初期成果包括:取缔辜振甫等御用绅士独立运动案、取缔台湾人民协会、取缔各地劳动同盟及狮阵同志会等社团。

警备总部负有「防谍肃奸」任务,所谓防谍,对象为「一切敌性反动势力之间谍活动」;所谓肃奸,「先期以对日人潜伏余孽、及附敌‘御用绅士’为主,尔后即转以奸伪为目标」。警备总部统筹指挥警总调查室、宪兵第四团、长官公署警务处担任积极防谍勤务,并赋予各部队及地方机关以地域性的防谍任务,协力对「敌性谍报组织(奸党)予以严密侦查、监视破坏行动」,注意重点包括:严加调查潜伏日俘日侨、留用日人之思想,侦查监视奸党及一切反动组织,调查与集中管训地痞流氓浪人、御用绅士,搜捕检查不法电台。简而言之,警备总部不只透过保密局布线渗透,并可指挥宪兵与警察,分工合作监控台湾社会。

Image
Image

根据档案资料,我们可以看出战后国民党当局在台湾很快建立了严密的监控网络,这其中就包括所谓的“黑名单”。当局所监视的黑名单分子有几类:1.大部分是日治时期参加农民组合、台湾共产党、新文协、黑色青年联盟等的左翼人士,其中部分人士在战后初期重新组织了台湾人民协会、台湾农民协会,颇有复苏情形。2.战后来自中国的人士。3.战后批评政府之本土活跃人士。4.官方人士,如新竹县长刘启光赫然进入黑名单。刘启光原名侯朝宗,日治时期活跃于农民运动,后潜赴中国,献身中国抗日运动,战后随国府当局返台,竟也因早期的左翼身分,加上战后与老同志常有互动,而列名「奸党分子」。5.最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共产党来台发展的台湾省工作委员会组织,主要负责人蔡孝干(化名蔡前)及干部陈洁,也已被监视。调查表中,蔡前记载为「台湾省委员会正委员兼书记员、负责领导组织工作」,活动事略称「已率领干部返台积极活动」;陈洁则是「台湾省委员会副委员、黄埔四期毕业」,显然特务机关已掌握战后中国共产党进入台湾情形。

特务机关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是「肃奸」(汉奸)。一九四六年元月,警备总部贯彻国府惩治汉奸政策,展开「全省汉奸总检举」,要求「全省民众尽量告发过去日寇统治台湾时,所有御用汉奸之罪恶」,并以书面迳寄警备总部参谋长柯远芬,两星期的检举期间过后,警备总部总共收到民众检举汉奸案件三三五件。二月起,警备总部拘捕台湾汉奸嫌疑者四十一人,包括辜振甫、林熊祥、许丙、简朗山、陈炘等人都被指为阴谋独立而遭汉奸罪名逮捕,根据民间说法,还有包括林献堂在内的百数十位士绅在逮捕名单上,所幸因司法院于同年十二月作成院解字三三一三号解释令,主张台湾人不受「汉奸」罪名追诉,汉奸逮捕事件才告一段落。但是,陈仪另起炉灶,又发布了〈台湾省停止公权人登记规则〉,规定曾任日本统治时代皇民奉公会重要工作经查明属实者、经检举查有汉奸嫌疑者,停止公权人登记。一九四六年八月起,各县市政府警察局同时进行皇民奉公会参与分子的调查工作,一九四七年元月,调查结果为主要干部计有一九二名。但是当局并不满意,仍然要求各县市警察局继续追查皇民奉公会各地分支机构参与人员。

国民党政府在中国大陆以特务机关控制社会、对付政敌,战后,这一套统治模式最先移入台湾。特务机关建立起绵密的情报网,渗透、监视台湾各角落,一面以防谍之名,密切追踪台共、中共、左翼人士;一面以肃奸之策,追究日治时期台湾人的「媚日」活动。在二二八事件发生前,警备总部已经透过保密局、警察局不断编制调查表,掌握了各种「黑名单」。

如上所述,战后国民党政府统治模式进入台湾。特务机关保密局最早进入台湾,在各地建立调查站、密布眼线,并配合警备总部、警务处、各地警察局进行社会控制。特务机关将共产党、亲日派视为「国家」的敌人,早在二二八事件前已经建立起种种黑名单,进行监视。

除此之外,另外还有一点是我们值得注意的,也是之前对二二八事件的研究当中不是那么重视的一点,就是战后国民党内各派系进入台湾,争夺资源,发展势力,台湾政治生态逐渐发生变化,朝野对抗态势形成。统治集团方面以长官公署为主,由陈仪治闽班底、军统、孔宋系统及半山人士所组成,其中,陈仪班底主宰政治、军统掌军警、孔宋系统主财经,而半山人士则具有样板作用。另方面,CC 派与三民主义青年团未取得有力职位,乃积极发展组织,结合民间力量,扩大势力范围。CC 派以国民党台湾省党部为根据地争夺日产、吸收党员,并扶植民间团体台湾省政治建设协会;三民主义青年团最早进入台湾,成员多为日治时期左翼抗日人士,在各地设立分支。两大派系形同在野势力,吸收在地力量,牵制统治当局。

面对陌生的国民党政府统治文化及快速变化的战后政治局面,台湾精英或源自种族情感、或基于利益算计,或主动或被动地加入军统(保密局)、CC 派(台湾省党部)、三民主义青年团等组织,不知不觉中被收编进政治派系,卷入派系斗争之中。而派系政治争权夺利,形塑出高度紧张、冲突性质的政治环境,一旦危机事件爆发,不易弥平;甚至,派系人马趁势大扯后腿、煽风点火、打击对手,无疑是二二八事件扩大蔓延、株连众多的重要原因。

上篇:

https://chinaspring.org/article/3c281b28-6bcc-4383-91aa-b06356745b5a

本文由《中國之春》首發,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 Rav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