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Image

【陈立群专辑】北明:华盛顿手记之“年轻的叛逆者”陈立群传奇(9之2)

作者: 作者:北明 校对:刘畅

编者按:2018 年 3 月,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北明女士在专题节目“华盛顿手记”对异议人士陈立群女士进行了一场专访,并分成九个片段陆续播出。这里是根据采访节目整理的文字版,也将根据原标题和内容陆续在光传媒刊出。

自由亚洲电台华盛顿手记专题陈立群传奇,各位听众朋友,我是主持人北明。很高兴又能给各位开讲这位巾帼的传奇故事了。

前两集我们了解了陈立群源自家庭出身的另一侧身份,以及她由此摆脱官方宣传的独立思考方式和反抗压迫的行为方式。我们也了解了她参与 79 民运遭到官方传讯,生平第一次逃亡等等的故事。

陈立群的生命和性格刚刚开始在这些异常的经历中展开。

这一集我要告诉你,虽然压迫无处不在,陈立群却没有因此变成一个单纯的政治反抗者。她也不只是一个热衷于表达异议见解和反抗行动的异议人士。这一集我们要看一看陈立群如何把简单的政治抗议行为注入了一种文明的色彩。

陈立群:从 1979 年的 7 月份起,中国开始试行刑事诉讼法。其中法律上有一条规定,被告人或者被告人的家属,经人民法院的允许,可以聘请公民作为被告嫌疑人的辩护人。

北明:被告人可以合法的为自己辩护,这是 1949 年之后中国完善法制建设的重大步骤。这一法案的实施对我们的主人公陈立群个人而言也有重大的意义,使她的人生走上了职业化的道路。我们先来看看这个绿灯是怎么打开的?

陈立群:很偶然的机会,有一个人的家长来找我,说法院要他们为受到刑事指控的孩子写辩护状,他拿了起诉书的副本给我看,跟我讲了他孩子整个案件的经过。我就帮他写了一个辩护状。

北明:辩护状写好后,陈立群心中无数,她的朋友帮他把辩护状送交了一位专家。

陈立群:这个律师是 1949 年以后的第一代律师。

北明:他也就是后来在杭州乃至全国大名鼎鼎的曹星律师,不过曹大律师在当时还寂寂无闻。

陈立群:曹星是 49 年以后国家培养的第一代律师,后因文化大革命取消了辩护制度,他也没有事情可以做,在杭州杂技团做了一名音乐指挥。

北明:虽然如此,这位前辈律师初心不泯,极为关注中国的法制建设和相应的辩护事业。陈立群的这份辩护词立即引起了他的注意,他进而要见见写辩护词的人。陈立群如约前往。下面是二人见面的对话,这段对话对陈立群具有非凡的意义。

陈立群:我说辩护词是我写的。他问我家里有人学过法律吗?我说没有。你自己学过法律吗?我说没有。好。他问你今年几岁?我说 23 岁。他说你写得太好了!他说我也是 23 岁的时候开始做律师的,你这个东西写得很好,几乎都不用改,他说我就帮你开一个头给你结个尾,就是完整的辩护词了。

开头是这样写的,“审判长陪审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几条的规定,我受被告家属的委托,经人民法院批准,担任被告某某人的辩护人,现在我的辩护意见如下”,一,二,三,四……

结尾是这样写的:综上所述,我的辩护意见请审判长和陪审员依法予以考虑。加了一个头、一个结尾,他说好了,就是一个完整的辩护词了,而且你就变成辩护人了,那么从此以后……

北明:这次见面对话的关键就在于从此以后。

陈立群:曹星说我觉得你这方面蛮有前途的,你要是对这方面感兴趣的话,你以后可以到我这里来,我愿意教你、带着你。

北明:等等,立群,你在写辩护词的时候,你知不知道你的角色就是一个律师的角色,你是替被告人做辩护?

陈立群:我当时都不知道。

北明:都不知道。但是你写的他能认可了,你是不是参考了一些刑事诉讼法的条例什么之类的。

陈立群:当时我把整个刑事诉讼法读了一遍,然后根据他的起诉书的副本,根据他家属跟我讲述的他整个案件的经过,我就按照“一、二、三、四…”这么给他写了。

北明:你厉害了,陈立群也没人教你,你就知道参考那些,然后你就知道根据诉讼条例来替他辩护。你直觉太好了,你这个太奇怪了,你怎么会有这方面的天才呢?一定要听一听陈立群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我们才能知道这位女性独特的成长道路。这是任何一个文明国度都不具备的,也是任何一个小说家都难以想象的,这可以说是真正的中国特色。

陈立群:我的父亲 1957 年以后又被打成右派下放了。我的母亲就被打成坏分子。我很小的时候,读小学的时候吧我就开始要代我的母亲写年终总结,每年要写,就是把自己骂一顿,“一、二、三、四…”的就这样在给我妈妈写,写了多少年啊!从小学的时候就开始写。还要帮我的父亲写,他要回城什么都要写报告的。

北明:人生识字,忧患始。陈立群从小学断文识字起,就开始为坏分子母亲写检查写总结,为右派分子的父亲写汇报写交代,她还有一个好老师,这个老师不是学校的语文老师,而是她的父亲,这位老师教学还特别联系实际,特别的管用。

陈立群:我父亲那个时候教过我那些事情,他说你要清楚一二三四是什么,然后你的理由是什么?就是这样。

北明:陈立群从为自己父母写检讨写总结写汇报中不仅练就了条理清晰,表述清楚的语文能力,而且她在家族的苦难与屈辱中训练了逻辑清楚,理论依据充分等思维能力,再加上她记忆超群,对法律条文过目不忘。她在尚未明白律师这个词的含义的时候,就自然而然的发挥了自己的童子功,进入了应该进入的角色。

陈立群:所以我接到他这个案子以后,我都忘了当时是怎么写的,反正就写完以后得到曹星律师的认可。这个也是对我鼓舞很大的。这以后我就开始走上了做法律工作这样一条路。

北明:同时你就跟曹星律师学习了是吧?

陈立群:对,我跟曹星律师一起也出庭过,办过案,我也独立办过案。

北明:中国人大约都从演艺界明星陈佩斯、刘晓庆的案子中知道了这位曹星律师的大名,可能也知道这位大律师鼓励后进栽培新人的事,可是人们不知道的是陈立群是曹星律师发现和提携的最早的辩护人之一,而且是成功的辩护人。在陈立群以辩护人身份走上法庭为犯罪嫌疑人辩护的时候,曹星律师的私人事务所,就是那个培养了诸多知名律师的浙江星韵律师事务所,还要几年之后才成立。如果从 1949 年以后中国司法制度的历史来看,陈立群可说是 80 年代中国律师职业中的先行者,而且是最年轻的先行者。

陈立群:那个时候我打了几十个刑事案子,打了一个两个以后就开始打出名了,因为那个时候整个的律师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辩护人都不懂得怎么样去辩护,但是因为刑事诉讼法的试行,法院会要求被告人的家人请一个辩护人。当时也没有律师楼,也没有挂牌律师,就(只能)去请公民来辩护。我在那个时候打官司还赢了不少的案子,小有名气了,很多人来找我给他们打刑事官司。当时不断的有人来请我,甚至有时候早上起来门口就好几个人等着了。

北明:说到陈立群的庭上辩护,在一个刑期为 7 年以上的团伙抢劫罪的案件审理中,陈立群依法据理力争,将这个案子辩护成为刑期在三年上下的流氓罪。

陈立群:有很多人旁听,法庭就采纳我的意见,整个团伙的人都受益了,把原定的抢劫罪改为流氓罪。那么我的当事人因为在整个案件当中的作用比较小,而且年龄也小,认罪态度好,又是初犯,我提了很多的要求轻判的理由,最后是免于刑事处分,当庭释放。

北明:之前你是“七九”民运黑名单上的人,你还逃亡过,你怎么能这么顺利的进入法律界,有没有受到什么阻碍呢?官方没意见?

陈立群:有,当时逃亡出去这一段时间,我没有办案子,回来以后,因为还是有人在不断的找我,我还是办案子的。中国的法律是这样的,你可以下一个红头文件就把法律给否定掉了。所以 1983 年中央下了个文件要对重大刑事案件从重从快处理。所谓的从重从快,就是对刑事案件的量刑要偏重,比如说 7 至 15 年的刑期,那就从重,往 15 年那边靠,从快就是要快速的审理案件,快速的判刑。

北明:这是中国法治特色。

陈立群:对,中国法治特色就是一个红头文件,不仅仅是实体法,连整个的程序法都给破坏掉了。有些案件甚至在开庭以前他的判决书已经印好了,你辩护人根本就不起作用了。我们当时很多辩护人对这种做法也持有很大疑议的。

北明:1983 年的严打,全称是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流氓罪是中国首创的一个罪名,而所谓严打的对象主要是流氓团伙,这些流氓虽然被定为有罪刑事罪,但是中共中央 1983 年 31 号文件以政治术语把这些流氓表述为阶级敌人,说他们仇恨社会主义是对社会治安危害极大的新的社会渣滓、黑社会分子。这样看来流氓罪在当时就有了浓郁的政治色彩,而“严打”据北京维权律师李静林的解释,就是把平常几乎不应作为犯罪追究的事情,当作犯罪加以追究,把本来就应该当做犯罪追究的,就从快从重惩处。

南方都市报引述人民数据库的资料说,严打展开后到 1983 年 9 月 23 日,全国各地政法机关收到检举揭发犯罪分子的材料已有 44 万多件,31,000 多名犯罪分子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一时间滥捕滥杀成风,人人自危。南方都市报报道,严打期间到底有多少人被判死刑,至今未见公布。

1983年严打,资料图片
1983 年严打,资料图片

2013 年仅见公开的不完全的统计数字,是严打运动第一战役的数字。法院判处的人是 861,000 人,其中判处死刑的是 24,000 人。官方承认这是 1950 年镇反运动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集中打击。据本台 2013 年报道,这次审理判决上从重从快的严打运动,确实震慑了社会犯罪的势头,但是到 1986 年之后,犯罪率重新抬头,而且直线上升。

1983 年这场名为严打的司法运动,是政权践踏法律的一次重大违法事件。中国本来就不健全的司法制度遭到严重破坏,那次运动也是以司法为名,巩固专制集权的一次政治运动。当时的公安部长刘复之将这场运动与 1950 年的镇压反革命运动相提并论。他说这是继 1950 年至 1952 年镇压反革命运动之后,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又一具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

陈立群当时未必明白这场严打司法运动背后的政治意义,但她初生牛犊不怕虎。在很多律师受到当局压力而收缩辩护力度的时候,陈立群依然为自己的当事人全力以赴。

陈立群:那时候也是风声鹤唳。有很多辩护人也被警告什么的,就不大敢在法庭上义正词严为他的当事人来据理力争了。但我是不管这些的。

北明:各位听众朋友,这次节目时间到了,这一集为您讲述时年 23 岁的政治异议人士陈立群在中国为犯罪嫌疑人打开辩护大门的时候,她借助自己特殊的苦难和经历以及聪明才智乘势而起,成为杭州最早最成功的公民辩护人的故事。严打也就是 1983 年的从重从快的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使中国再度遭遇了司法黑暗时代。在这种情况下,陈立群要对抗的是国家以无产阶级专政名义发动的一场违背宪法的司法运动,她对抗的结果如何呢?请继续收听我们的节目。

2025 年 3 月 28 日上传

【陈立群专辑】系列文章链接

1. 《中国之春》编者按

2. 陈立群:我的流亡生涯

3. 北明:华盛顿手记之“年轻的叛逆者”陈立群传奇(9 之 1)

4. 北明:华盛顿手记之“年轻的叛逆者”陈立群传奇(9 之 2)

5. 北明:华盛顿手记之“年轻的叛逆者”陈立群传奇(9 之 3)

本文转载自《自由亚洲电台》首发访谈节目,文字版转自《光传媒》
作者: 作者:北明 校对:刘畅